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科就是这样炼成的——无畏的博士后陈江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ziren 于 2008-10-12, 22:47:57:

新到里《中国在60年代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研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真正原因》一文纯属民科风格:对自己不了解的的领域,不认真学习,不做起码的调研,洋洋得意乱下自以为是结论。既然陈博士后拉出了一位搞有机的张滂教授,那我也只好请一位搞生物的教授饶毅来给你科普一下:(原文《邹承鲁:善者好之 不善者恶之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641)
“胰岛素是两条链组成的多肽,A链、B链中间通过二硫键连接起来。当时有多个合成方案。其中一个是分别合成两链后,再将它们合起来。当时不知道,分开的两链,能不能合起来。
邹承鲁、张友尚、鲁子贤、许根俊、杜雨苍负责把天然的胰岛素拆开,然后看能不能合起来,所谓拆合工作。如果天然的可以拆合,那么人工合成的也就可以,这样就可以走两链分别合成、继而连接的途径。他们拆合成功,对胰岛素合成的课题来说,不仅是一步,而且就确定了总体途径。马上排除了其它途径、比如需要合成分叉链的途径。当时分成三部分,除了拆合以外,钮经义等合成B链,汪猷、邢其毅、季爱雪等合成A链。三部分工作都必需,所以自然科学一等奖是授予三部分的人。
中国曾经有过一个单独由钮经义得诺贝尔奖的提议。钮领导的小组合成B链,B链比A链长,后来他还帮助A链合成,对合成起了很大的作用。他一直是生化所的,生化所做的贡献最多(邹当年也是生化所,而且大家公认的总组织者王应睐是生化所所长),所以选钮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相比而言,拆合工作最具原创性。单链合成用的方法没有原创性。多肽合成在五十年代已经有欧洲人得过诺贝尔奖,胰岛素单链合成过程,在方法上中国没有突破,而美国人蛋白质固相合成技术以后得奖是因为方法上创新,而且得到普遍应用。
中国独立完成了拆合工作。不过,不是最早发表。国外做同样工作的人先发表,中国当时在大跃进年代没有及时发表。中国的产量和效率比国外的高。所以中国是独立做出拆合工作的两个研究组之一。
拆合不仅是对合成方法重要,而且有理论意义。拆合成功等于证明蛋白质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诺贝尔奖后来给美国NIH的安芬森,他用尿素来变性天然核酸酶A,并能复性,来证明“蛋白质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这个概念。如果当时把两个工作结合起来得奖,也是合理的:一个工作是天然蛋白质变性复性、一个是人工合成的双链可以合起来,两个工作相辅相成,证明同样的概念。
很多人以是否得奖来评价人,甚至用是否提名来评价人,对于真正懂科学的人来说,不是隔靴搔痒、就是花边新闻。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虽然不是所有时候,但是多数时候是由一群三流科学家组成。因为它历史悠久,颁奖攘括了很多著名科学家,形成了它的声望和权威。实际上,错误从开始到现在贯穿诺贝尔奖历史。就在近五、六年,错的也不只一次。得的有错的,不得的也有错的。所以,不能单纯以得奖名单来说明某个学科哪个工作最重要。虽然得奖可以影响知名度,真正重要的研究,同行自然多数能判断。不重要的,就是得了奖,也会被同行中尊重事实的人所鄙视,虽然一般人不愿公开出来说。
诺贝尔奖发错的频率,每十年不少于一次。二十一世纪不过六年,生物发奖有问题的就不只一次。我碰到过两次笑话。有一位不该得奖的人在中国演讲,学生提问很严,其他美国教授私下乐开了,他们不好讲的意见,中国学生提问中都体现出来了。还有一次美国一个教授得奖,他的同事和我一起开会,我提起来,她也笑说从来没有想到他会得。
所以,诺贝尔奖发对时,可以用来介绍某个科学研究领域。但不是说,当委员会做出低劣的决定以后,其他人都必须认同、或需要解释委员会的行为。顺便说到,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个“二十一项值得得诺贝尔奖的工作”,有些人误解成我在预计谁得奖,其实,我是说什么工作值得得奖,不是预计。并不难想到有些科学家有能力运动到诺贝尔奖,可是我不觉得他们的工作值得得奖,所以我没有写在那篇短文里。就是后来他们得了,也不能使懂行的人对其学术水平的评价有所提高。
不得奖,并不表明成就低于得奖的人。胰岛素是一例。中国参与做胰岛素的几位主要科学家的贡献,并不一定低于得了奖的美国科学家。 ”

关于胰岛素的全合成,还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作为最重要的拆合组的负责人邹承鲁在《行进中的回忆》中写道“虽然胰岛素的全合成后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集中那么大的力量,花费那么多的时间,究竟是否值得。如果把这样大的力量用在其他方面,对我国的生物化学发展是否更为有益,对此我始终怀疑”。这可以看出邹对这项工作的认识是多么清醒,完全没有因为个人原因随意夸大和贬低。
2.北京大学和上海有机所承担A链的合成,但一直出不了结果,最后生化所还得派龚乐亭(Y-T Kung)前去帮助合成。
3.生化所鉴于自己肽链合成经验少,想找协作单位。有机所的汪猷一开始对此并不热心。

再写两句题外话。
第一,王淦昌四十年代初关于中微子探测的想法是得不了诺贝尔奖的——当时国内没有条件做实验。不论是物理、生物还是化学实验,哪里有一个想法就能得诺奖的?王淦昌先生关于中微子探测的文章最早寄往中国物理杂志,钱临照当年负责为其审稿。钱就是因为当时国内不具备实验条件,而作退稿处理。王因此将文章寄往PR发表。
第二,作者陈江在署名后边列出了供职的单位,但没有通讯地址。那这个博士后就是要我等尊称的学衔了,那我就尊称你一声无畏的博士后陈江!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