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好文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短江学者 于 2019-05-18, 15:27:12:

薛宝钗的嫁祸意图
  ——与曾祥龙先生商榷

  ·徐咏春·

  一、曾祥龙先生的观点未能说服“对立观点的论者”

  曾祥龙先生将科学上证伪方法引进《红楼梦》的研究①。对《红楼梦》的一
个具体问题——薛宝钗是否嫁祸于林黛玉——进行证伪主义的分析。曾先生一上
来就给我们上了一棵,告诉我们什么是证伪,如何证伪。为此,我们应该感谢曾
先生。

  曾先生的结论是薛宝钗并未嫁祸于林黛玉,且“不存在嫁祸的意图”。(曾
文,下引曾先生的文章,均称“曾文”)一些研究家也认为,宝钗只是“随口喊
出”黛玉的名字,虽然也承认她这样做“伤害了黛玉”,“是她的不是”,但
“确实是无意的”。如范国良先生就是这样的看法②。曾先生将与之对立的观点
称为“嫁祸论”,曾先生的观点则当为“非嫁祸论”。曾先生认为嫁祸论的观点,
“与文本存在矛盾”。

  曾先生认为,以往关于宝钗形象的探讨,“大多缺乏证伪思想,虽能自圆其
说但未能充分指出对立观点的漏洞”。(曾文)以往“不同角度的论证”,其
“论证的逻辑很难说服持对立观点的论者”。曾先生的意图是,引进证伪思想以
说服持对立观点的论者,“充分指出对立观点的漏洞”。但可惜的是,即使引进
证伪思想,也依然不能说服对立观点的论者,也依然未能“充分指出对立观点的
漏洞”。

  曾先生的“非嫁祸论”自然也是一种“假说”,当然也可以证伪。其实,曾
先生也是从文本中“寻找支持性的证据来验证”其理论的正确性。曾先生认为自
己的“理论自身是合理的”,是“尚未被证伪的”。(曾文)但是,曾先生的观
点恰“与文本存在矛盾”,其观点是不合理的,即不合文本给定的内容。

  薛宝钗是小说人物,不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但是,曹雪芹塑造得如此真实,
以至我们可以像分析真实人物那样分析薛宝钗。

  二、本可一跑了之,为什么要扯出与此无关的林黛玉?

  曾先生反复强调三点:一、薛宝钗的目的是摆脱当下之祸,因此,“尽快离
开才是目的”;二、自始至终“控制话语权”;三、不在意小红是否相信她的谎
言,即“完全不需要小红相信其表演的内容”。(曾文)

  但是,曹雪芹的文本却与曾先生的理解相矛盾。

  “祸”是什么?薛宝钗认为,小红是“刁钻古怪的东西”,又是“奸淫狗盗
的人”,如果她知道自己“听了她的短儿”,就可能惹上祸端。小红会“人急造
反,狗急跳墙”,祸及自己。这就是祸。

  这位恭行封建礼教的淑女,遇到了悖逆礼教的奸淫狗盗之人,害怕刁钻古怪
的丫头狗急跳墙,使自己没趣。于是便使出金蝉脱壳之计一走了之。“一走了之”
也便“了之”了。但是不,她还要生出别样的枝节来。

  薛宝钗与林黛玉只要做前跑后追状,径跑过去即可,无须对话。这样既可解
当下之祸,又不牵连他人,是最简单、最可靠的办法。至于小红、坠儿二人是否
相信,按曾先生所说,无关紧要。也许有人会说,揆诸当时情理,以宝钗之处事
周到,一句话不说,径跑过去,似有不妥。那好,可以这样设想:当小红、坠儿
二人都“唬怔”了,宝钗只须“向他二人笑道:‘你们把林姑娘藏在那里了?’
坠儿道:‘何曾见林姑娘了。’”(第二十七回)然后,宝钗既可回答:“一定
是跑到前面去了。”或类似之语,然后追过去。这样,无须或几乎无须“控制话
语权”,即可脱祸。根本不需要什么黛玉蹲着“弄水儿”等编造的情节,且可不
负或少负说谎之责。

  但是,宝钗并不径直跑过去,而是“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进
入亭内,这就要编造情节了。这对于脱祸是多余的。“进去寻了一寻”,时间就
要长了,这才需要“有足够多的连续的语言和动作”,(曾文)才需要“控制话
语权”。这与“尽快离开才是目的”相矛盾。如果“无意令小红相信自己谎言的
内容”,何必要进入亭内?更无须扯出林黛玉。因此,宝钗的目的并非“无意令
小红相信自己谎言的内容”,她一是要小红相信她真的没有听到小红的私房话,
二是借此将黛玉扯进来。

  进入亭内,又有一番对话,时间更长。如果小红回过神来,也就有了“狗急
跳墙”的时间,增加了“狗急跳墙”的可能,且“控制话语权”更困难。而进入
亭内并非“完全不需要小红相信其表演的内容”而是要小红相信自己是在寻黛玉,
证明“确实”是在追黛玉,不是别人。

