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毛在晚年早已是一个精神妄想症患者,他有沉溺于幻想的人格特征。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短江学者 于 2009-05-02, 19:31:30:

引用:
但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他晚年的翩翩幻想,还会发觉这些常常带有自欺欺人的特点。例如,1959年6月下旬,毛泽东在上庐山开八届八中全会前,回访了故乡韶山。在那里,他亲耳听到了他的乡亲们对大跃进的抱怨,并亲眼目睹了“公共食堂”的惨状。他也听到了一些在第一线工作的干部对大跃进已经出现的恶果的汇报,并准备上山反“左”。然而,面对这种极为困难、悲哀的景象,毛泽东却马上接二连三地吟唱出了“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1959年6月28日《到韶山》)和“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1959年7月1日《登庐山》)。在当时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中,全中国赤地千里、饿殍遍野。 毛泽东已经听到了来自下面有关大饥荒的实情汇报,也表示了自己不再吃肉与民共苦。但是在他的诗中还是一番“红霞万朵百重衣”和“芙蓉国里尽朝晖”(1961年《答友人》)的歌舞升平的景象。同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悲惨处境和发自人他们肺腑的悲怆呼唤相比——比如,彭德怀到湖南考察时收集的当地流传的民谣:“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与呼。” ——形成了何等鲜明的对照!值得指出的是:这是在毛泽东知道了民间真情后的诗歌。这固然是毛的文学幻想,但也充分说明了他幻想的自欺欺人的特质。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毛在晚年在许多方面本能地、无意识地欺骗自己,创造并维护着他个人需要的令人愉悦的幻景。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