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然”掉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一个永久性的研究岗位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田牛 于 2005-12-12, 10:28:32:

回答: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是小时工呀? 由 田牛 于 2005-12-12, 09:58:12:

1999年底,周启星博士通过中科院严格筛选,成为国家第二批从海外引进的“杰出科技人才”中的一员。携妻儿回国的时候,他在伦敦已经有了令许多海外华人为之羡慕的永久性工作岗位和安稳的家,孩子已经融入了英国社会。让这个已具有世界知名度的环境保护专家放弃这一切的理由只有一个——

只随思想而动

本期人物 周启星
访问者 本报记者 杜娟
访问地点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进入科研角色,要有创新意识。
■我通过做好每件小事,来减轻压力。
■我认同这句话,科学研究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

经过竞聘,我从伦敦回沈阳主持重大环保科研项目

背景一 1998年秋季,我得到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正式邀请,从伦敦回到沈阳参加中国科学院污染生态化学“百人计划”的竞聘。那天,十几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审议评定。我竞聘成功之后,还被中科院选为“引进国外杰出人才”。

记者:据我所知,你是1997年10月作为荣誉研究员、访问教授去英国做研究工作的。不久,你妻子戴丽梅和儿子也去英国与你团聚。一家三口在异乡的生活可以说挺不错的。但是,1999年11月,你们从伦敦回到沈阳。

周启星(以下简称周):我受中科院知识创新的吸引,加上被中科院选为“引进国外杰出人才”,所以回来了。

记者:你先给我们解释一下“引进国外杰出人才”是怎么回事。

周:中科院为培养跨世纪人才,吸引国外留学人员回国服务,1994年启动了“百人计划”系统工程。“引进国外杰出人才”是其中的一项。

记者:你当时在英国,怎么获得这个信息的?

周:1998年夏天,我爱人戴丽梅回沈探亲时应用生态所领导对她说希望我申报中科院“百人计划”,回国搞科研。

记者:当你听到这个信息后,内心可能挺矛盾?

周:确实挺矛盾。一个是我在英国已经获得永久性工作岗位,各种科研条件也比国内好,另外,研究项目还在进行中;再一个是家庭生活也安定下来,孩子已融入那个生活氛围。而回国搞科研,对我也有吸引力,我可以承担国家重大科研课题,发展空间更大。在英国,我们毕竟是客人,不是主人。

记者:入选需不需要考试?

周:竞聘答辩。1998年秋天,我从英国回到沈阳生态所参加答辩。我是在生态所读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那天,十几位国内专家、学者参加审评。竞聘的有三四个人吧,生态所只聘我一人。

记者:去英国之前,你在哪里工作?

周:浙江大学。

记者:你出国时,浙江大学支不支持你?

周:很支持,批了一年,希望我按时回学校,学科建设很需要我。

去英国时,我带着西湖、太湖水样

背景二 杰普森教授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学家。他人很随和,为了让我了解英国、熟悉英国,尽早在英国安下心来,杰普森教授一有时间就拉着我去北爱考察,了解当地生态环境和风土人情,我至今都很想念杰普森教授。

记者:一个中国年轻科研人员在国外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我想这是许多人想了解的,你再从这儿讲起。

周:好吧。1997年10月,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皇大学聘任我为荣誉研究员,随后我去了英国。

记者:此前,你的研究领域是什么呢?

周:我那时研究复合污染生态学,属生态学与环境科学交叉的前沿领域。所谓复合污染,是指环境中多个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生物体的联合作用关系。我想研究复合污染,从根本上去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良策和达到综合治理污染的技术手段。

记者:在女皇大学你继续这个方面的研究吗?

周:没有。我和杰普森教授合作研究水体富营养化发生机制。当时,英国畜牧业发展很快,含磷污物排入湖中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英国政府非常关注这个问题。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氮、磷过多造成的:一是造成鱼类死亡,二是水生植物疯长,使湖泊变浅变小,直至消失。通过中国西湖、太湖与英国的第二大湖L湖湖泊富营养化机制与动力学比较研究,试图找到合理的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对策。

记者:在英国怎么研究西湖、太湖?

周:出国时,我带去许多西湖、太湖水样。结果发现,氮污染,西湖、太湖比L湖严重;磷污染英国L湖比西湖高十几倍;有机质污染西湖比L湖高十几倍。我们根据这个研究结果,分别提出不同的控制对策。比如西湖底泥中的有机质太多,必须清淤。后来,我们向国内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得到回应。清淤后,西湖水质完全改观。

记者:这期间,你爱人和孩子也来到英国。

周:是的。我们在伦敦租了一套房子,我爱人学的是英语,出国前在浙大教英语基本上没有语言障碍,很快就找到工作,我们的收入在英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孩子那时5岁,刚来时,他听不懂英语,不愿意呆在英国。但没用多久,他就能听懂英语,开始适应新环境,以至于后来都乐不思蜀,我们领他回国时,他都不愿意回来。

