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驳慎思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雨凡 于 2005-2-04, 12:57:11:

【回首慎思针对潘的系列文章,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某些人道貌岸然背后的阴
暗和丑陋,暴露得淋漓尽致。看看慎思最初施加在潘身上的棍子和帽子,再看看这
篇文章最后仅存的指控“本人呼吁:不管是什么兼职,必须符合法规,不管是签订什
么合同,签的时候不能已经决定不执行了。”那些多余的部分,是不是应该慎思先生
自己领回去呢?我想是不大可能的,因为慎思先生有着严重的失忆症,说过的谎言
转头就忘。诺贝尔一事,还是网友诸多提醒以后,才用弱化以后的谎言来掩盖原先
的谎言。】
【另外,慎思先生的名声恐怕已经臭大街了,在水木清华上有人根据IP质疑清华
某老师可能是慎思,赶紧有人出来辟谣说一定不是的,赶紧被mark起来】

  赞成不拘一格用人才 反对撒谎和违规违法——答科大官方

  作者:慎思

  本人欢迎科大2005年2月4日首页发表的人事师资处处长周先意教授对记者的
谈话:“不拘一格用人才――谈潘建伟教授在我校的工作”。
【科大不需要你欢迎,更不需要你皮里阳秋的欢迎。慎思先生首先把自己放在一
个道德正义者,宽恕者的位置上,准备对科大“宽大处理”了,实在是很可笑!】

  首先,本人,和其他关心“潘建伟事件”的人一样,赞赏科大有勇气,负责
任,公开说明有些问题是科大官方的,不是潘建伟个人的。


  其次,本人感谢科大官方证实本人提出的有些问题完全是真实的,不是其他
人异想天开的。

  现在,从科大官方初步回答,可以得出争论双方公认的结论:

  1. 科大官方证实原指控:潘建伟确实在科大有全职待遇。科大人事师资处
处长周先意教授的原话是“在工资、福利、住房等各方面都与其他百人计划、
长江学者教授一样”。所以,科大官方证实潘建伟在科大得到全职待遇。因为
“百人计划”是专门用于全职引进的人才,所以,科大证实了潘建伟享受了全
职工作待遇。科大进一步证明潘建伟获得了全职待遇的“工资、福利、住房等”。
【慎思一开始就犯了概念错误,潘在科大的待遇是事实而不是指控,从来没有
人反对过这一事实。关键问题在于,他的待遇是“骗”来的,还是光明正大得来的?】

  2. 对于三个“大奖”,科大官方间接否认是“大奖”,承认是申请得到的
研究经费:“在欧洲,潘建伟教授通过各种渠道申请经费支持”。即使是犹抱
琵琶半遮面,本人仍然欢迎科大的澄清,如果是潘建伟教授、博士要求的澄清,
本人也表示对潘建伟教授、博士的欢迎。

  3. 科大官方说明科大(和上级机关)同意潘建伟不用全时,这并不表明科
大有这样的权力。科大首先对财政部违法:“引进杰出人才”要求全时是财政
部最后审批,不是科大可以自行主张。科大如果用科大的钱,可以自行主张,
用财政部的钱,必须财政部特批。科大其次对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违规:
“长江特聘教授”的合同要求回国工作9个月以上。这个合同科大无权变更,需
要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特批。当然科大可以要求将潘建伟转成“长江讲座教
授”,但是那是改正错误,不是以前没有犯错误。因为讲座教授一般都是海外
的教授,潘建伟没有海外教授职位,科大当初怕他有可能拿不到,这个错误是科
大犯的,潘建伟同意的。
【慎思先生“两头骗”的谎言被揭穿以后,又抬出财政部的大帽子压人:“主管部门”
是知道了,我就拿出“主管部门的主管部门”。慎思先生知道,这样一级一级往上走
总是不会错的,即使财政部出面辟谣,慎思先生还能再提出国务院,总理,国家主
席。即使国家主席出面辟谣,慎思先生还可以再次提出“纳税人”。看来慎思先生是
立于不败之地了!可惜他又犯了个错误,潘拿的是长江学者,是教育部负责,李嘉
诚先生出资的,与财政部毫无关系!不过,就这件事上慎思又一次撒谎:以前慎思
的文章里清清楚楚地知道,潘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为什么本文一开头就错到了中
科院“百人计划”呢?慎思先生不是失忆,而是故意撒谎!因为只有把潘和百人计划
有意无意挂上点联系,慎思才能“隔山打牛”,提出“上级主管部门”的“主管部门”
--财政部来压人!】

