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邱没造假,怎么办?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桂铭 于 2006-1-18, 15:33:08:

邱小庆事件炒得沸沸扬扬,有人断定他就是中国的黄禹锡。作为旁观者,我更加关心指责是否有科学根据。

对于事件的原告方和赵利军博士的指责焦点,再次读了荷西妮马大伟的文章[新泰克控邱小庆论文造假是商业恶斗或是学术造假案](XYS20060113),以及“红旗飘飘”等人的评论,比较之后,觉得对邱小庆的指责都有点牵强。

关键问题是:
1:质粒问题。从讨论来看,不能否定邱不可能用那个质粒来做PH-SA。入不入流、喜不喜欢是另一回事,人家也许用惯了这个质粒,也许不是最好,但是管用就行。

2:链霉素问题。赵立军博士说邱的产物里有高达4.8 mg/ml的链霉素残留。荷西妮马大伟指出,邱文中[所有的无效多肽或对照蛋白均在同等条件条件下制备得到, 硫酸链霉素的残留应该是一致的。因此, 所有同等菌株的结果应该完全一致, 但图2, 图3和 图4均显示这种PH-SA蛋白表现优于的其它蛋白或多肽的杀菌能力。]。另外,常识来讲,链霉素的分子量为1457.4,过柱子时,很容易跟分子量为70K的PH-SA分开。4.8 mg/ml就是3.3 mM,这么高的链霉素残留可能出现吗?我很怀疑。

3:特异性问题。荷西妮马大伟指出:[低浓度Pheromone 多肽与其受体的结合是有特异性的(Chandler JR and Dunny GM, Peptides. 2004; 25:1377-1388). 由于受体表达有菌种特异性, 因此这种融合蛋白特异性杀菌也是有理论基础的. 高浓度时, Pheromone多肽会非特异性地直接与寡肽转运蛋白(OppAs)结合而进入细胞(Leonard BAB, et al., PNAS. 1996; 93: 260-264). 寡肽转运蛋白是普遍存在的, 菌种特异性差, 这是高浓度时该蛋白产生非特异性作用的原因. 即这个蛋白有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杀菌的理论基础]。如果荷西妮马大伟的意见成立,就可以解释PH-SA的特异性问题。另外,还有一个浓度问题。邱用1微克/毫升的浓度来比较其作用的特异性。如果用更高的浓度,作用表现不一样,失去特异性的可能是存在的。

我还关心另一个问题,就是PH-SA的稳定性问题。因为是个蛋白质,有可能在运输和调配时失活。比如说新泰克方因为担心链霉素残留问题,自己重新过滤制备,却因为某个环节导致蛋白失活或者被降解,导致什么也看不到了。

至于高分子量外来蛋白的抗原性及其应用前景问题,是一个与主题不相干的问题。

事情发展到现在,一个问题浮现出来:如果邱没造假,怎么办?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