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人胡汉三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BLT 于 2008-10-01, 19:21:37:

回答: 胡汉三是干嘛的 由 一个人 于 2008-10-01, 18:47:01:


冶溪名人--胡汉三
作者:余松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29 18:29:33

胡汉三轶事

在20世纪70至80年代,假胡汉三的名字在中华大地可谓家喻户晓,老少皆知,那就是电影《闪闪的红星》里有个恶霸地主,名叫胡汉三。 由于演员出神入化的表演,胡汉三的艺术形象个性鲜明,特别是胡汉三当了还乡团头目,卷土重来时摇头晃脑大拇指一摇说了一句话,成了80年代人们调侃中的一句口头禅

“俺胡汉三又回来了!”
不知是电影作者对假胡汉三的虚构形成的巧合,还是作者了解历史上的真胡汉三,在电影故事发生的那个时代,安徽省岳西县就真有个胡汉三。他祖居佛教圣地岳西县司空山下冶溪河,生于光绪十年(1884年),卒于1966年,早年毕业于安徽武备学堂、保定军官学校,与李济深等18人被保送到日本士官学校深造,宣统元年(1909年)学成回国,历任当涂县知事、沪军团长、旅长、南京军政部少将参谋,1954年任安徽省文史馆员。这个将军级的胡汉三非电影里的胡汉三所能比,他的性格和为人处事倒另有一番艺术形象。

本官无理

胡汉三在任县知事期间,就曾做过糊涂官判糊涂案之事。民国初年,县知事兼任审检所所长,大小刑事、民事案件都要县知事亲自审理。有一桩复杂的民事案件,令胡汉三感到棘手。
子民吴某丧妻,一直与章某之妻勾搭成奸,为了长期保持关系,吴某将女儿许配给章某做等郎媳。吴某的女儿已十八九岁了,而等配的郎才五六岁,一天到晚都要背着抱着带着这么个小丈夫,心中不是个滋味,正如旧社会民谣中所说的:“十八岁的大姐周岁的郎,半夜要奶喝又尿床,啪啪啪三巴掌,俺是你的妻,不是你的娘!” 从这首民谣中可知,等郎媳是毁灭人性的陋俗。公公章某也不是个正经货,看着媳妇受着窝囊罪,居然捷足先登扒起灰来。谁知这熟透的媳儿沾不得,一承雨露就结果,肚子大了。这下一家子乱成一锅粥。醋坛子婆婆骂上骂下,还找来亲家吴某助威。吴某本就想掀掉章某,做梦都想与亲家母苟合,既然出了这么个丑事,岂不是天赐良缘,趁机将章某告上县衙,恳请将乱伦的章某打入大牢。章某见家丑遮不住了,也就反告吴某霸占其妻。媳儿也顾不得情面了,竟然站在公公一边,指责父亲不抚养子女,把她许配给章府做等郎媳,弄得她闺中不是闺中,洞房不是洞房,妻不是妻,妾不是妾,媳不是媳的,实际上父亲是为了卖女求欢,欲要告发她公公,她没脸见人了,人不是人,鬼不是鬼的,不如一死了之。那样就要断送两条人命。婆婆气急败坏,拿出女人看家的本领,一哭二闹三吊颈,疯个没完。两个男子无奈,只好对簿公堂,请青天大老爷做主。
胡汉三升堂听罢案由,琢磨着这是个复杂交错的通奸案。定睛一看章某,长着没有个人样,还带结巴,一句“青天……天……大……大……老……爷……爷…… 爷……”爷了个半天也爷不出个结果。这个狗日的是乱伦,沾了小媳妇的便宜,但他肥水不落外人田,吃了个哑巴亏赔了夫人。吴某长得还过得去,看得出是个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家伙,否则死了老婆多年早该续上弦了。霸占亲家母,不道德,不道德,但他赔了个黄花女儿,又是个鳏夫,情有可原。这两个刁民都该各打五十大板!但真要判处哪个都会出人命,倒不如不判。于是胡汉三难得糊涂一次,一拍惊堂木:“你说你有理,他说他有理,那就是本官无理,退堂——”