  4. 在潘建伟签订科大合同时,潘建伟可以不全时,因为科大说明没有时间
要求。但是,潘建伟在“引进杰出人才”合同书和“长江特聘教授“合同签字,
是要负个人责任的,不能因为科大答应他不要全时,他就可以在和财政部、教育
部、李嘉诚基金会的合同上明知故犯,签了字不执行。科大和潘建伟在这个事情
上,违犯了中国的“劳动法”。
【科大是向“上级主管部门”报批的,并非科大许可。原文:“这种工作方式也得到
了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认可和支持。直到最近,我们还就潘建伟的工作情
况与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过沟通,上级主管部门再次表示了对潘建伟目前工作方式
的支持。”】

  5. 科大强调潘建伟“在工资、福利、住房等各方面都与其他百人计划、长江
学者教授一样,没有任何特殊待遇”, 意思是还有比百人计划、长江学者高的待
遇可以提供?
【无中生有!无事生非!】

  6. 既然科大证实潘建伟在中国有“工资、福利、住房”,这给潘建伟在德
国有“工资、福利、住房”带来来矛盾。欧洲和德国的工资、福利和住房是要求
只有一套的,不能有两套。比如,全职工作和访问是不同的。如果潘建伟是中国
教授到欧洲访问,这些待遇在金钱数量上差不多,但是在来源上,在规矩上是不
一样的。潘建伟应该感谢科大官方的说明可提醒。
【又是纯粹假设性的指控。潘的英文主页上明确列出了国内的职务:Yangtse
Professor和project leader,有project leader还教两们课程的兼职教授吗?
有这么明目张胆的骗子吗?(估计慎思先生会“假设”:“有”)】

  7. 本人注意到,科大说明:潘建伟多次上新闻,不是科大要求,而是潘建
伟自己答应媒体要求。“他本人往往是被媒体再三做工作才勉强答应接受采访的”。
接受不接受采访是事实,受不受媒体诱惑是个人问题,没有说媒体压迫他,科大
也说明科大没有强求他要为学校上新闻,是他个人接受媒体诱惑。
【人无聊了加无耻了,真是什么话都说得出来。打个比方,如果你在某个MM数次
请求之下帮了他一个忙,是不是我们可以说慎思先生头脑里不检点,接受了MM的
诱惑?!】

  8. 科大也说明:科大官方是用潘建伟发布过有利于科大的新闻“学校新闻
中心将其成果主动向外发布的结果”。

  本人也公开道歉:当初说潘建伟从来没有否认他能的诺贝尔奖,是不对的。
准确的说法是,潘建伟有一次在搜狐采访时否认过自己已有工作能得诺贝尔奖,
不过还有好几次记者采访时没有否认。
【撒了一个谎,就需要更多的谎言来掩饰!首先,前面已经有网友贴出潘的三
次否认,慎思先生又失忆了吗?其次慎思先生很喜欢考据的,请举出一次潘没
有否认的例子!现有的证据是“否认:不否认=3:0”,慎思依然执着地撒谎“有
一次否认,好几次没有否认”,希望证明“1:N”。究竟谁是骗子?究竟谁在撒谎?】


  最后声明:本人不反对潘建伟在科大工作,不反对他在中国兼多少个职。本
人呼吁:不管是什么兼职,必须符合法规,不管是签订什么合同,签的时候不能
已经决定不执行了。

  中国现在的“诚信”,不从教授们做起,谁开头?

  附:
  不拘一格用人才
  ——人事师资处处长周先意教授谈潘建伟教授在我校的工作

  新闻中心记者

  记者:周处长,您好!我们知道,潘建伟教授领导的在中国科大的实验室,
自2001年以来已经在量子信息和量子通讯领域做出了大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您
曾经担任过理学院的领导职务,现又担任人事处的领导职务,能不能请您介绍一
下这几年潘建伟实验室的工作情况?

