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放着印刷术不用,而让人来抄书?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猩猩人类 于 2007-04-09, 03:11:44:

Ping_max发帖“秦人发明了印刷术,但好像没怎么用嘛.四库全书什么的好多都是抄的”。其实,这不难理解。只要看看谁从中受益即可。

朱棣篡位后,怕人戳他的脊梁骨,把地方上的贤人都集中起来编修《永乐大典》。据说第一个版本没用多久就编纂完毕。但这不是朱棣“囚禁”知识分子的初衷,以盛世修典的名义,恨不得让这些知情者修到全部老死为止。管他们修的什么东西。不是有个漏网之鱼方孝孺不识趣被灭了十族吗?当皇帝的,且不可掉以轻心。

封建中央集权要做的就是不断消耗地方人力、物力、财力,为己所用。如秦始皇“收天下兵聚咸阳,销以为锺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地方上便没有铸造兵器的金属可用。

我们来看秦隋的几大工程所耗用的地方资源:
秦朝兴建的几组工程 万里长城: 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先后动用了30万民工,花了约10年的时间。 驰道、直道、五尺道、灵渠: 秦国和山东六国故地的旧有道路为基础广治驰道以外,还陆续兴修了南起云阳(今陕西省淳化县北)、北抵九原(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的700多公里长的直道,以及联系西南夷地区的五尺道和沟通岭南地区的兴安运河(灵渠)等一系列的水陆交通路线。“堑山堙谷”,足见工程之艰辛。 秦始皇陵、咸阳城、阿房宫、碣石宫等; 单说秦始皇陵从246B.C.动工,动用人力70万,建造用时达37年。

隋朝兴建的几组工程 大兴城(长安);东都洛阳: 604年开始营建东都洛阳,隋政府每月役使二百万人,星夜赶修,10个月内役丁约2000万人次,其中死者十之四五。 大运河: 605年,隋炀帝又下令动工修建一项巨大的工程──南北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共分四段:第一段,605年征河南百万余人,修通济渠,引谷、洛水入黄河,再引黄河水入淮。第二段:同年,疏通邗沟,引淮水入长江。第三段,永济渠,608年发河北军民一百余万开挖,引沁水南达黄河,北至涿郡;610年,开凿第四段江南河,引长江水直达余杭入钱塘江。大运河全长五千多里,水面宽五十多米,窄的地方也有三四十米。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丁男不供,始以妇人从役” 驰道:洛阳经太行山达于并州(今山西境内)的驰道,有由榆林(内蒙古境内)东到涿郡(今北京)的御道。

幸好中国有掏不完泥沙的黄河需要没完没了征丁拉夫去疏浚,可以名正言顺消耗地方资源。

佛经也用不着印刷,僧人们还要靠抄书打发时间呢。看看葛饰北斋的《从神奈川看富士山》,或者杨柳青年画,才能领略到江户时代的浮世绘、中国民间的门神画等版画形式才是印刷术的真正出路。拿来印书只能让下民更加糊涂。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