沙蚕耐受性强,基因可以克隆到濒于灭绝的物种上

背景三 兰勃教授刚过50岁,主要从事生态毒理学物研究,是当今国际这一领域最知名的专家之一,我和他一起通过研究沙蚕对重金属的耐受性,来研究海洋——陆地界面污染生态学。

记者:1998年底你又与兰勃教授合作研究海洋——陆地界面污染生态学。

周:是的,兰勃原是伦敦大学女皇学院生物系主任,后到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任生命科学部主任。我们从海陆交汇处的沉积物中找寻沙蚕,然后考察它对铜等重金属的耐受性。铜是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但环境中浓度过高了,就成为污染物质。我们分别对来自相对清洁地区和污染地区沙蚕的重金属铜含量进行了研究。在清洁地区,沙蚕体内重金属铜的浓度达300ppm时,就死亡了;在污染地区,当沙蚕体内铜的浓度积累到4000ppm时,竟不死。兰勃教授认为是沙蚕的排泄机制起了作用,但通过反复研究,我否认了他的观点。我认为是沙蚕的耐受性强。

记者:这个结论意味着什么?

周:我们可以继续研究沙蚕耐受强的基因,可以把这种基因克隆到濒于灭绝的物种上,使其得以延续,保持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当时,兰勃对我的研究非常满意,决定给我一个永久性的研究岗位。

记者:有了这个永久性工作岗位,你们生活会怎样?

周:可以在英国定居,还会得到较为优越的生活条件。不过,我已经答应回国,回到生态所,我不能改变承诺。所以,实验告一段落后,我们一家就回国了。

记者:伦敦留在你记忆中最深的是什么?

周: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海德公园。这个博物馆在伦敦最繁华地带,毗邻海德公园,是座科学的殿堂。馆里有自然历史发展过程中许多许多标本,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有的标本现在世界上不再存在了。这个博物馆对我们研究生态学的过去有物质和实物基础。海德公园就在市中心,没有围墙,林草有1000多亩,对净化城市空气,涵养水分起了重要作用。当你漫步在海德公园的丛林里时,心情非常好。但在秋天,树叶黄了,落了,让人思乡……

回沈后,孩子对环境不适应了

背景四 孩子出生在杭州,5岁时去英国。两年后来沈阳时,不会说普通话。上学时,不能与同学交流,老师讲课他也听不懂……

记者:从伦敦回沈阳后,生活、工作如意吗?

周:基本上可以。我爱人不再当老师,改行做环保工作。我的小孩刚从英国回来时非常不适应。他在杭州出生,长大,后来去了英国。他会说杭州话,会说英语,到沈阳后,语言就不通了。上学时,老师讲什么,同学说什么,他开始听不懂,回家常哭。适应了一段时间才好。

记者:你主持什么项目?

周:一个是中科院研究项目:我国环境中典型污染物的生态化学研究;一个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即973课题:土壤与岩石界面物质交换即对土壤健康质量的影响。

记者:当时压力大不大?

周:压力很大。一方面要做出高水平的研究,一方面要组织好科研队伍,另一方面,要申请到科研经费等等。

记者:怎么缓解这种压力?

周:我认真地做好每件事,以此减少压力。

记者:这两项研究进展得如何?

周:都可以。973项目已经进行中期测评,专家非常满意。经过我们研究发现,在柴河铅锌矿区,土壤中的铅、镉含量很高,二者交互作用,导致土壤中的铜含量处于缺乏状态。农作物也必将缺乏这种元素,人吃了这种农产品对健康不利。我们必须提出解决对策。

记者:这些基础研究有什么意义?

周:通过基础研究,找出重金属元素交互作用的规律。通过对典型污染地区土壤质量状况及其演变趋势有个基本了解,为我国今后土壤质量向良性方向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当年,哑巴都“说”我考不上大学

背景五 我家是外来户,当年由于爷爷是手工业者,下放到农村后一直受到歧视,我第一次考大学时,村里人说,还学什么呀!哑巴也比划“说”你考不上大学。

记者:除此而外,你还有没有感觉压力特别大的时候?

周:有。高考时。我上五年级时,家里实在穷,就不准备让我再念了。应老师、我小学时的班主任就一再劝我一定要把书读下去,他说我学习好,不读书太可惜了。就这样,我上了初中和高中。我学习一直都不错,但高考时,心理状态不好,两次落榜。那时,心理压力特别大。村里人说,还学什么呀!连村里的哑巴见了我都比划着“说”我考不上大学。

记者:你怎么面对这个现实?

周:我什么也不说,我心里不服输。1982年,我第三次参加高考,考取浙江大学。

记者:大学毕业时你为什么选择了沈阳?