我就是木头

胡汉三当不了县知事,只好回头当丘八教头——陆军军官学校教官。幸好与蒋介石、李济深同是保定军官学校的校友,吉星高照,官运亨通,一步一个台阶,终于窜到军政部少将参谋的职位上。然而世事纷繁,战火延绵,这个糊涂官还是难得糊涂,惹出不少麻烦事。民国22年(1933年)两广发生倒蒋事变,蒋介石疑为李济深主使,将李骗至南京软禁于汤山,对外封锁消息。胡汉三疾走两广传讯,两广人士群起声讨,蒋迫于情势将李释放,将胡汉三撤职。胡只好回安徽省会安庆为商务印书馆翻译日文书籍度日。不久在老同学的帮助下,又回军校任教官等。抗日战争时期军校迁往重庆,汉三解甲归里,回到安徽岳西老家定居。
民国33年(1944年),国民党岳西县政府向各乡征用木料,结扎木城御敌,本意是想把县城建设得固若金汤,其实扎木城是个十足的大傻瓜干的蠢事,真打起仗来一把火的交易就化为灰烬。胡汉三家乡地处平畈,不产木料,百姓无力交纳。汉三仗义执言,雇了四名轿夫,跋涉百余里来到县政府,独自坐到县长衙署里。县长是桂系安徽省长李品仙的弟弟李品和。李县长一见胡汉三忙问:“老参谋,您亲自光临有何要事?”
胡汉三翻着白眼说:“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我现在是你署下冶溪河的老百姓了。无事不登三宝殿,来为冶溪河送一万棵木头来了。”
李品和异常高兴:“谢谢老参谋的关照,这一万棵木头何时送到?”
胡汉三说:“已经送到。”
李品和不解:“已经送到?我怎么连个人影都没看到?”
“外面不是有四个人吗?”胡汉三不屑地说。
李品和大惑不解:“外面是四个轿夫,他们是送您的呀!”
胡汉三双手抱胸,眼睛一闭:“我就是木头。”
李品和一看架式知道了胡汉三的来意,要木头没有,要人有。在两广事变中,胡汉三所起的作用,桂系中早有传闻。现在桂系主政安徽,难得有几个亲桂的达官贵人。胡汉三毕竟是刚挂衔的少将,岂能小视?李品和只好将冶溪河应交纳的万棵木头豁免了,还倒贴了胡汉三几顿酒肉。

梦做得好

胡汉三初回老家,一时间亲朋好友前来探望,汉三家宾客盈门,热闹非凡。乡邻刘凤梧少不了此场面。家住司空山北的刘凤梧,生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卒于1974年,民国21年(193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曾任多所学校教师,高就省教育厅地方教育视导员,自号“司空遁叟”,平生尤擅诗词歌赋,1957年任安徽省文史馆员。真是司空山这一佛教圣地的造化,一山之下出了两个一文一武的省文史馆员。
话说刘凤梧来看胡汉三,手执灯笼直驱胡宅。胡汉三出门迎候,一见刘凤梧手中灯笼烛光闪烁,不解其意,拱手相问:“凤梧贤弟,大白天打着灯笼作什?”
刘凤梧掸衫甩袖,礼也不回,“啊呀呀呀汉三兄,你这冶溪河是一条黑弄,不打灯笼怎看得见哪!”
胡汉三一肚子不高兴。对于刘凤梧自恃诗书满腹、为人清高是向有所闻的,但在众人面前出此狂言,明火执仗地羞辱他人没有文化还始料未及。好汉不打上门客。把刘凤梧延至上座,心里却一直在打轱辘。你刘凤梧不就是会几句歪诗吗?书读得再多也不过只喝了长江水(安徽大学原址安庆)!俺胡某虽是一介武夫,诗词歌赋的确不如你,但书并未少念,光绪末年俺漂洋过海到日本,你还在穿开裆裤呢!司空山冶溪河灵山圣水,有文化的人多着呢……
想着想着,汉三心中有词了。觥筹交错间,刘凤梧早已酒酣耳热,乐不可支。胡汉三又令执壶者将双方酒杯盛满,问道:“凤梧,凤梧,你的名字真好听,不知从何而起?”
刘凤梧不假思索地答道:“家母生我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只凤凰落在一棵梧桐树上,因此家父将我起名刘凤梧。”
胡汉三端起酒杯:“这个梦做得好,要是令堂大人梦见野鸡飞到芭蕉树上,你的名字不就叫作刘鸡巴了!”
胡汉三一仰脖子,干了。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