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模仿,张远山先生有过很好的论述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孤行 于 2007-04-14, 10:49:12:

当然纪龙天的模仿与王怡和张渝的模仿不是一个层次的,没人会指责后者的文章是抄袭。纪龙天在自己的网站上声称写了本关于中国文化的“奇书”,并寻求出版,如果都是这类连模仿都高攀不上的参考改写之作,我看不出版也罢,与其把读者当作自己的文学奶妈,不如稍安勿躁,静下心来,努力提高文章的原创含量。

另外一个依然有趣的细节是,我明明写的是“原创的功劳,我还是愿意记在李敖的账上。”到了纪龙天的文章中就被引用成了“纪龙天文章的原创的功劳记到李敖的账上。”连放在双引号中的引用都敢擅自做出与别人原意如此南辕北辙的修改,我倒宁愿毫无根据地相信比鸟的批评是出自善意,不这么金刚怒目,当头一锤,纪龙天恐怕还醒不过来。

-------------------------------------------------------
中国的喻体
  ——以自我神化的“网络意见领袖”王怡为例

  张远山

  我出生于1973年6月1日,今年快到29。老家是四川三台县,李商隐写“巴山
夜雨涨秋池”的地方。92年读四川大学法律系,喜好文史哲,读书时多半都放在
这上面。……从大学毕业到2000年10月之前,我的写作都是断断续续的私人的写
作,从未投稿,亦从未想过写作的任何功利性。
  ——摘自王怡致张远山信(2002/1/7)[1]

  一

  王怡从网络走向纸媒,始于2001年第6期《书屋》杂志发表的《我看电影
(一)》。这是王怡自己告诉我的:“在《书屋》上的《我看电影》,是我第一
篇正式发表的文章。”(2002/1/7)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王怡,并且立刻引起了注意,因为《我看电影》是我与友
人合著的《齐人物论》的模仿之作。

  我从一开始就知道:《我看电影》是《齐人物论》的模仿之作,而且是首部。
但我既未公开说过,也未对任何人私下说过。[2]不知王怡是否打算对我的“知
而不言”判决有罪?[3]

  王怡更不可能不知道:《我看电影》是《齐人物论》的模仿之作,而且是首
部。但他既未对我私下承认过,也未公开承认过。不知王怡是否愿意对自己的
“知而不言”罪加一等?[4]

  《齐人物论》的模仿之作很多,针对这一现象,有人赞扬“《齐人物论》开
创一代文风”,也有人批评“《齐人物论》风常刮,则学风不免渐趋空疏无聊”。
批评者说得很对。我反复说过,《齐人物论》是我的最差著作,我的合作者也认
为《齐人物论》是其最差著作。四年来,不断有报刊、出版社建议我们撰写续书,
再齐齐古人,或论论洋人,我们都断然拒绝。但中国出版界的中国特色就是这样:
海平面以下的作品越烂越畅销,海平面以上的作品则越好越无人问津——最好的
作品更是难以发表和出版。由于《齐人物论》是我与合作者各自的最差著作,所
以成了我与合作者各自最“畅销”的著作,也成了被模仿最多的著作。

  孤证不立。我就再举一部《齐人物论》的模仿之作:比《我看电影》仅晚一
期,同样连载于《书屋》杂志的张渝《雪尘语画》。

  张渝襟怀坦荡地公开承认,这是模仿之作:“一路写来,也尽量装模作样地
学着庄周的‘举重若轻’。但是不举不知道,‘庄周’者何许人也,人家那功力
岂是我这三脚猫的功夫所能比的?所以,无论如何装样,也难逃狗尾之名、牛喘
之状。”[5]

  其实《雪尘语画》水准比《我看电影》高得多,我也曾撰文向读者推荐。

  模仿未必是优点,也未必是缺点,关键看模仿什么,是模仿海平面以下的烂
书,还是模仿海平面以上的佳作。若是后者,还要看模仿得好不好。好不好,不
在于像不像被模仿的佳作,而在于是否有所独创。中外名著常有大量仿作,古今
名家多从模仿起步。从模仿起步并不可羞,中国当代写手的可羞之处,是大量模
仿海平面以下的畅销垃圾,而很少模仿海平面以上的滞销佳作。王怡和张渝模仿
《齐人物论》而不模仿那些畅销垃圾,足以证明他们的起点不低于海平面。但对
模仿《齐人物论》一事,张渝知而必言,王怡却知而不言,器局已不可同日而语。
尽管如此,我还是通过模仿之作《我看电影》看出了王怡的才华。
......
......

http://www.xys-reader.org/v.php?id=http://www.xys.org/xys/ebooks/literature/essays/Zhang-Yuanshan/wangyi.txt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