  周先意:好的。量子信息和量子通讯实验领域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我国在
这方面曾经全面落后于欧洲和美国。潘建伟到奥地利留学不久,就敏锐地觉察到
量子信息科学的重要性,因此自1997年以来,他每年都利用假期回校讲学,建议
并带动相关研究人员进入该领域。1998年,由我校牵头发起了我国第一次关于量
子信息的香山会议。2001年,潘建伟教授入选“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后,
在我校组建了以他为学术带头人的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实验室,该实验室的目标
就是利用潘建伟教授在国外掌握的知识和技术,带领一批年轻的科研人员,通过
刻苦攻关,使得我国在量子信息物理的研究迅速赶上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几年的努力,实验室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举例来说,他们关于
量子中继器的工作,原理性地证明了基于上述技术可以在遥远的两地建立最大纠
缠,从而为未来远距离量子通信的实现奠定了基础。这项成果被两院院士和教育
部分别评为2003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04年,
该实验室关于“五光子纠缠和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的研究成果发表在
Nature杂志上,先后被美国物理学会评选为“2004年度国际物理学重大事件”
(The Top Physics Story for 2004),被欧洲物理学会评为“2004年度国际物
理学十大进展”(Highlights of The Year),被教育部评为“2004年度中国高
校十大科技进展”,被两院院士评选为“中国2004年度十大科技进展”,还被美
国麻省理工学院主办的《科技研究新闻》评为“2004年度国际科技重大进展”
(TRN’s Top Picks)。这是我国科学家在国内取得的研究成果首次同时入选
国际两大物理学会的年度重要进展。他在科大的实验室自组建至今,已在Nature
杂志上发表论文1篇,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论文7篇,并与科大的
其他研究小组合作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论文2篇,并且有多项重要
的成果即将发表,这样的成绩是非常突出的。他们在利用线性光学进行量子通讯
实验的一些关键性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比如他们在实验上成功地制备
了目前世界上最高亮度的多粒子纠缠源,使得他们在世界上第一次完整验证了四
光子GHZ态对定域实在论的违背,并且首次证明了这种方法产生的态是真正的四
光子GHZ态。

  我愿意强调的是,上述这些研究成果均是以我校为第一单位完成的。对于潘
建伟实验室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取得的这些成绩,科大和中科院都是非常满意和
欣喜的。

  记者: 在您看来,他为什么能够取得那么多优秀的成绩?

  周先意:潘建伟教授领导的实验室能够取得这些突出的成果,我觉得是许多
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首先,这与该实验室一直得到中科院、教育部、科技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教育、科研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其次,潘建
伟教授本人不但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高超的实验技术和敏锐的科学洞察力,还
具有谦和、敦厚的人品和修养,在他的实验室里营造了一种自由、开放的良好学
术氛围,在他周围团结了一批年轻有为的科研人员,这些年轻人经过潘教授的培
养已经开始崭露头角,我认为,人才培养是潘建伟为我校做出的重要贡献。再次,
潘建伟实验室在科大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和支持。我们的支持主要体现在积极为该
实验室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方面。

  我国现在正处在科研事业飞速发展的时期,十分需求高水平的科技人才为国
工作和服务。象量子通讯这样日新月异的领域,科研人员非常需要及时了解最新
的科技动态和进展,与世界上优秀的科研团体合作,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我们知道,潘建伟在奥地利读博时所在的Zeilinger小组是该领域最优秀的科研
团体之一,因此,自潘建伟实验室组建之初,我校就向潘建伟教授明确表示,建
议和支持他保持与Zeilinger小组的合作关系,以更好地为我校的科研事业工作,
而对于他本人亲身在科大工作的时间方面,则没有特别具体的要求。这种工作方
式也得到了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认可和支持。直到最近,我们还就潘建伟
的工作情况与上级主管部门进行过沟通,上级主管部门再次表示了对潘建伟目前
工作方式的支持。

  记者:您提到对他在国内工作时间上没有特别具体的要求,我想这体现了学
校对特殊人才“不拘一格”的方针,能不能请您在这方面介绍得更详细一些?

  周先意:首先这是考虑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比如讲,近年来,量子通讯
方面有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就是量子信息的存储问题。国际上公认基于原
子系综的量子存储是可行的方案,而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是我们所欠缺的。
所以,在2001年潘建伟组建研究小组之初,就已经开始考虑通过和国外先进研究
小组建立合作,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事实上,于2002年春天,他就开始推
荐他的研究小组的学生到在冷原子和原子芯片方面很强研究实力的Heidelberg大
学Schmiedmayer小组攻读博士学位。在科大继续开展线性光学量子信息研究的同
时,潘建伟教授本人也自2003年夏天到Heidelberg大学从事原子系综方面的学习
和研究。应该说,原子系综量子信息处理方面的研究在国际上刚刚起步,是一个
非常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和技术,也要求有较高强度的经费
支持。因此,在欧洲,潘建伟教授通过各种渠道申请经费支持,通过从国内招收
研究生和博士后这种方式为我国培养这方面的研究力量,以争取为我们国内在该
研究方向理论实验技术的掌握和突破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潘建伟教授虽然平时许多时间身处欧洲,但他通过定期回国、每天大
量的电话或电子邮件等灵活方式带领科大的科研人员高效率地开展工作。据潘建
伟教授在科大的实验室同事介绍,几年来,潘建伟仅打到科大的越洋电话就长达
2000小时之多。另外,据我所知,大到选题、仪器的选择和购买、实验工作的布
置,小到实验台一个细小部件的安装,潘建伟都会亲自过问、指导。而且,潘建
伟在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时非常严谨,在每篇科研论文的撰写和修改上他都投入
了大量的精力。这种灵活的工作方式符合我们“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用人方针,
而且被事实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因为他们出色、圆满地、甚至可以说是超计划地
完成了他们的科研任务。