周:系里一位老教授推荐我到沈阳应用生态所当时叫林土所读研究生,我就来到沈阳。起初,我不敢来。你不知道,当年在浙江人眼里,东北吃高粱,没有大米,会吃不饱。老教授对我说,研究土壤的最高学术机构一个是南京土壤所,再一个是沈阳林土所。研究环境污染问题还是林土所走在前面,生活上的困难可以克服。我想了一个星期,最终决定来沈阳。

记者:现在有没有后悔?

周:不后悔。如果当年老教授不推荐我,我毕业若留校的话,可能要走许多弯路,眼界不能有现在这么宽,学术上也不可能有这样的发展。读研第一年的基础课是在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和北京大学学的。教我们的教授现在都是院士了。他们教课思路不是从教材到教材,而是用自己的研究经验和成果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我意识到,将来进入研究角色,不能只读书,要有创新意识。第二年回沈阳后,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又去贵州两个汞矿区采样。在那里,真是亲身感受了重金属汞对环境的污染,一进入矿区我就头晕。采样分析表明,汞在当地农作物中的含量相当高,超出日本“水俣病”汞的含量。那个时候,你不能不忧患,不能不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如果不控制污染,将来我们住的地方都会没有。

记者:所以,你在读博士和博士后时,注重研究一些实际问题。

周:是的。我记得那时江南小城发展很快,带来污染问题。我研究了水污染、垃圾污染等问题的解决办法,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不错。

妻子眼中的周启星

我和周启星是1989年8月在同学家聚会时认识的。

最初对他的感觉是,他这个人单纯、内向、有点儿固执。我把他当成一般朋友看待,交往不是很多。当时,我在药学院当老师,我是辽大外语系毕业的。有一天,他拿本书来找我,我那时住药学院独身宿舍,我恰巧回家了。听同事说,他来来往往敲了11次门。他就是这样,做事目标明确,执著得近乎固执。

经过交往,我觉得他虽言语不多,但挺有思想的,就与他开始恋爱。那年,他去北京学习,给我写了很多信,信写得特别感人,还给我写诗,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有一首诗好像是说回到家乡,飞鸟呀、树呀、河流什么的,都让他想念远方的我什么的。我记不住了,所以我就决定嫁给他了。

他小时候家境不好,读书挺难的,曾经背着粮食翻山越岭去学校什么的。他有个信念,就是科学能使生活变好,所以,他特别珍视学习和科研,全身心都用在这上面了。他每天睡得很晚,有灵感会半夜深更赶紧爬起来记下。他要是晚上10点出差,前一小时还在办公室、实验室忙活呢。回家急急忙忙收拾东西就走。跟你说你也许不相信,我们家只有吃晚饭时,才有机会交流;三口人一起去超市是我们家最大的快乐。其他时间,他都在科研世界里。

周启星喜欢文学,爱写散文写诗什么的,但现在没时间,好像不怎么写了。别的爱好?他不会跳舞,可音乐一响,他手一握我手,就能随音乐起舞,跳得还挺好。那时,他全身心感受音乐的美。

他人挺善良的,就是做事太认真。那年,他在德国读联合博士,他沈阳的导师病了,电传过去后,他马上回来,在医院陪护。有时也很犟。他在南方读博士后时我也在那工作。常常是他的同事找到我说,劝劝周启星,别让他坚持他的观点了。我回家劝他,他说,这个观点没错,我为什么不坚持!

他写散文,主要写人与自然,都与环保有关。我记得他写过《柴河考察记》、《西湖的碧波》、《萧山之行》,在伦敦还写过《秋》。里面写了乡思,菊花什么的。说菊花美丽,永远进取什么的。

学术影响

在污染生态学,特别是复合污染生态学的理论方面走到世界前列,在理论上提出、证实并完善“联合效应广义理论”,撰写了世界第一部《复合污染生态学》专著,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通过大量实验,已基本上弄清生态系统中镉、锌、砷、铬、氟和酚等化学污染物的复合生态效应及其化学机制,推算出复合污染发生条件下这些污染物的临界水平和控制指标,提出有关对策和技术手段,给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有用的科学依据。发表论文1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1部。

中国生态学会污染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亚太食品分析网络中国执行主席,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理事,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CHEMICAL ECOTOXICOLOGY》、《环境科学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等11个国内外学术刊物编委。

简历
研究方向
1963年5月 生于浙江金华
1970年~1975年 金华灵山小学
1975年~1978年 灵山中学
1978年~1981年 口中学
1982年~1986年 浙江大学土壤与农化系
1987年~1992年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学习,获硕士、博士后学位。
1992年~1994年 浙江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1994年~1997年 浙江大学副教授,环境化学与工程教研室主任
1997年~1999年 英国女皇大学荣誉研究员、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荣誉研究员、伦敦大学访问教授
1999年至今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科院陆地生态过程开放实验室副主任。现居沈阳。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