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9,中国的创新,还是骗子的杰作?(四)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弯曲评论 于 2008-04-20, 12:22:05:

IPv9,中国的创新,还是骗子的杰作?(四)
作者 高飞 | 2008-03-07 10:39 | 类型 IPv9批判, 专题分析 | 1条留言 »

系列目录 IPv9——骗子的杰作
IPv9,中国的创新,还是骗子的杰作?–序
IPv9,中国的创新,还是骗子的杰作?(一)
IPv9,中国的创新,还是骗子的杰作?(二)
IPv9,中国的创新,还是骗子的杰作?(三)
IPv9,中国的创新,还是骗子的杰作?(四)
IPv9,中国的创新,还是骗子的杰作?(五,全文完)
IPv9,中国的创新,还是骗子的杰作?(在线下载全文)
如果中国少几个张庆松——写在张庆松力挺IPv9之后
四、 IPv9的推广——假作真时真亦假

谢先生只是IPv9的“发明人”,数字域名实际上他没有做多少贡献。当然是他为主把这两个概念一起包装进十进制网络来售卖的。笔者在这一章将始终用IPv9来代指谢先生所推广的那些东西。我们看看谢先生是如何把这个技术上基本行不通的、来路也不正的东西忽悠给政府和研究机构的。

4.1 以自主创新的名义学术政治化

谢建平先生王婆卖瓜的第一步是声称自己的技术先进,是中国的创新。《科技日报》的报道【12】中有这样的描述:

“谢建平对IPv9的先进性及其前景十分自信,他出示了在墨西哥、俄罗斯等国取得的专利证书。回答记者提问时,他说:‘IPv9在世界各地作测试,效果很好。我们已经加入了未来互联网工作组。‘另一方面,谢建平也承认,日本、欧盟和美国尚未授予他专利。”

就笔者知道的,谢建平先生最初曾经把自己的技术方案拿给清华大学、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科学院等等机构征求评议。在这些专业从事网络研究和运行的机构里,谢建平并没有得到多少肯定。其IPv9方案可以算是一个 “大胆”的假设,但是有多少技术可行性,恐怕除了他自己,教授、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都明白,这是一个基于RFC1606的幻想。但是没有学者们对他的方案进行贬损——在学术和技术领域,学术民主是很重要的。不管是民间创造的还是官方推进的技术,都会被时间证明是否有生命力,更何况是网络这样的实践科学。从另一种角度来说,谢先生的IPv9也更象一个笑话,有点像当年中科院数学所收到的几麻袋的声称解决了歌德巴赫猜想的信,网络研究工作者实在不值得在这上面花精力去证实或者证伪。

回到纯技术层面,如果谢先生也尊重学术民主来评论、决策,IPv9也许不会象今天一样这么“火热”。但是对不起,谢建平先生是何许人,他凭什么要懂学术民主?他为什么要尊重学术民主?所以,他捡起了一件被大多数科技工作者不齿的武器:技术问题政治化。

要技术问题政治化,首先就要把自己的东西说成“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和“中国自己的创新”。在这个举国都被“自主创新”烧得狂热的年代,这是取得政府信赖的不二法宝。而目前的所谓专家决策,在政府机构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这就给了骗子们可乘之机。谢先生显然在网络学界碰壁之后,拿着自己的IPv9方案到信息产业部和地方政府去忽悠了,而且似乎取得了不俗的战果。根据谢先生自己的网站所言【3】,IPv9已经应用在上海市长宁区国家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试验区数字域名系统、上海市金山电信局数字域名系统、福建省进出境检疫相关工程项目以及上海市交通战备办公室110报警系统软件上。

再看看新华网外行记者们写的吹捧文章【2】吧,标题就是耸人听闻的《新闻分析:IPV9何以成为互联网技术重大创新》,内容就更加惊世骇俗了: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在互联网领域的弱势地位,国家有关部门从2000年开始致力于基于0~9全数字IPv9协议框架的新一代安全、可控、综合信息网即十进制网络的原创性研究,制定了具有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十进制网络技术标准。IPv9的IP地址资源是IPv6的4倍,拥有海量信息资源。这些地址可以由中国自主分配,同时还可以重新分配IPv4和IPv6的地址,中国将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拥有网络地址资源所有权、网络地址资源分配权的国家。”

笔者做网络研究多年,所以即使对于上面这一段无厘头的技术评价,笔者还是忍不住要点评点评——明明知道面前是一碗不能吃的馊饭,还是想把沙子挑出来先。首先要说的是IPv9的地址资源,地址长度增加到两倍,地址空间可不止四倍,记者们以为是量布做衣服吗?地址空间和“海量信息资源”八竿子打不到吧,记者们不要以为这个词时髦就可以滥用。有了IPv9就可以重新分配IPv4和IPv6地址?无稽之谈,我还可以靠IPv9建成小康社会呢!网络地址资源所有权、网络地址资源分配权?美国不是唯一,中国也不是第二。


