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數學到底有多落後??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VOLTES 于 2008-04-28, 08:22:36:

再來看數學;先看中國學者怎麼吹噓中國數學:
吹到

"近代數學之所以能發展到今天,主要是靠中國(式)的數學而非希腊(式)的數學,決定數學歷史發展進程的也主要是靠中國(式)的數學而非希腊(式)的數學。"

吹成這樣臉都不會紅一下??!!
------------------------------------------------------------------------------
  本報北京8月27日電(記者延宏實習生王婷婷)一向強調中國古代數學成就的吳文俊院士,今天在北京中國科技館階梯會議廳,面對數百位中外數學家從頭至尾用熟練的英語作了題為“中國古算与實數系統”的演講。

  早在文革期間,由于作學問比較難,吳老就開始大量閱讀古書,致力于中國古代數學的研究。1977年,他發表了《中國古代數學對世界文化的偉大貢獻》,明确指出近代數學之所以能發展到今天,主要是靠中國(式)的數學而非希腊(式)的數學,決定數學歷史發展進程的也主要是靠中國(式)的數學而非希腊(式)的數學。1987年,他發表了更加重要的《中國傳統數學的再認識》,引起了數學界的极大興趣。這是對數學史正本清源的研究,使人們認識到中國古代數學曾有過輝煌成就。

  翻開歷史,中國曾經是一個數學的國度。祖沖之、劉徽、《九章算術》、《周髀算經》、《四元玉鑒》等一批大家和著作,使中國數學曾經處于世界巔峰。正是由于這些輝煌,吳老常說:中國數學,不僅要振興,更要复興。

http://www.stdaily.com/big5/misc/20...ntent_11081.htm

我當年就是聽信了這些話,真的跑去研究起中國古數學,同時和西方古數學比較
不研究還好,一研究才發現,中國數學的落後,而且是落後到難以想像的地步

這是中國漢以前的數學成就,你看到中國數學有什麼成就??
什麼都沒有,只有: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辭中有很多記數的文字。從一到十,及百、千、萬是專用的記數文字,共有13個獨立符號,記數用合文書寫,其中有十進位制的記數法,出現最大的數字為三萬。 "

換句話說就是只懂得10進位,中國商朝時只懂得加減,連乘除都不會,

不騙你,中國古代數學真的就是這樣差---

----------------------------------------------------------------------------------------
http://www.chinapage.com/math/chinesemath.html

先秦萌芽時期

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搖籃,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在黃河中下游產生了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其後有商、殷兩代﹝約1500 B.C -1027 B.C﹞、及周朝﹝1027 B.C -221 B.C﹞。歷史上又稱公元前八世紀至秦王朝的建立﹝221 B.C﹞為春秋戰國時期。

據《易.系辭》記載:「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辭中有很多記數的文字。從一到十,及百、千、萬是專用的記數文字,共有13個獨立符號,記數用合文書寫,其中有十進位制的記數法,出現最大的數字為三萬。


這些巴比倫數學都是來自巴比倫遺址挖出來的泥版,時間在公元前1600年前,那時中國根本還沒有文字
不知道到底會不會加減乘除時,巴比倫人已經在解3次方程式和聯立方程組了
----------------------------------------------------------------------------------------
(Mathematics in Mesopotamia)
 
  亞洲西部的底格里斯河与幼發拉底河之間的兩河流域,古稱為「美索不達米亞」。公元前十九世紀,這里建立了巴比伦王國,孕育了巴比伦文明。

  考古學家在十九世紀上半葉于美索不達米亞挖掘出大約 50万塊刻有楔形文字、跨躍巴比伦歷史釵h時期的泥書板。其中有近400塊被鑒定為載有數字表和一批數學問題的純數學書板,現在關于巴比伦的數學知識就源于分析這些原始文獻。

算術

  古代巴比伦人是具有高度計算技巧的計算家,其計算程序是借助乘法表、倒數表、平方表、立方表等數表來實現的。巴比伦人書寫數字的方法,更值得我們注意。他們引入了以60為基底的位值制(60進制),希腊人、歐洲人直到16世紀亦將這系統運用于數學計算和天文學計算中,直至現在60進制仍被應用于角度、時間等記錄上。

