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砍柴:封口管用才有真假记者分肥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Amsel 于 2008-10-28, 14:00:21:

回答: 真假记者排队领“封口费” --- Shocking! 由 Enlighten 于 2008-10-28, 13:56:31:

封口管用才有真假记者分肥


昨天《中国青年报》报道了一件应该算“旧闻”的新闻,9月下旬,山西临汾市发生一起矿难,真假记者40余人排队去领封口费。说它是旧闻,是因为这种现象 在山西乃至全国矿业界一点也不新鲜。君记否,一年多前某报聘用的兰成长在山西某地矿难后,奔赴该矿,因其被矿主认定是“假记者”而被打死,由此引起一番什 么是“真记者”的争论。

其实,我以为记者真假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否成功地“封口”,否则为什么有那么多“假记 者”混水摸鱼。世上任何一个心智健全的人都可以是一个信息发布者,也就是说人人可以当记者,并不一定要兜里揣着那张记者证,特别是信息发达的今天。之所以 “真记者”被矿主高看一眼,“假记者”可能成为兰成长,原因在于传播者所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其背后的靠山。

传播者所能造成 的影响也不一定由信息传播的广度决定,特别在网络时代,一个博客、一个BBS上的消息可以瞬间让全球知道。但在今天的中国,实质的影响往往由特殊人群决 定,一件世人皆知的事情,如果没有特殊人物表态,有关当事人可以当成没有发生,譬如周正龙“拍虎”,譬如《瞭望东方》的记者孙春龙在博客上披露娄烦溃坝瞒 报死伤者。而如内参一些只能少数人阅读的信息,很可能对当事人的压力比刊登在大众媒体上大得多。再则,“真记者”所依靠的媒体,有和矿主过招的实力,矿主如果用暴力对待“真记者”,风险颇大,不如花钱买平安。至于“假记者”跟着沾光,也属正常,那些执法人员每每打死打 伤公民时,一调查多半是“临时工”,难道就不能让“假记者”也喝点汤?况且他们很可能是和“真记者”密切合作的临时工,他们也有信息披露的能耐,封其口亦 属必要。

真假记者之所以一窝蜂去吃矿难,根本的原因是在今天中国,信息传播是可控的,也就是说用钱“封口”能起作用,否 则矿主何必花这份冤枉钱!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外力能控制媒体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媒体可以比较自由地报道真相,那么一个矿主能把所有知情者都封口么?这样成本就太大了。正由于其能成功地运作而封口,尤其封住通向对其有决定性影响的特殊人群的信息通道, 即使有人发布到网络上,也能让其消失,如孙春龙反映瞒报的博客命运那样,所以矿主愿意花这笔钱,于是才有了真假记者以此生财。

我佩服那些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人士,但多数人是趋利的,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真假记者抱成一团去发财,对其进行道德的谴责未免太苍白了。这件事让我 想起吴思先生在其《隐蔽的秩序》中所说的“漕口”。明清两代通过漕运运粮,地方官员违反朝廷条例,盘剥百姓。漕口就是向地方官员找麻烦的读书人。他们有知 识上的优势,知道地方规则违背朝廷规定;他们有信息和身份上的优势,许多人是秀才,能和地方官吏站着说话,他们的同学或朋友有的进士及第做了官,地方官对 他们投鼠忌器。于是他们以此要挟地方官,地方官只能从盘剥所得中分一部分肥给他们。这种分肥其实也是“封口费”。如果普通百姓的权利得到保障,普通百姓能 依照法律平等地和地方官员交涉,那么“漕口”就没有生存的空间。“漕口”固然可恶,但更可恶的是滋生“漕口”的制度环境。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