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黄石的孩子」 东方辛德勒名单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虎子 于 2008-03-15, 22:12:53: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4+112008031600239,00.html

中国时报 2008.03.16 
「黄石的孩子」 东方辛德勒名单
江静玲/伦敦

 中、澳、德三国合作的大型影片「黄石的孩子」(The Children of Huang Shi),
今年五月将在全球正式上映。影片描述中国对日抗战期间,一名年轻的英国记者乔
治贺格(George Aylwin Hogg),带领60名中国孤儿,翻山越岭,逃避战乱,最后病
死在戈壁沙漠边缘山丹镇的故事。

 电影中,除了好莱坞广受欢迎的小生强纳生莱斯迈勒斯(Jonathan Rhys Meyers)饰
演贺格外,华人演员包括了周润发和杨紫琼。007影片「明日帝国」的国际知名导演
罗杰斯波蒂伍德(Roger Spottiswoode)则为该片导演。

 抗日战争 英记者救中国孤儿

 「黄石的孩子」虽尚未正式放映,外界已喻为是「东方的辛德勒名单」,有
关书籍,更已在台海两岸相继出版(台湾译名「黄石任务」,凯特文化出版)。

 但牛津大学毕业的贺格多年来为什么为自己的国家和社会遗忘了呢?而这个
发生在40年代战乱时期中国内地的事迹,最初是怎么被发掘的呢?

 能够把这些疑问串连起来的,莫过于目前担任澳洲媒体大亨梅铎所属新闻集
团国际公司董事,电影「黄石的孩子」剧本原著的老记者詹姆斯.麦克曼纽司(James
MacManus)了。

 麦克曼纽司是国际新闻老手。70年代时,是英国「卫报」派驻在非洲金夏沙
(即今天的辛巴威)的记者,8年里,几乎跑遍非洲各地。1980 年到1984年,他转往
「每日电讯报」,担任该报驻中东特派。也是在这个时候,他首次听到「乔治贺格」
这个名字。不过,他不是在自己熟悉的非洲或长期派驻的中东发掘这个故事的,而
是在中国。

 小邓为洋鬼子立像 引发好奇

 1984年,「每日电讯报」驻中国特派休假,报社调麦克曼纽司前往北京「代
班」三周。

 代班期间,有一天,他到英国使馆的俱乐部里小酌,听到一名英国外交官抱
怨得到千里路外的中国西北部的一个小镇山丹,去参加一个中国官方为一位英国人
建立雕像的揭幕式。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乔治贺格的名字。」,麦克曼纽司回忆,他当下就觉得
十分好奇,1984年时,邓小平领导下的中国虽已进行改革开放,「但为一个「洋鬼
子」(Ocean Devil)立像,在共产社会还是很罕见」。

 新闻直觉驱动下,麦克曼纽司开始了解并探索「乔治贺格」的背景,以及他
从1937年抵达中国后,替英国「卫报」和美国通讯社撰写报导,收容中国战地孤儿、
成立学校,到1944年夏天死在山丹镇,并埋葬在当地的事迹。

 「这是一个英国社会从来都不知道的英国人在战地中国下的真实故事。」麦
克曼纽司说,贺格的坟墓在文化大革命时,遭到破坏。文革后,获得平反,邓小平
并赞扬贺格是「中国的战士」。

 卫报代班特派 挖掘时代故事

 麦克曼纽司决定和那个抱怨路途遥远的英国外交官一起前往山丹,出席贺格
立像典礼。可是,「报社突然要我到香港去」,去不成山丹,麦克曼纽司于是把贺
格在中国的事迹写成通讯报导,传回伦敦。

 报导刊出后,好莱乌导演波斯蒂伍德几乎在同时间内便与麦克曼纽司联系上,
认为贺格的故事会是一部好的电影素材。

 因为剧本写作,麦克曼纽司在新闻工作外,花费诸多时间,搜索贺格其人其
事。与波斯蒂伍德一样,麦克曼纽司深信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故事」,但他未料到,
「这个剧本一写就写了20年」。

 「20年!大概创好莱坞记录了。」这段期间,许多接受麦克曼纽司访谈的关键
人物,均已相继过世,包括贺格在中国的好朋友、纽西兰籍的洛伊艾梨(Rewi Alley)和
与贺格最亲近的姊姊罗丝玛丽。罗丝玛丽告诉麦克曼纽斯,乔治(贺格)是个如何喜
爱英式橄榄球的英国阳光男孩等等,「可是,从1937年9月他启程到亚洲后,我们就
再也没有见过他。」失去家里幼弟是罗丝玛丽和贺格一家最深沈的悲痛。

 去年三月,「黄石的孩子」开拍,麦克曼纽司在「泰晤士报」再次撰述贺格
的故事。这次,出版公司Happer Perennial主动与麦克曼纽司联络,认为他的报导
可以发展成为一本书。

 23年前报导 花20年写成剧本

 同个题材,改改写写了二十年的剧本,麦克曼纽司坦承,「我从来没想过把
它写成书。」写书,使麦克曼纽司有机会在去年重返中国,追寻当年跟著贺格翻山
越岭中国孤儿,「还有6、7个孩子活著,都是近八旬老翁了,讲起贺格,还会流泪。」


 麦克曼纽司并找到了贺格当年深爱的女人。这个中国老太太,大约有90岁了,
她告诉麦克曼纽司,贺格与她曾有结婚打算,可是战乱分散了他们,「那是中国近
代最动荡的一段时期,儿女私情永远放在最后面吧。」

 麦克曼纽司只花了6个月,便完成了「洋鬼子:乔治贺格的生平和传奇」(Ocean
Devil:The Life and Legend of George Hogg)。

 屈指数算,距离第一次到中国代班,发回伦敦有关贺格的报导,已经是23、
24年前的事了。麦克曼纽司也从新闻第一线上退下,担任国际媒体集团管理阶层职
务。然而,贺格的故事似乎从未离开过他。

 如今,看着电影即将上映,书也上市了。麦克曼纽司说,他要讲的不只是英
国人贺格的故事而已。「有关当代中国和中国人的故事与灾难,外界知道的太少了,
这本书,这部电影,至少让人多了解一点中国老百姓在日本侵占时期所受的苦」。
麦克曼纽司自己感觉如何呢?「欣慰、满足、愉快」,他毫不迟疑的回答。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