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出土元明大型古船 一艘为国内发现同期最大战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田牛 于 2005-11-02, 11:13:26:

还是咱登州府的人实在,有啥说啥。南边海吹郑和大海船如何了得的专家们,到现在连个像样的仿制品都拿不出来,把个奉旨办差的异教徒阉人吹嘘成无所不为,除了生孩子外,的中华大英雄,肉麻当有趣。


  水母网11月2日讯(记者 王军华 通讯员 张绍贤 徐爱兵) 今天下午,省市有关文物部门领导专家齐聚蓬莱,召开“蓬莱水城小海古船发掘成果发布会”,宣布经过两个多月抢救性挖掘,蓬莱水城小海发现的三艘古船被考古工作者成功挖掘,三艘古船中2号、3号船残长分别为22.5米和17.1米,保存完好,初步确定为明代和元明时期,4号船仅存几块船板,年代尚未确定。这是近20年来我国首次发现大型古代沉船,其中2号沉船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同时期最大战船。

  这三艘古代沉船的发现源于蓬莱水城小海清淤工程。在清淤工程接近尾声时,清淤人员在泥层下4米发现一艘体形巨大的木制古代沉船。此发现引起有关文物部门高度重视,今年7月21日至9月2日,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烟台市博物馆和蓬莱市文物局联合组成的古船考古队,对发现的古船进行了清理发掘,在发掘的同时,又另外发现了两艘古船,并出土了较为丰富的遗物。

记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发掘出的三艘古船,位于1984年发现的1号古代沉船西侧,分别编为2、3、4号,二、三号船南北相邻,四号船在西北,相距较远,已仅存几块船板。

  二号古船船头朝东,船体呈瘦长的流线型,残存船底部,残长22.5米,根据残存舱板及桅座推算,该船应有16个舱。在构造技术上,主龙骨与艏柱、艉龙骨以船板纵向连接用钩子同孔的木作技术,横向用铁质的铲钉和穿心钉加固,主龙骨与艏柱、艉龙骨有补强材。舱壁板采用了暗榫和挂方铁锔的连接技术,舱壁板两侧用抱梁肋骨加固,船板接缝用白灰、桐油和麻丝制成的料密封,铁钉则用不加麻丝的料封护,工艺先进。

  三号古船位于二号船的北侧,船头朝西,宽短型的船体残存底部,残长17.1米,根据残存舱板及桅座位置复原该船为11舱。在构造技术上,主要采用了鱼鳞搭接的技术,纵向以直角同孔加暗榫的技术,横向则以企口和方形榫钉相连。舱壁板两侧有抱梁肋骨,龙骨及舱板两侧粗肋和细肋相互交错以加固舱板,粗肋有钩形榫与外板相扣,船肋上木榫和铁钉相间,有规则的钉在船板上,进而加大船板与船体的强度。船板的接缝用白灰、桐油和麻丝制成的料密封,该船采用了较原始的木作技术,但构造技术也很合理。

随船发掘出的遗物也较为丰富,有瓷器、陶器、料器、石器、瓜果种子、棕绳、草编、竹片等。根据地层关系及出土遗物,初步断定二号船的废弃时代为明代,三号船的废弃时代为元代或元末明初,四号船的时代无法确定。

古船的发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蓬莱小海共发掘古船四艘,数量多,且一、二号船复原尺寸长于35米,二、三号船有明确的层位关系,一、二号船形制结构相似,而与三、四号船差别较大,这对于研究古代造船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提供了重要的古船研究资料。

烟台市博物馆考古部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元明是我国航海技术比较发达的时期,古登州港(今蓬莱)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作为元明时期我国北方的一处重要军港,这两艘古船的出土,对于研究当时的战舰史、古登州港的发展史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参与古船发掘的考古专家一致认为,此次发掘是一项重要的考古发现,该发现将为我国古船研究增添新的重要资料,古船的发掘“对研究中国古船类别及造船技术、海防史和古代海上交通具有重要意义”,并确定将古船原地建馆保护。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