[Nature] 的假设、[Science] 的玩笑、骗子的机会、科学的无奈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bbsxys 于 2009-11-04, 18:56:01: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6893
[nature] 的假设、[science] 的玩笑、骗子的机会、科学的无奈
碳纳米管储氢

1997年3月,[Nature]magazine发表题为“单壁碳纳米管中的储氢 (Storage of hydrogen in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当时正值克林顿总统启动美国氢能源计划(1996年)不久,人们认识到氢在汽车上的储存携带是一个大难题,高效储氢成为热点,由于对储氢的机理认识尚不深入,人们对新材料寄予很大期望。此文根据前人关于毛细管凝聚的理论提出了一个假设,单壁碳纳米管由于壁很薄,管很细,可能在管中凝聚氢,从而形成高效储氢材料。为了吸引读者,作者给出了氢的程序升温脱附数据,但似乎有意混淆了物理吸附-毛细管凝聚与化学吸附的概念,给出的脱附曲线实际上是化学吸附部分,这当然延伸到了常温区,从曲线上也不能解读出有很大吸附量。

两年多以后的99年7月[science] magazine 发表的一篇题目为“碱掺杂的碳纳米管在常压常温下的高吸氢量”的文章则给出了引人注目的实验数据。这使人耳目一新,大吃一惊,碳纳米管加上碱金属氧化物可以使吸氢的量达到重量比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而且在接近常温常压下能够完成吸附脱附循环。当时美国能源部认为储氢材料若能够储存氢达到重量比百分之六,同时采用当时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则燃料电池汽车的能效和一次充气的行车里程就可以有商业价值,和汽油车竞争。

作者煞有介事的给出了很多“实验数据”,看到这篇文章,感觉十分可疑,但滋事体大,还是认真思考了几天,甚至在推想各种可能性时,影响了几夜睡眠。反复思考以后,确认这是不可能的,看来又是 [science] magazine 吸引读者的 trick 而已。判定其不可行,实际上动用了所有的涉及到化学键和吸附的化学和物理理论,没有任何一个理论支持在碳的碱性表面上放上去这么多氢,常温下远远高于氢的临界温度,毛细管凝聚不可能发生,何况此文中用的还不是单壁管。按照现有的化学作用理论,在任何固体表面上都不可能放上这么多氢,这是不可能事件,那么关于凝聚是不是还会有新的人们没有发现的规律?推想和验算表明,在凝聚态属性的前提下,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实际上在我们的实验室,自93年起即开始认真研究碳纳米管的合成和性质。在判定这是一个并非善意的玩笑以后,我们决定不参与这一研究。虽然后来有多次机会,若加盟就可能拿到大笔的钱。

同年11月,还是这个杂志,发表了另外一篇论文,题目是“室温下在单壁碳纳米管上的储氢”,同样给出了十分引人注目的实验数据。

这后两篇工作的发表,又是在有名的 [science] 杂志,似乎假设变成了现实,引导了大量有基础的和感兴趣的一拥而上,形成了碳纳米管储氢研究的热潮。美国能源部、中国国家科技部、基金委等资助机构一时间都把这一课题列入重点资助领域。随后的几年不仅有大量的论文发表,也耗用了大笔纳税人的金钱。

学术界行色众生的生动表现(演)十分值得回顾。

敏感而严肃的资深吸附现象研究者 Ralph T. Yang 教授在99年10月即投稿Carbon(2000年第四期发表)说明[science]发表的第一篇实验结果是基于错误的实验条件,指出在这一实验条件下氢气中的水蒸气会吸附和凝聚,所以观察到的增重不是因为氢的吸附。杨做了严谨的对比试验,当用含有极微量水分的氢气做原料时重复了Chen等在[science]发表的实验现象。2001年3月杨教授再次投稿Carbon(2002年第三期发表),采用Ab initio molecular orbital方法,从理论上论证了碳上氢的化学吸附遵循化学吸附的一致原理,也解释了单壁碳纳米管不可能作为储氢材料的目标物质。

天大资深吸附专家周理教授,自2003年开始发表论文,澄清吸附的概念,并花时间系统演绎吸附的理论基础,坚持认为氢在碳纳米管上的大量吸附只有在接近其临界温度时才是可能的。周教授在此之前的国内学术会议和项目论证会议上,即多次论证,常温下吸附储氢,是良好的愿望,而大自然不作美支持,然而我们的领导和同行已经听不进科学的声音,开始大规模支持这类一项目。感觉辛酸的是,周教授和这一伪科学假说的斗争,历经多年以后,似乎性情大变,记得08年在瑞士Villars Sur Ollon组织能源科学讨论会,周教授仍在花时间大声认真论证氢的吸附原理。这一伪科学假说把一个优秀的科学家变成了斗士,耗费了多年时光。

