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登在《都市快报》上的书评作者不知是不是也是松鼠会的人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方舟子 于 2009-03-03, 12:45:49:

按其说法,似乎在松鼠会之前全中国就没有理工科出身的人写过科普,需要他们来开天辟地。我也只是“会在文章中兼涉几句科学”,这几年写的专栏文章、出的书全白写白出了。后面以一氧化碳中毒频发来说明国民科普知识的极其贫乏,却打了松鼠会一记耳光:前面说了松鼠会成员烤鱼聚餐遭遇一氧化碳中毒,岂不是在说松鼠会成员的科普知识也极其贫乏。思维这么混乱,连基本事实都不顾的人,还有脸大谈“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kb/html/2009-02/09/content_603548.htm
理工博士们在干吗?写趣味科普!
2009-02-09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  科学松鼠会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09年1月版,25元

现在或许不再那么急迫地需要“科学救国”,更为需要的仍旧是科普,但像霍金这样写科普读物的大科学家,我们实在是太少了——

文/韩戍(济南)

就在我们读厌了充斥于图书市场的各式水煮油炸,看倦了明星学者们的快餐学术,听烦了白领小资的职场胜经的时候,一本独特的科普文集——《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问世了。

这是网上享有盛名的“科学松鼠会”出版的第一本文集,文章从近百位松鼠(会员的独特称呼)的上千篇作品中选出,内容非常特别,都是千把字的科普小文,说的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桩桩科学疑惑。它的作者群更是特殊,30人中有17人具有名校理工科博士背景,连插图也出自理科博士之手,乃至有人评价:“这是中国科学新生代写作的集体亮相”。

此书的精妙之处俯拾皆是,下面试举几例。

譬如,一氧化碳是致命的杀手,那它是如何致人昏迷的呢?恐怕一般人讲不清楚。《密室里的谋杀》便以松鼠会成员烤鱼聚餐,遭遇一氧化碳中毒的真实经历为例,加以诠释。其中的比喻生动活泼:“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运氧小抓车……CO到站还赖着血红蛋白不走,并纠集同车O2一起不走,于是没人下车干活,松鼠们体内各组织缺氧……有的时候肌红蛋白慢慢放出CO,会被血红蛋白再傻乎乎地半路劫走……”

再比如上瘾。读书之类的瘾自然好,如果染上毒瘾或酗酒成瘾,麻烦可就大了。那么,瘾和生活环境有关吗?《老鼠和毒品》先讲了单独关在笼子里的老鼠实验,原来“毒品是有生物学基础的慢性复发性疾病,与个人意志力无关。”但并不是说,你可以为自己的不良嗜好辩护。文章笔锋一转,又讲了另一个实验:群居的老鼠和独居的老鼠对毒品完全是不同的反应。前者因有了伙伴,抗毒能力大大增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环境决定论”吧!

有人可能会问:这些资料,我们上网或查工具书,不是一样可以获得吗?当然有些不同。科学类的资料,大都由专业人员所写,满篇行业术语,读了让人云里雾里。而松鼠会的作者们虽然出身理工,却能将枯燥的科学术语转化为流畅明快的文字,实在是好极了。这群闪耀着人文精神的热心“松鼠”,不仅传送知识,而且是“选择站在弱势群体一方”(连岳语) ,旨在以科普行动来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在我有限的视野里,国内似乎唯有理工科出身的方舟子,会在文章中兼涉几句科学,却大多涉及学术打假,火药味甚浓。除此人之外,堂堂中国,科学家数量不可谓不庞大,但观点高度专业化,高居业内的庙堂之上,不为公众所知,亦缺乏普及介绍的服务精神。也有些文思敏捷的年轻理工学人,或是表达乏力,中文程度欠佳,或是倾心于实际研究而不屑表达。两相夹攻,造就的是今日学人以不知道科学为荣,出版界文史一枝独秀,大多数国民的科普知识极其贫乏——只要看看每年冬天那么多重复发生的一氧化碳中毒案就知道了。

科学之花是美丽的。一个成熟的知识社会,人文精神固然重要,但若忽视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过于强调人文,就会流于空泛,变得苍白乏力。《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的出版,应该是一件值得宣扬的好事。

链接:科学松鼠会

科学松鼠会是一个科学传播公益团体,由90多个年轻人组成,他们是大学副教授、博士后、研究生、本科生、科学记者编辑和一些有科学背景的公司白领。他们相信科学是美的,希望为公众“打开科学坚果”,让“科学流行起来”。他们一起写作的科学博客(http://songshuhui.net)获得了2008年德国之声博客大赛“国际最佳博客”公众奖。“科学松鼠会人气蹿红,博客科普受关注” 被众多专家评为2008年下半年十大科普事件之一。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