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中国文化之迷------作者:(??)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catfish 于 2007-06-01, 15:39:37:

中国文化之迷
文化是个很神秘的东西,中国文化尤其神秘。
文化代代传袭,我想,是比遗传和基因更重要的。
不信?请拭目。
美国的黑人和非洲的黑人体质上并无多少差别,但美国的黑人穿西服,打领带,说英文,信上帝
有事找律师,和他们光傍子,打赤脚,信鬼神,说班图语,有事找巫师的非洲兄弟完全两码事。
显然,人类最具魅力的迷,不是基因,而是文化。
中国人之迷,也就是中国文化之迷。
所以,要看懂中国人,就得弄清中国文化。
然而,文化并不容易把握。
文化是什么?什么是文化?这个问题真的好难回答。文化没有形状,无法描述,没有范围,难以
界定,文化就像空气,我们天天生活在当中,一刻也离它不得。但当我们试图伸手去把握它时,却发现
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惟独不在我们手里。
\ 但是,老百姓有老百姓的想法,一旦我们发现文化是一种无所不在的东西,事情就好办多了,因为我们
可以从身边最普通,最常见,最熟悉的现象入手,去探寻文化的秘密。
就从“方便”说起,这原本是人的动物本能,和阿狗阿猫无异。但是如何方便,在哪方便,就是文化
现象了,中世纪法兰西宫廷,是用一根粗麻绳来充当手纸的,这根绳子从屋顶吊下来,随手取用,皇帝
用了皇后用,皇后用了大臣用。常年不换。这点连当时的中国农民都不如,农民用土坷垃玉米叶,用完就
仍,土是土了点,但至少没有交叉感染的嫌疑。不过,知道了用麻绳,就是有了文化,阿狗阿猫就不用麻绳
更不会给自己盖个厕所,方便时也不知道避开别人。可见文化是人类独有的,动物生活在自然界,人类生活
在文化中,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或者干脆说,是人的活法。
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方式或生活方式(活法),总体现着这个民族的文化性格,中国人见面鞠躬作揖,说明中国人内向,西方人见面握手拥抱,说明西方人外向,外向,伸手去抓别人的手,内向,伸手去抓自己的手。就连吃饭,中国人用筷子夹,是向内用力,西方人用叉子戳,是向外用力。至于文化的总象征物,西方是十字架,由一点开始向四方辐射。中国则为太极图,在无始无终的圆内自我互动。
这就十分有趣了,一个进餐方式,一个交际方式,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却有着内在的心理联系,这好像是在暗示我们,在种种文化现象,文化方式之上,应该存在一个“总方式”,或曰“文化的内核”,我试图研究并阐释这个内核,以飨在北京研究佛学的同窗小冯。
其实,这个秘密,早就被人无意中说出来啦,这就是“民以食为天”——吃饭的事,像天那么大!甚至说,就是天!
相比之下,西方人就不像中国人那么重视“食”,虽然他们没说“民以色为天”,但他们对色的重视的确是在我们之上的,至于后来,中国有了小冯等类,自称“色圣”,也有了不凡的业绩。但那已经是“食”已不再是问题的前提下,“得温饱思淫欲”
中国的文化是吃饭吃出来的,西方的文化是做爱做出来的,___好象有人这样说过,这实在有点”不象话”.
但细究起来,也不无道理,因为”食”和”色”.实在是我们人类,不!是我们生物类的两的大要素,不吃饭,就会一命呜乎(个体不能生存).不做爱,就会断子绝孙(物种不能繁衍).所以,我们只能认为,这两大要素,是构成人类文化的前提..