  我们的思路是,对于一个特别突出的人才来说,不能简单地以他身处某单位
的时间来作为他的工作时间。现在通讯工具非常发达,一个优秀的科技工作者有
能力同时利用两地的资源,实施他的研究计划,最大效率地发挥他的工作能力,
这一点我们是应该鼓励和肯定的,事实也证明效果是很好的。如何以灵活的政策
吸引人才、用好人才、支持人才,最大效率地发挥其才能,需要我们在人才引进
与管理工作中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记者:还有一个问题。潘建伟教授在国内的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会不会影响到他在欧洲的工作?

  周先意:据我所知,不仅没有耽误,而且完成得很好。比如说,他与
Zeilinger小组合作完成的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自由量子态隐形传输的研究成
果发表在Nature杂志上,并被欧洲物理学会评选为2003年度国际物理学的十大进
展。他在奥地利利用线性光学成功实现纠缠态纯化的工作也发表的Nature杂志上,
并且由于纠缠态纯化在远程量子通信中的重要性,2003年5月22日出版的Nature
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报道了该研究成果。2004年潘建伟教授又在奥地利合作完
成了非定域四光子态的德布罗意波长的研究工作,也发表在Nature杂志上。此外,
他还与国外科研小组合作完成了多项工作并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总之,潘建伟教授一方面很好地完成了在欧洲的科研任务,另一方面利用他在欧
洲所学到的技术为国内的科研事业贡献力量。

  记者:对于潘建伟教授这样特别突出的人才,科大是不是应该给予他一些特
殊的待遇?

  周先意:我认为这是应该的,学校也正在努力为像潘建伟这样的优秀人才提
供更好的条件和待遇。但是,潘建伟本人从来就没有向科大提出过在生活方面给
予他特殊的照顾。因此,目前在工资、福利、住房等各方面都与其他百人计划、
长江学者教授一样,没有任何特殊待遇。

  记者:有些媒体称潘建伟是中国最可能得诺贝尔奖的人,您认为呢?

  周先意:我想我没有足够的资格来评价这个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同行自然会
有客观的评价。不过,据我所知,这只是媒体本身在宣传报道上的不严谨的提法,
而他本人对这个问题从来都是非常冷静的,坦言他所做的工作尽管非常重要,但
他并不觉得他以往所做的工作能够让他获得诺贝尔奖。最近,他在sohu网上答网
友问时就这样说:“尽管我们1997年以来做这些工作在量子信息实验里面非常的
重要,而且就我个人的观点来说,我在奥地利时候的博士生导师(Zeilinger),
应该很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但我不觉得我以往所做的工作,能够让我获得诺贝
尔奖。而且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来说,拥有一种探索自然界一些规律或者是奥秘
已经是很最快乐的事情。”

  既然你提到关于媒体的话题,我愿意顺便说明一下,潘建伟本人在宣传方面
一直非常低调,他是一个踏踏实实、淡泊名利的科技工作者。他被国内媒体报道
和采访比较多是事实,但这并非他的追求,而是因为他的研究成果频出,媒体主
动采访较多,或者是学校新闻中心将其成果主动向外发布的结果。他本人往往是
被媒体再三做工作才勉强答应接受采访的。

  我个人认为,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拿了纳税人的钱做研究经费,有了成果
应该通过适当方式向纳税人有个交代,包括新闻媒体的报道。在国外,向公众传
播科学进展被认为是每一个科学家和科研机构的重要责任。

  记者:周教授,最后能不能请您对同学们谈谈潘建伟教授在科大的成功有什
么启示?

  周先意:我想向正在科大求学的同学说,你们应该向潘建伟教授学习,学习
他对科研事业的热爱和执著,学习他谦和待人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学习他将所
学为国服务的报国之举。

  记者:谢谢周教授接受我们的采访!

  周先意:谢谢!

(XYS2005020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