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冷思考》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繁孔 于 2007-09-23, 16:55:39:

感谢作者袁伟时的文章,文章里讲的我大部分都同意,我就是想知道造成中西方这种文化差别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地理环境造成的?科学为什么不能在中国萌芽?时光倒回战国/先秦,把那会儿的中国(那会儿还没中国,呵呵)人和欧洲(公认的科学发源地)人调一个个儿,会不会科学还会在欧洲诞生?有没有更深层的原因?譬如咱不说人种差异,而是基因有别(科学基因?呵呵)?过早的被统一(说明中国的地理环境很容易被统一)的中国现在想一想是不是一件好事?以上诸多问题多出自早年读过的一篇文章,讲述地缘和科学史。可能发在新雨丝或华夏,忘了。

都说国人科学素养差,还不是因为骨子里流的都是传统文化的血吗?我想凡事都应该找出最根本的原因,才有可能对证下药。你就说中医这件事,这么明显的不科学,我就看见版主和海外的华人医生在那里喊,加上何老这位和医学不沾边儿的科学家。中国几百万的现代医学从业者呢?没有几个有良知的医学家吗(不是指一般医生)?如果中国没有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某些城市的红薯还是会脱销的。都说自己不能给自己看病,中国科学进步的药方不知道是不是在洋人手里,反正我们自己没有。

还有一点感想,是关于民间科学家的。我们不能因为运气好,有幸上了大学,运气更好的(当然个人努力也很重要)还出了国,就对这些民间科学爱好者和他们的所谓发明创造,或是惊人理论大加嘲讽。这只会加剧对立和他们其中某些人的偏执。我猜想科学在欧洲诞生的时候,民间科学家应该比现在的中国多多了,最初的所谓科学家一定是民间科学家转正的。只是当今科学的体系已接近完备了,中国的土壤里才生出民间科学的萌芽,而这些人大多在他们的受教育年龄,又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获得足够的受教育机会,可谓生不逢时。而他们对某些科学问题的感兴趣程度,远远超过常人。可以想象,如果其中某些人能够获得相关的教育,凭着他们那种自己贴钱也要钻的劲儿,我想真说不定在某些研究领域能有一定突破。我们是不是应该寻求一种机制去合理引导这个现象,也算科学界为了提高国民科学素养而应承担的责任。吃饭是为了搞研究,总比搞研究是为了吃饭强吧。科学是铁面无私的,而科学家都是人,必要的人文主义还是要有的。

中国科学界的现状是那么的不尽人意,又要大家相信科学,问题究竟出在哪儿了?

纯属有感而发,不严谨处欢迎指出。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