著名学者李三先生给人的定义是:‘人,猿科,食性杂,喜群居,四季交配“。只用十三个字,
道出人类的四大特点,其中重要的两点,仍然是食和色,李先生是纯种的中国人,不免把食写在色前头,潜意识中已是“食“是第一重要的了。
为什么中国人总是离不开“民以食为天“的观念呢?我猜想,应该是饿出来的。
想我们的先民对于饥饿,一定有刻骨铭心的记忆,那时侯谋生有多难啊!他们走出森林,两手空空,既没有了坐享其成的野果,又不具备自然竞争的本钱,无奈何从“我“做起,先改革食物结构,由草食者变成”食性杂“,再改革饮食格式,由随见随吃变成一日三餐,更重要的是,他们发明了工具!事实上,人类最早的工具的确是为了吃而发明的。大致分三类:
——获取食物的,棍棒石块绳网等类。
——加工食物的,石刀和取火器等类。
——储藏食物的,筐蓝陶罐简易粮仓等类。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坛坛罐罐,这是自然界本来没有的东西,这是文化,最初的文化。在这个“初级阶段“,中西文化还没有明显的差异。真正的差异产生在稍后的生存方式。这就是,游牧民族和种地民族生存方式的差异,由这个差异产生的不同文化心态,至今未变。
人家游牧民族比咱们潇洒多了,人家基本上是不太容易挨饿的,因为好歹有奶可吃,实在不行了,拖出一只羊宰了就是,他们的工作环境,决定了其乐观外向的性格,牧草不用种,牛羊不用喂,他们只管骑在马上唱“兰兰的天上白云飘”同时想着下了班怎么去繁衍种族,甚至不下班也没关系,反正大草原上也没几个人------
我们种地民族可就大不一样啦,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滴禾下土,还不一定吃的饱。因为种地要看天吃饭,对附各种自然灾害,简直就是零做为,一点办法都没有。就算碰上好年成,也得辛苦一年到了收获成功才有的吃,要是去年的存粮吃完今年的粮食还没打下,不免又要拿树皮草根尴尬的对附一段日子,所谓青黄不接者便是。
不仅食物数量成问题,食品内容也有肉食为主和草食为主的差别,自然界一向是肉食者强于草食者,对杂食者而言,眼睁睁看着别人成天吃肉,自卑感不由的渗透骨髓。《曹刿论战》上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可见到了战国,“肉食者”仍做为一个很有优越感的特殊阶层让人刮目相看。
在这种生态环境下繁衍的人群,能不自卑吗?能不内向吗?能豁达的起来吗?
甚至一直到今天乃至明天,我们仍很自然的把小肚鸡肠,抠门吝啬的人叫做“农民”。
现在,吃已经不是问题了,可“菜蓝子工程”仍是各市长的主要政绩表现之一,发明水稻的袁隆平,仍比其他同挡次的科学家显的伟大一些。
所以说,“吃”,是中国文化的内核,中国文化,是一种泛食主义文化,大致不会错。
上面说过,文化是一种无所不在的东西,“吃”,也应该无所不在。除了直接与吃有关的“民以食为天”“吃了吗”?“请吃”“吃请”外,很多与吃无关的事也要用吃来表达,汉语中,没有另外一个字能象吃这样应用广泛了。
毛泽东说实践重要“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
焦裕录说创新可贵“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滋味”。
至于各种职业,统统叫饭碗,从事什么职业,就叫吃什么饭。修鞋补锅,叫吃手艺饭;说书卖唱,叫吃开口饭,开场授课,叫吃粉笔灰,出租房屋,叫吃瓦片儿;公务员,叫吃皇粮,干国企,叫吃大锅饭;不设法谋生,靠积蓄生活,叫吃老本,积蓄花尽,叫坐吃山空。然后,就喝西北风啦。
最没面子的是,男人不干活,靠女人养活,叫吃软饭;比吃软饭还窝囊的是,吃拖鞋饭。专指靠女人出卖色相养活的情况。拖鞋既软又贱,倒是形象的很啊。与拖鞋饭相关的是“卖生藕”和“吃豆腐”。前者是广州话,指女人卖弄风骚。后者是上海话,指男人心怀不规。生藕和豆腐,使人联想起女人的肢体。很想吃一吃。但豆腐又为素,狗男人有时是“吃素的”,仅在口头上沾沾光是“不吃紧”的。但要碰上刚烈猛女,可能要“吃瘪子”“吃耳光”甚至“吃官司”。
没有用的叫“饭桶“,有用的叫‘不是吃干饭的“。爱到深处”含在口里怕化了“”恨不的把你吞下去“恨到极至,”食其肉寝其皮“,”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思索叫咀嚼,体验叫品味,嫉妒叫吃醋,幸福叫陶醉。司空见惯叫家常便饭,轻易而举叫小菜一碟,学风浮燥叫浅尝辄止,深刻理解叫吃透精神,广泛流传叫脍炙人口,改变处境叫苦尽甘来。还有吃苦,吃亏,吃不开,吃不准,吃里扒外,吃不了兜着走,不吃那一套。以及生吞活剥,囫囵吞枣,秀色可餐,食古不化等等等等,反之足球场上黄牌都可以吃,还有什么不能吃的?
中国文化是泛食主义文化,中国文化的内核就是吃,这么大的一个学术问题,困扰了多少代学者,就这么简单的被证明了,请大家向李三先生致敬。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