但是这种千疮百孔的报道,对于不懂网络的决策者可能具有极大的杀伤力。了不得啊,满篇举目都是“自主知识产权”、“根本上改变”、“原创性”这样的字眼,当然让人热血沸腾,差点就要追认IPv9的发明人为民族英雄了。

不过等一等,同样的修饰词似乎也应用在另一个地方——汉芯和陈进先生!当年汉芯的宣传也是这个基调,也是这个名义,汉芯也曾经是政府认可的中国创新科技项目,而且汉芯和IPv9都发生在上海这个高科技创新产业基地。所不同的是,IPv9的技术论点比汉芯还差!汉芯规划的几代DSP芯片研发项目都是理论上站得住脚的、技术上有其先进性的、对中国的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汉芯所差的,就是把纸张上的规划真刀实枪的做出来。IPv9有什么?理论上基于一个英国科学家的愚人节笑话,技术上由一个不懂网络的“民科”主导,把落后和闭门造车当自主创新宣传的东西。

笔者这里也不为尊者讳、不为政府讳——技术问题政治化是非常糟糕的一件事情,早晚要付出代价的,可能还会是非常沉重的代价。政府和某些学术机构在IPv9目前的声势上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这种重大技术方案的选择,专家论证、行家决策必不可少。政府和这些机构贸然介入继而错误的推波助澜,造成的影响不仅仅是贻笑大方,更让“中国政府”和“XX大学”(容笔者在后面公开大学名字)的形象在国际学界蒙羞。汉芯是如此,IPv9同样将是如此。揭露“汉芯一号”造假传闻的“神秘人”在事件发生近三年后才挺身而出爆料事件真相,笔者愿意从现在起就持续的对IPv9打假——中国需要自主创新,但不需要有自主创新的名而无其实的骗子;中国需要自主知识产权,但是更需要踏踏实实、货真价实的先进!

4.2 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学术政治化

比自主创新更加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国家安全”了。这一点谢建平先生是不会放过的,也能投一些人所好得到共鸣。

网易科技【11】的报道里引述了谢建平先生这样的话:

“IPv9的根本价值在于,首先解决了一个网络的布局问题。目前,由于美国拥有网络方面的霸权,所有的数据交换都要到美国去中转,在这个过程中就意味着大量的能源、人力、物力被消耗掉。通过IPv9这个中国自有知识产权的网络协议,中国可以对现有的系统在绿色GDP基础上进行一个合理的重建,形成自己完整产业链。第二问题是,我们解决了一个网络协议的使用年限问题。IPv6的使用寿命为30年,而我们IPv9可以使用750年不会枯竭。我们可以让我们子孙后代不会为了学习计算机这个工具而把大好的青春时光都花费在上面,这是对人类长远的贡献。”

笔者又忍不住要从馊饭里面拣沙子了。“所有的数据交换都要到美国去中转”,谢先生说这种近乎呓语的科盲句子就像他呼吸和吃饭一样轻松——他没有任何交换、路由、数据处理的背景,所以可以轻易的忽视中国的所有大大小小网络中心和数据交换中心。一个好的IP协议的确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但是不是IPv9这样的东西。至于IPv6的使用寿命为30年、IPv9为750年这样没有任何科学根据的句子从他嘴里编造出来,这让笔者眼前浮现出了跳大神的巫师,喃喃自语的都是天书。要顶礼膜拜这样的巫师,的确需要一些抹杀自己智商的勇气。

不知道谢先生具有何种魔力,跳大神居然忽悠了不少国家机构和大企业。如果媒体的报道都属实,那么国家发改委和信息产业部都曾帮他摇旗呐喊IPv9,韩国浦项制铁等也曾认可IPv9。再看新华网【2】的文章报道,那可是从战略高度褒扬IPv9的:

"更为重要的是,在现有的互联网上,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十进制网络中,中国掌握了IP地址分配权和域名解析权,网络既可以关起门来自成体系,又可打开门来互联互通,其他国家无法让中国的网络陷于停顿。同时,自主掌握路由控制权、密钥控制权、信息监控权,网络自主管理,信息安全也得到了根本保障。"

而中国政府似乎也浪费了公帑来支持IPv9。根据《经济参考报网》的报道【17】,

“中国十进制网络标准基础系统长沙节点于2006年8月动工,现已完成第一期工程建设任务,2006年12月1日通过国家级评审验收。信息产业部新一代安全可控信息网络技术平台总体设计专家工作组2006年12月3日批准成立中国十进制网络华中地区信息交换中心,2006年12月8日批准启用中国十进制网络标准基础系统长沙节点交换中心。”

