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青霉素的故事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Amsel 于 2009-10-15, 23:09:09:

sinopharmalxq:青霉素的故事

青霉素,无论是在制药工业界还是医学界,无疑都属于里程碑式的药物。

青霉素的发现,始于1928年的一系列巧合因素:

●那一年夏天,47岁的“马大哈”弗莱明,在外出休假前,并没有用消毒水冲洗并清洁葡萄球菌培养皿,还忘了关窗户。
● 正好那时他楼下有位教授正在用青霉菌做实验,这种菌被吹到了楼上的弗莱明的培养皿中。
● 当时伦敦先冷了9天,接下来的6天又非常之热。

这三个缺一不可的因素,导致了青霉菌在葡萄球菌培养液中形成了一个抑菌圈。弗莱明旅行归来后,这种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并开展了进一步的考究,由此展开了他和青霉素的姻缘。

不过,里程碑式的革命,或许注定是个漫长的旅途。这个发现并没有立即引起医学界的关注,因此导致有关青霉素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价值,及其在规模化生产的研究,在此后十多年间一直悬而未决。后人分析,这可能是因为弗莱明本人的特征耽搁了公众对青霉素的认识。原因如下:

● 弗莱明并不是身材高大的人
● 他的演讲比较沉闷,也不够自信
●导致听众对他的演讲留不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他的有关青霉素的论文躺在图书馆里,积了将近10年的尘埃。

1935年,澳大利亚人弗洛里被任命为牛津大学邓恩病理学院的主任头衔,他雇用了为逃离德国纳粹迫害而来到英国的生物化学家钱恩。请注意这两个人,弗洛里和钱恩,在后来的1945年,正是凭着对青霉素的后续研究,他们与弗莱明共同分享了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1938年,在钱恩的促动下,钱恩和弗洛里他们启动了青霉素的研究,并很快证实了青霉素的抗感染效果。但提取率还非常低。

接着二战爆发了。1941年,德国开始了对英国本土的轰炸。弗洛里逃到美国,把青霉素的提取工艺也带到了过去。

此时,高效大规模的青霉素生产工艺变得特别重要。美国战争工业委员会和一些私人制药公司接受了这一挑战。

辉瑞(Pfizer) 公司率先出色完成了这个使命。利用在生产柠檬酸中所积累的发酵技术,辉瑞投资了300万美圆用于建造14个1万加仑的发酵罐。最后,生产了占当时市场份额90%的青霉素,并于1944年6月运到了盟军诺曼底登陆的海滩,拯救了成千上万盟军士兵的生命。

不过,相对于需求庞大的医药市场,其成本仍旧显得过于高昂。斗转星移之后,到了1958年,才最终由麻省理工学院的谢汉教授打通了青霉素的全合成通路。

在肺痨如同癌症一样恐怖的时代,青霉素药物对于患者来说,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青霉素的问世,是人类平均寿命的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发明了种牛痘)。人类找到对付细菌的这个强大武器之后,把人类平均寿命从40岁提高到60岁以上。

但是,我们不可以忘记,跟这个时代同步的赤县神州,正是经历抗战和内战的中国。由于多年战乱,再加上还有宋子文的那句名言:"外国进口的盘尼西林(青霉素)用都用不完,中国何必要自己生产?”工业化生产盘尼西林的梦想终究未能实现。解放前夕,中国的青霉素,全靠进口,以致药价昂贵。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加个小插曲。即便在哪个坚苦卓绝的时期,在老一代爱国海归的努力下,我国仍旧在1944年底成为世界上率先试制出盘尼西林的七个国家之一(这七个国家是英、美、法、荷兰、丹麦、瑞典和中国)。虽然仅仅是小批量试制,却为日后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这两位先驱的名字,值得我们永久铭记:

樊庆笙,中国的青霉素之父,南京农学院的(现南京农业大学)的故院长。

汤飞凡,老湘雅的高才生,衣原体之父,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青霉素原本就完全依赖进口,到了解放后,加之美国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青霉素更是严重缺货了。那时候,人是根本生不起病的,注射一支青霉素的钱起码够买50斤面粉。

我们还记得小学课本中,沙叶新所著的话剧《陈毅市长》吗?

内战结束后,陈毅入主上海。当时,百废待新自不必说,还一大摊子的社会改造运动。譬如,娼妓改造。新中国的首要任务是要荡清黄赌毒和黑帮反动势力。上海这个龙蛇混杂之所,肯定是全国工作之重心。

据说,当时医生们给监禁起来的娼妓们检查身体,发现她们中94%患有梅毒、淋病等性病,还有不少人有肺结核、心脏病。治疗性病最有效的药品,就是非常匮乏的青霉素。可是陈毅知道此事以后,竟然亲笔手令各解放军纵队后勤卫生部,把贵如黄金的青霉素集中起来,先供这些患病娼妓使用。

由此可见,在那个时候,缺医少药的问题,影响甚巨。于今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青霉素,在彼时乃关乎国计民生。于是,在话剧《陈毅市长》中,陈毅找到了著名化学家齐仰之,请其出山,主持青霉素的生产工作。

这个齐仰之的剧本原型,其实就是童村先生,我国抗生素事业的先驱者,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故院长。那时候,由于欧美诸国经济封锁,合成青霉素的原料“乳糖”也无法获得。于是,童村和同事一起成功的采用棉籽饼粉代替玉米浆,解决了青霉素发酵的原料问题。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解决了青霉素的分离、提纯、结晶等一系列问题,最终于1951年3月13日,试制成功青霉素钾盐结晶。

这个成就在当时看来也是了不起的。据说,日本一位著名的抗菌素专家于1957年应邀到上海参加抗菌素学术会议。当他踏上海轮时,还表示不相信中国以“土”原料能制造青霉素。到上海参观后,才不得不惊讶地说:“真了不起!中国的抗菌素工业超过了英国和比利时,中国发展真快啊!”

紧接着,在1953年5月1日,童先生又继续领导设计和建造了我国第一座生产抗生素的专业工厂——上海第三制药厂,由此揭开了中国生产抗生素的崭新一页。上海三药厂现隶属于上海新先锋药业,因此,新先锋药业自我宣传为“中国抗生素的摇篮”,其实一点也不为过。

2009年的今天,一个甲子过去了,新中国迎来了60年华诞。中国早已成为了青霉素全球最大的产地。但事易时宜,青霉素业已变成为低附加值、高污染的工业原料的代名词。这个事实在我看来,不啻于我们制药工业界的一种新的耻辱。

老一辈的科学先驱,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胜利地完成了他们的使命。我们新一代的药人,在药学科研领域与国外的差距,看似缩小,实则是扩大了。

抚今追昔,无限感慨,颇多无奈。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