代數

  巴比伦人有丰富的代數知識,釵h泥書板中載有一次和二次方程的問題,他們解二次方程的過程与今天的配方法、公式法一致。此外,他們還討論了某些三次方程和含多個未知量的線性方程組問題。

  在1900B.C.~1600B.C.年間的一塊泥板上(普林頓 322號),記錄了一個數表,經研究發現其中有兩組數分別是邊長為整數的直角三角形斜邊邊長和一個直角邊邊長,由此推出另一個直角邊邊長,亦即得出不定方程X2+Y2=Z2的整數解。


「普林頓322」泥書板 「普林頓322」摹真圖

几何

  巴比伦的几何學与實際測量是有密切的聯系。他們已有相似三角形之對應邊成比例的知識,會計算簡單平面圖形的面積和簡單立体体積。

  我們現在把圓周分為360等分,也應歸功\于古代巴比伦人。巴比伦几何學的主要特征更在于它的代數性質。例如,涉及平行于直角三角形一條邊的橫截線問題引出了二次方程;討論棱椎的平頭截体的体積時出現了三次方程。

  古巴比伦的數學成就在早期文明中達到了极高的水平,但積累的知識僅僅是觀察和經驗的結果,還缺乏理論上的依
中國學者最利害的一點就是

明明就是中國最落後的,中國學者就是有辦法厚著臉法把它吹成世界最進步的,
英國當時在西方算是屬於蠻荒地帶,都比中國早進入鐵器時代--

下面就是中國學者怎麼灌水的例子:

中國學者猛吹中國在公元前1100年就知道畢氏定理遠早於畢達格拉斯;還一直叫囂要把畢氏定理改成商高定理
-------------------------------------------------------------中國在商高時代(公元前 1100年)就已經知道“勾三股四弦五”的關係,遠早於畢達格拉斯,因此有人主張畢氏定理應該稱呼為商高定理,但普遍性的定理則在陳子時代(公元前6﹑7 世紀),而提出定理的證明則首推趙君卿(見周髀的趙君卿注)。趙氏是三世紀的人,現在這個定理普通稱為勾股弦定理或勾股定理。
-------------------------------------------------------------既然中國學者早就"證明"商高遠早於畢達格拉斯知道畢氏定理.國際數學界根本沒人當一回事??
很簡單

西方用畢氏定理來稱呼不是因為畢達格拉斯第一個

"發現"畢氏定理

是因為畢達格拉斯第一個

"證明"畢氏定理!!

畢氏定理西方很早就知道:

1.古巴比倫:由已出土的四塊泥版上的記載得知,古巴比倫在西元前約 1800 年至 1650 年,他們已知道及應用商高定理,且知道大約有畢氏數組(例如出現的最小畢氏數組為 45,60,75 等)。

2.古埃及:相傳古埃及人在建築宏偉的金字塔和尼羅河氾濫後,重新測量尼羅河兩岸土地的面積時,曾應用商高定理的逆定理。例如他們曾用結繩的方法,在地面上畫出邊長分別為 3:4:5 的三角形來確定直角,此即為商高定理的逆定理的特殊情形。


在中國還沒有發明文字根本不知道會不會數學前,古巴比倫就已經知道並充分利用畢氏定理

畢達格拉斯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是第一個想到要證明他,而且成功\的人
其實中國也根本就不是在商高時代(公元前1100年)發現畢氏定理,這件事是紀錄在中國最早的數學書
《周髀算經》是成書在西漢,只不過是約公元前100年,而且觀其內容是以"昔者,周公問於商高曰"
開始,很明顯是後人偽托的,換句話說中國事實上是到 公元前100年才知道畢氏定理,
足足慢了西方超過1500年以上,畢達格拉斯已經證明了畢氏定理,中國根本都還不知道畢氏定理!!

更嚴重的是, 其實《周髀算經》雖然有個算字,其實根本不是數學書,事實上是天文書

中國自己學者江曉原在--周髀算經与古代域外天學--一文中早就證明周髀算經受印度天文學影響很大,宇宙觀根本就是印度來的http://shc2000.sjtu.edu.cn/030504/ZByugudai.htm

所以可以推想《周髀算經》也非常可能根本就是印度傳來的,再假托周公和商高本土化的書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