如果报道属实,笔者很想去长沙实地看看这个网络交换中心用的是何种设备,运行何种系统,都有哪些先进应用;而信息产业部和湖南省政府在这里都是如何决策的!
政府当然需要考虑中国国家战略方面的要求。两弹一星、神舟、嫦娥,这些都是具有自主产权、对国家安全和战略有重大意义的项目,也经受了考验,是真正的科技创新。笔者无法想象那些功勋科学家们的成果拿来和IPv9相提并论。十进制网络是中国人“发明”的不假,但是却是一个技术上了无新意甚至落后的方案,被一个心怀叵测的科盲在推广!为了战略安全,阎锡山还曾把山西铁路改成窄轨呢。所以在此,笔者郑重呼吁,我们不能以保护国家安全的名义保护落后!
我们已经吃了落后的苦头。一项事关国家安全和战略的科研成果,保密、自主产权和专业化、国际承认是不矛盾的。看看美国类似的项目,无论是预警机AWACS还是互联网的前身DARPA网,在秘密研究的同时,可公开的信息都得到国际科学界的关注和承认。国家安全更需要高屋建瓴和技术先进的方案。
回到互联网本身的问题上来,中国人错过了第一代IPv4的研究不假,但是在下一代互联网IPv6的研究上,我们一点不落后,甚至走在世界前面。笔者有必要在这里介绍一下背景。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始于1996年美国克林顿政府的NGI(Next Generation Internet)计划。以日本为代表的国家在IPv6的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欧洲也开展了6NET计划,这是由于日本和欧洲在第一代互联网研究建设上也落后于美国,所以他们有动力积极开展第二代网络研究。中国在下一代互联网研究和建设上的起步相当早,日本开始研究IPv6的时候,1999年中国的IPv6试验床已经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上开始运行,CERNET是最早加入当时国际IPv6试验床6bone的机构之一,随后CERNET也拿到了中国第一块正式分配的IPv6地址。日本政府扶植IPv6产业研究,日立等公司开始硬件研发的时候,2002年57名院士联名上书,此后中国政府出台了具体的政策和规划,联合了教育部、科技部、科研院所、电信运营商和企业一起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政府投入几十亿元资金,在2004年建成了大规模IPv6网络——CERNET2。2004年3月19日,在2004中国国际教育科技博览会开幕式上,中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CERNET2试验网正式开通并提供服务。这是国际上广泛承认的第一个纯IPv6(Native IPv6)的主干网络,连接20多个城市,200多所大学。2006年,CERNET2更上一层楼,主干网局部城域升级到40G。这次升级选用的是Juniper网络公司的T-640路由器,供应商的报道如【18】所示。CERNET2提供了优良的科研环境,中国目前在下一代网络的远程教育、数字图书馆、网格计算、IPv6组播和IP大规模视频等应用上都和国际同行们齐头并进。

CERNET2这样的项目才是自主建设,对国家有战略意义的项目。互联网是开放的体系——任何人都可以向IETF递交自己的技术草案,全球的研究者们组成松散的结构,讨论评价修改草案,一旦获得同意,就成为RFC,相当于互联网标准。中国已经加入了这场游戏,感谢前辈们的奋斗,我们在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上起点不低,速度不慢,已经具有相当有利的地位。话语权是通过先进的方案、扎实的研究、广泛的参与以及公平的竞争取得的。谢先生想另立游戏规则,并以“国家利益”之名搞落后封闭的荒唐研究,这恰恰是开倒车,是占用公共资源阻碍中国参与下一代网络研究,是在破坏“国家利益”。

毕竟,阎锡山的山西窄轨最后都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参考文献

【1】http://en.wikipedia.org/wiki/IPv9
【2】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1/23/content_7482216.htm
【3】http://www.em777.net/
【4】中国专利CN02145133.8 IPV9/IPV4NAT路由器
【5】中国专利CN02145085.4 IPV9网站浏览器插件
【6】中国专利CN02145084.6 IPV9协议路由器
【7】伍海桑、陈茂科等,IPv6原理与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年7月,ISBN 7-115-08557。
【8】http://www.em777.net/3pp.htm
【9】 中国专利CN03142149.0 用数字域名系统统一解释IP网络地址的方法及系统
【10】 中国专利CN03256388.4 用数字域名系统统一解释IP网络地址的系统
【11】http://media.163.com/04/1215/15/17LD27PD0014181U_2.html
【12】http://news.xinhuanet.com/internet/2008-01/25/content_7491534.htm
【13】http://en.wikipedia.org/wiki/April_Fools’_Day_RFC
【14】http://www.cesi.ac.cn/www/standgroup/groupmember/01.pdf
【15】http://www.cesi.ac.cn/standgroup.aspx
【16】http://www.theregister.co.uk/2004/07/06/ipv9_hype_dismissed/
【17】http://news.xinhuanet.com/internet/2008-01/23/content_7478874.htm
【18】http://www.juniper.net/company/presscenter/pr/2006/pr-061031b.html
【19】http://home.donews.com/donews/article/1/123340.html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