也是多年后,听一位在美国大公司研究中心任职的师弟讲故事,99年看到[science]的两篇论文以后,公司高层对此十分重视,于是派他到沈阳金属所与当事人以寻求合作的名义接触,考察实验室。多年后师弟说,看了沈阳的装置,听了当事人的叙述,就反应过来,原来实验错了。但不便直说,于是回到美国公司,写了一个公司内部报告,从此该公司再也不关心这一事件,亦未卷入后来的碳管储氢热。

沈阳的当事人(99年第二篇[science]论文的作者)2000年11月投稿Carbon发表“碳纳米管中的储氢”短篇综述论文,在结论和展望部分这样写道 “More and more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ults continue to appear, and more and more reproducible evidence proves that carbon nanotubes are a potential hydrogen storage carrier, although there are a few negative results reported as well.从论文的标注注意到,这已经是973计划支持的课题。

也是多年以后,一次和同行的餐桌闲谈,一位参与第一个相关973项目的科学家说道,这件事开始立项时看来当事人不懂吸附,还拉了一些化工界的专业人士参加,后来就完全不再请这些人参加了。另一位同行道,这件事可悲的是,开始看来是因为无知,又急于发表,造成轰动效应,短期内学不会吸附的原理,又急于有所显示,鼓噪国家立项还是可以理解的,但实际上两三年以后就已有定论,理论和实际上都被严肃的同行用严肃的推理和实验否定,这些人不仅不公开道歉,还在鼓噪国家立项,在立项论证时用错误的文献作为支持,同时不让真正的专家参与论证,这就是有意欺骗了。这一伪科学假设后来还获得了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和863重点项目的支持。总起来估计,这一假设从各个途径获取的项目经费应该有几个亿的人民币。这该相当于浙江大学涂博士启动经费的多少倍?

同样,从事吸附理论和技术基础研究的资深而严肃的科学家们,如周理教授等,在多年来只能去竞争命中率只有五分之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

我们自己的实验室,值得自豪的是,这十年来明白的置身事外,虽然没有大的经费来源,也没有浪费生命。

这里顺便提醒年轻的研究者,在选择研究命题时,不要看杂志的来头,不要看人的来头,也不要看有多少钱,生命是最珍贵的。

但一个十年的公案,总的有所交代,所以写了这篇文字。

2009年11月2日于天南大联合楼


附件:

1. 1997年[nature]论文的引用记录,天大的SCI只能显示1998年以后的结果。


DILLON AC
NATURE
1997
386
377

1871


2. 1999年[Science]第一篇论文的SCI记录:

标题: High H-2 uptake by alkali-doped carbon nanotubes under ambient pressure and moderate temperatures
作者: Chen P, Wu X, Lin J, et al.
来源出版物: SCIENCE 卷: 285 期: 5424 页: 91-93 出版年: JUL 2 1999
被引频次: 596


3.1999年 [science]第二篇论文的SCI记录:

标题: Hydrogen storage in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at room temperature
作者: Liu C, Fan YY, Liu M, et al.
来源出版物: SCIENCE 卷: 286 期: 5442 页: 1127-1129 出版年: NOV 5 1999
被引频次: 939

1. Nature 1997年的论文

2. Science 1999年第一篇论文

3. Science 1999年第二篇论文

4. Yang 的第一篇论文

5. Yang 的第二篇论文

6. Zhou 的第一篇论文

7. Zhou 的第二篇论文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66893
本文标签: 储氢 Nature Science 科研项目 学术骗局
相关文章: 我和ISI web of science的一次亲密接触
A phd is not enough: a guide to survival in scien...
Advances in Polymer Science
更正第一篇点击上千的博文:NATURE & SCIENCE排名
John Wiley出版的Lubrication Science《润滑科学》被SCI收录
ICBECS2010 :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
From Science Blog, For Myself
Where is Science Going in the 21st Century?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简介(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何汶编译)
ETCS 2010: The 2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du...


