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竺有关中医“系统生物学”的高论可能借鉴了郑永齐的观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师太 于 2008-03-14, 00:29:58:

郑永齐可能是陈竺这篇PNAS论文的审稿人之一。

http://info.med.yale.edu/pharm/faculty/index.php?bioID=6

引用:
"The research is quite interesting and established a good example using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ompatibility medicine to treat patients," said Yung-Chi Cheng, a professor of Yale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who is the leading expert on 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pharmacology.

引用: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会议专题 > 2004全球华人生物科学家大会 > 图片新闻 >> 正文

郑永齐指点中药现代化之路

中国科学院网站 作者:段煦

郑永齐指点中药现代化之路

今天,著名药理学家、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台湾省“中央研究院”院士郑永齐先生向记者阐述了中医药国际化道路上所需注意的几点问题。他说,以前认为,中医是一种经验医学,但现在看来,它是一种系统的生物学。中药药物很少有针对一个靶点起作用的,而西药通常只对一定的靶点起效。中医和西医各有所长,把中药介绍给全世界,可以相互补充。中药制剂的出路在于药物投产之前首先要证明它的科学性,到底有没有效?对哪些疾病有效?为什么有效?所制成的产品是否和原始状态下的中药一样有效?然后,再创造出一套新的思路,用严谨的实践证明自己的东西是真的有用,只有这样,好的东西才可能得到创新。那时,中医药将变得举足轻重,而不是现代所谓的替代疗法了。

在中药的生产过程中,务必要力求均一性,具有“原则性”的技术一定要严格把关,再进行科学而严谨的临床实验,还要认真分析出它的有效成分到底是什么?可能是什么?这都是中药药物走向世界之前需要考虑的东西。

另外,中药的很多方剂其本身往往是治疗多种病症的,如有些方剂可能一方面能够治疗腹泻,同时另一方面也能治疗呕吐,而西方的药物就不可能具有这种情况。因此中药制剂可以以一个方剂为主,培养出其它分支药物。国内的制药企业在这方面显得非常薄弱,他们提取的所谓“科学中药”,其实可能和以前的中药已经不是一回事了。例如同仁堂和新加坡生产的六味地黄丸其疗效就不一样。中医药的观念是需要大家共同来探讨的,是一个怎么沟通的事情,我们相信,新技术的出现,可以帮助大家了解中医;新知识的产生,可以解释中医的具体问题;由此看来,我们需要脚踏实地去干一些事情了。

[ 2004年7月23日 ]

引用:
中国新闻周刊

2004年08月02日出版 28/2004 总第190期

中医药将获新生

  由于“明明白白”的西医的介入和冲击,中医药一度让国人失去信心。但随着科技鉴别手段的进一步发展,人们重新开始认识和评估中医药

  本刊记者/方玄昌 □李玲

  在本届华人生物学家大会上,有一种现象让很多听众、包括记者感到意外,那就是,众多的华人和非华人学者在自己的报告中提到中医和中药,并对它们在未来生命科学的发展中可能发挥的作用予以很高的期待。

  “20年前在美国、在欧洲,医学家和生物学家看到中国的中医都不承认,认为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在耶鲁大学以及很多出名的大学,他们都开始设置专门研究中国中医中药的院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不久以前还设立了一个专门研究中医的机构。他们发现中药的很多东西跟西药的成分是一样的。”陈景虹说,中医和中药在这20年中被西方重新认识,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分析手段的发展。因为在十多年前,甚至于在5年前,要精确分析中药里的有效成分还很困难。

  中医是一门“系统生物学”

  中医和中药,以“说不清道不明”,却能治好病而著称于世。

  对此,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华人科学家、药理学教授郑永齐有他自己独到的看法:“说不清讲不清并不等于不存在,也不等于不正确。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中医采取的方式正是今天‘时髦’的系统生物学——即从整体来看个体的全面性,而不是从分子的角度看。所以两种医学的发展实际上有很大的差异,究竟哪一种走法更好还很难说。在21世纪的医学,这两种走法会相互整合,具有互补性。”

  郑永齐认为我们有必要用一种新的方法来鉴定“说不清道不明”的中医的真伪。“针灸到底有用没用,是不是有那么伟大的作用,这是需要临床证明的;一旦临床证明有用,那么下一步要解决的是为什么有用,这些研究可能会让我们对整个生命现象产生新的理解。”

  “个性治疗”:中医领先西医

  中医给药从来是根据个体的不同而给出,即通过中医诊断“望、闻、问、切”的方式决定药量的多少。西方现在正在发展的也是个人治疗,它通过化学的指标或者基因的指标来决定药量的多少。郑永齐觉得这很有意思:在这一点上,中医居然领先西医数千年。

  还有一点就是,针对不同个体的复杂症状,中医特别讲究多种药物的搭配使用。现代西方医学也知道,针对特别复杂的疾病下手,单一的药物不能达到治疗目的,最终也需要很多化合物的混合用法,比如用鸡尾酒疗法治疗艾滋病。中、西医各自的理论根据是不一样的,但却异曲同工。

  另外,对比较复杂的疾病,中药很少只瞄准一个靶点,但有时看起来不着边际的疗法却很有效。“如果要用西方所谓还原论的说法来研究,我们可能更需要了解中药的意义。”郑永齐说。

  未来的中西合璧

  在此之前,中医跟中药与主流医学,即西方医学是分道扬镳的,各自发展自己,以后这种状况会不会持续下去?

  “不会。去年12月底,在很多学院的鼓励下,我成立了一个以学界为主的联合体,这个联合体的名字叫‘中草药全球化’。这个联合体目前有16个基本成员,包括中国内地八家、香港四家、台湾地区两家,美国两家。我们的目的很简单,针对现在中药发展上升的势头,通过有效的共同合作,研究开发很多重要环节的平台技术。我们这个联合体的成员基本上都是科研方面很强的机构,它们不是只研究中药,也研究西药,大家联合起来,中西药的理论就可能会融会贯通。”郑永齐说。

  同是来自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诺贝尔生物医学奖获得者新德里·阿尔特曼也对中医药的未来表示乐观,虽然他本人并不研究中医,“我想中药会在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我觉得,要西方人接受中医药有两种方法:一是起码要能够纯化中药里一些具有活性的物质,来证明中药的效果;另一种方法是利用现代医学的临床实验,在病人身上试一下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

  中医在未来生物学发展中将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我个人认为,如果我们用现在的高科技,本着严谨的态度去做,中医药在未来一个世纪对整个医学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不再如以往一样是替代医学。但我们需要用新的研究把它提到那个位置。”郑永齐如此判断。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