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權力考﹕假如08年是三藩市奧運……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鹏归 于 2008-04-27, 23:04:16:

軟權力考﹕假如08年是三藩市奧運……     2008年4月28日
廣 告

【明報專訊】北京奧運前夕出現連串風波,學界對軟權力的研究再次得到重視。不少人以為硬銷就是硬權力、軟銷就是軟權力,這自然是望文生義的誤會。我們可嘗試通過一個假設案例了解這問題﹕若本屆奧運是由美國三藩市主辦,又會怎樣?

可以肯定,針對主辦國的示威不會比針對北京的少。布殊作為近年最不受國外歡迎的美國總統,每次出訪都引來大批反戰、反全球化、反氣候變暖的示威群眾,其聚焦反對陣營的能力,不作他人想。他在02年鹽湖城冬季奧運會時,下令以世貿中心遺址發現的破國旗恭迎聖火,被反對派批評為騎劫奧運精神,相信要是三藩市奧運安排全球傳聖火,不可能沒有人搶奪。至於有意騷擾會場的各類恐怖分子,更保證比北京奧運多。

輕鬆處理示威 有別一般政治事件

面對如此形勢,布殊首先會以一堆爛gag(例如「catch me if you can」),又或提議把搶聖火納入奧運項目,來回應挑戰。他要表達的意思,其實也是「體育和政治應(選擇性)分開」,但美國幕僚會告訴各級官員﹕要傳遞上述信息,就必須對體育場外的示威輕鬆處理,必須和處理政治事件有所區別。幕僚也會教導親政府媒體捕捉示威的嘉年華氣氛,用以宣示「運動+示威」是劇本的正常組成部分,就像G8峰會要是沒有了唱對台的LIVE8音樂會贈興,反而若有所失。布殊的偶像列根當加州州長時,面對學生的反戰示威口號「make love not war」,就是以「我不認為他們有能力做任何一樣」回應,目的還是要學生返回校園,但這樣表達,就得到降低事態層級的效果。

此外,美國幕僚會教導媒體擴大個別示威常客的身影,把杭斯基一類被主流社會視為「左王」的文章拿來揶揄一番,甚至主動通過白手套,鼓勵各式被邊緣化的社群參與示威。這樣做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把全球示威調低至國內黨派之爭的級別,那樣國外示威的反美色彩在本國國民跟前,就得以沖淡,就毋須單靠民族主義解決困境。另一方面,擴大激進人士圖像有助進一步演繹示威為常規劇目,因此美國長期供奉一批被一般人看成是「凡事反對派」的名人,不但不會把他們放進監獄,反而刻意讓他們得到世界注視,好讓他們在關鍵時刻令致命的示威「日常生活化」。

放大個別示威常客 讓名人一錘定音

到了新聞讓一般讀者感到厭煩了,搶聖火與護聖火一律淪為政治甜點,美國官方就會找出一些原來未參與相關辯論的重量級思想家、宗教人士、諾貝爾和平獎過氣得主,為本屆奧運的獨特價值重新定性。例如面對聖火象徵什麼、和美國有何關係的核心問題,權威可以說﹕假如美國在反恐戰期間依然能舉辦安全奧運,就反映了恐怖主義可以靠團結克服,因此本人謹此呼籲世界人民不分國籍、不分立場,都應協助辦好三藩市奧運,辦完再示威不遲。這樣一來,反對奧運的人承擔了更大的道德壓力,又得到希望有的下台階,無論是否示威下去,整個運動的調子已被一錘定音。這才是弘揚軟權力的真諦。

沈旭暉

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