支持

温馨

夸张

反对

实用

高兴

一般

有趣


当前推荐数:25 推荐人: cwufp qiaoqiao1980 钟炳 yangfanman zhu221 luo971 qlms juscojack zhaowanfu Wuyishan lixuekuan icf2009 曹聪 yuelugj guoxiangyun cuiwei zhengbojin liudongyang boxcar firefive llllaa qhliu lislie0330 zlyang junsonlee
(注册用户可推荐他人博文,博客首页显示被推荐次数最多的36小时内的博文。)

[31]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xuqg [2009-11-4 21:05:09] ip:59.44.51.*
论文早已完成了,何来863的功劳?
真是骗子!

[30]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xuqg [2009-11-4 21:02:43] ip:59.44.51.*
青年帅才担纲“863”
863计划实施15周年回顾报道之二

江华
37岁的陈会明是中科院金属所副所长,1998年12月的一次会议上,他向863专家组的一位专家说起自己关于纳米碳管基础研究的进展。这位专家兴奋不已,当即让他在一页草稿纸上写下简单的项目建议书。5个月后,陈会明的项目通过专家论证,正式进入863计划。

很快,他的纳米碳管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其论文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后引起轰动。陈会明说:“如果不是那位专家的敏感,不是‘863’如此之快的办事效率,不是‘863’经费支持,我个人不会取得这样的成绩,中国纳米碳管研究也不会在关键时刻抢先世界一步。”

《中国青年报》 2001年2月28日

[29]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已经澄清了 [2009-11-4 8:39:53] ip:138.67.140.*
在浪费了国家无数纳税人的钱之后 成会明最近在carbon上发了篇文章 说已经不值得接着研究了 因为照DOE的要求相差太远 不到1.7wt% 问题是这个不要脸的人十年前发Science的时候为什么说是4.2wt%呢?
博主回复:这不叫澄清,澄清应该是在第一可能的时间,说明数据为什麽错了,错在哪里,以不继续误导,使读者和公众损失降到最低。

[28] 标题:
发表评论人:agostic01 [2009-11-4 3:30:16]
对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提出质疑是值得鼓励的。但希望作者对“伪科学”与实验设计问题或者造假或者作弊区分开来,在概念上,这根本不是什么“伪科学”话题。
博主回复:1997年我们认为是一个混淆了概念的假设,1999年我们认为是没有受到基本训练的实验员进行的不正确的实验。至2002年我们认为原作者不承担责任不道歉不是科学家。但是在这前后,把证伪的论文作为立项的依据就是伪科学了,在学术大会上去煞有介事的演讲,也是伪科学,利用杂志的影响挤压严肃科学家的空间,也是伪科学的特征。1999年的“实验数据”发表,这就不再是“科学假设”。我们10年没有说话,是一直善意的等待作者本人澄清。学术期刊上,写错一个公式,一句话中的关键词错误,都需要更正。误导了成千上万人和政府的数据,不需要澄清吗?

[27] 标题:
发表评论人:nwpacific [2009-11-3 23:04:34]
[nature]、[science] 在我所在的研究领域经常发一些垃圾。

[26]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axin [2009-11-3 21:51:53] ip:140.247.6.*
我们国家这种浪费很多,在各个专业都有!多年来鼓噪的论文期刊SCI影响因子每年考核评价体系,把潜心基础研究的人才引入浮躁的心境,一篇Nature或Science的论文,会带来多少科研经费啊!短期没有结果的研究是根本就拿不到项目,得不到支持,只能苦苦挣扎,这就是中国的现状!

[25] 标题:
发表评论人:zlyang [2009-11-3 21:41:43]
Nature、Science 发荒谬论文,还有其它的。比如Science杂志发表Scott Saleska的文章说:种树不能吸收二氧化碳。Nature杂志Reich等人也这么说(Nature 440,922,2006)。


[24] 标题:
发表评论人:boxcar [2009-11-3 20:51:20]
不过我觉得,如果用吸附/脱附技术来做这类研究,后面用质谱做检测更好些。水的影响可以通过对吸附样品做红外光谱的办法进行检测。
总之,科研工作需要思维缜密,切忌马虎大意,更要避免刻意的模糊。

[23] 标题:
发表评论人:boxcar [2009-11-3 20:48:45]
近10年前,不是有个著名的“舍恩事件”么?!那么多Nature和Science的文章,曾让多少人艳羡不已并积极跟踪研究,结果。。。


[22] 标题:
发表评论人:zhengbojin [2009-11-3 15:15:53]
这里顺便提醒年轻的研究者,在选择研究命题时,不要看杂志的来头,不要看人的来头,也不要看有多少钱,生命是最珍贵的。

这句话牛!
博主回复:研究者所能把握的,是自己的生命和时间。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