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初和明朝的不同文学理想:《千里送京娘》和《金瓶梅》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scott 于 2020-08-11, 13:45:08: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传说来自赵匡胤最重要的大臣赵普的《飞龙记》。真实性有争议。只能说是赵匡胤时代的文学理想,是赵匡胤、赵普想表达的价值观。

而《金瓶梅》实际上是明朝人对赵匡胤以后的北宋的文学性总结。

明朝人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篇·果报·胜国之女致祸》中说“偶于友人处,见宋人画《熙陵幸小周后图》”。

宋太宗强奸小周后,还让人围观,并让画师作为艺术画下来,其真实性也有争议。但明朝有很多人相信并传播此事。

而宋徽宗荒淫及其悲惨结局,倒是真事。

所以说,《金瓶梅》实际上是明朝人对赵匡胤以后的北宋的文学性总结,至少代表很多明朝人的文学理想。这种文学理想跟赵匡胤时代千里送京娘的理想是截然相反的。

宋太宗赵光义的真实所为如何,有争议。不过写千里送京娘故事的赵普确实跟赵光义有龃龉。但赵匡胤死后,赵普倒是跟宋太宗赵光义合作的。

《水浒传》写的是宋徽宗时代的虚构故事。一开始鲁达救金翠莲,其实跟千里送京娘有点相似。但《水浒传》后来的发展是大相径庭。面对蒙古铁骑,时代不一样了,文学家编故事也会不一样。

《西厢记》则起源于唐朝中期诗人元稹的《会真记》。《会真记》里张生和崔莺莺相爱。后来张生赴京应试未中。两人各自成婚。但后来张生对崔莺莺情愫又起,以兄长身份请莺莺的丈夫让她出来相见,而莺莺久唤不出。张生无奈离去,留诗“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给莺莺。

这是完全不同的故事,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崔莺莺从未落到恶人之手。元朝王实甫将其改编成《西厢记》,成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西厢记》里有恶人围攻普救寺,想抢崔莺莺,但没抢到。

从宋太宗到宋徽宗,其实是中国历史上走向衰落的关键。当时伊斯兰黄金时代在学术上有很多突破,并传播到欧洲,成为科学革命的先声。

现代人留恋、向往宋朝,则是病态和倒退。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