  曾先生说,宝钗不在意小红是不是认为她是否听到她们的私房话,但是宝钗
却在意小红是否相信黛玉真的听到了她们的私房话。如果“完全无所谓其表演谎
言是否更加可信”,何必要煞有介事地“故意进去寻了一寻”,煞有介事地表演
一番呢?这一切,都是为了将与此无关的黛玉扯进事件中来,让小红相信黛玉
“真的”听到了她们的私房话。

  曾先生对于宝钗必须控制话语权的分析很到位,但是宝钗为什么要控制话语
权,曾先生的分析就不正确了。谎言最怕问题,说谎之人最怕别人提出问题。本
来并不需要控制话语权的,因为宝钗说了谎话,为了圆谎,势必要用新的谎言来
掩盖。这样,露出破绽的可能就大大增加。一个“刁钻古怪的东西”,如果提出
一两个刁钻古怪的问题,怕是难于回答的。为了不给小红提出疑问的机会,才需
要控制话语权。否则,一旦小红回过神来,就有些难于应对和应付了。

  本可以一跑了之的事情,为什么要扯上林黛玉?何以解释几乎已经躲过当下
之祸的时候,还要到滴翠亭内转一圈?

  既然已经把黛玉扯进来了,及时脱身就不是最重要的了,要小红相信她追的
确实是黛玉,且林黛玉确实听到了小红二人的私房话,就成为最重要的了。这才
是宝钗的真实目的。

  “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的。我要悄悄的唬他一跳,还
没有走到跟前,他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这里头了。”(第
二十七回)不但要进入亭内寻黛玉,还要编造一个黛玉在水边“弄水儿”的“情
节”,这是为什么?这就是宝钗的“急智”吗?

  借黛玉脱身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让”黛玉蹲在水边,还要“弄水儿”。
在这样的急智中就多少有一点另外的意思了。“蹲着弄水儿”,就要有一会子了。
因此,黛玉不是可能听到小红、坠儿的私房话,而是“确实”听到了;不但确实
听到了,而且听的不是一句两句话,而是听了整出戏,即听到了他们完整的对话。

  宝钗的表演如此“真实”,怎能不令小红“信以为真”?这样,不是时间更
长,因而控制话语权就更加困难,更不能“尽快离开”?文本与曾先生的分析是
不能合榫的。

  宝钗的做法既自身躲过当下的“狗急跳墙”之祸,又将以后的“狗急跳墙”
之祸转移到黛玉身上。(见后文分析)看来,宝钗并未急着脱祸,而是将与事件
毫不相干的黛玉扯进来才脱祸。

  总之,宝钗的进入亭内“寻了一寻”的设计及黛玉蹲在水边“弄水儿”的情
节设计与曾先生反复强调的三点是矛盾的。因此,“非嫁祸论”的“理解会与文
本所描述的内容有矛盾,因而受到证伪”。还需注意的是,我们并没有“追加文
本之外的内容来解释文本”。(曾文)

  平时,宝钗是以黛玉好姊妹的姿态出现的,那一次去“应候”黛玉( 第四
十五回),宝钗为黛玉想得多么周到,又是劝解,又是送药,怎么一到处于尴尬
的处境时,就把好姊妹扯进来了呢?宝钗急于摆脱那个尴尬的处境,却让林黛玉
日后处于那个尴尬的处境中。

  宝钗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为什么编造本不存在的情节?为什么要把与此事无
任何关系的黛玉扯进事件中来?答案是:小红是“刁钻古怪的东西”,又行此
“奸淫狗盗”之事,事后会“狗急跳墙”。所以才要将黛玉扯将进来。

  紧急时,方见出人的真性情。

  三、为什么偏偏选择林黛玉?

  薛宝钗为“金蝉脱壳”,可以有不止一个选项,为什么偏偏选择了林黛玉?

  曾先生解释说,“可以简单归为之前寻访林黛玉的影响,即心理学上的启动
效应或惯性思维”。(曾文)这一点,王战先生说得更详细:“在滴翠亭之前宝
钗本来是要到潇湘馆去找黛玉,这已经是她意识里面的一个主要意图。……之后
的延续性行为,使得这个残影会留在她的心中,以及在她的意识状态里成为一种
惯性。这种心理上的惯性在现代心理学上被称为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
脑海中其实比较鲜明的意象就是林黛玉。一旦面临迫切需要的时候,在心中的一
个自动机制运作下最容易呼之欲出,……自然是林黛玉。”③林甘泉先生也持此
说:“宝钗此前正欲往潇湘馆邀请黛玉,……心理自然地还会念叨着意念中的
‘颦儿’,这从心理学上的角度来分析也是说得通的。”④

  如果是这个原因,那么曾先生和王战先生以及林甘泉先生似乎忘记了,在从
潇湘馆到滴翠亭的路上,还有一双玉色蝴蝶。那蝴蝶还是在薛宝钗寻访林黛玉之
后。正是那一双玉色蝴蝶将她引到滴翠亭来的。因此,既然是“意识状态里的惯
性”、“思维定势”、“惯性思维”、“启动效用”,那么,最先出现的应该是
那一双蝴蝶。“在心中的一个自动机制运作下最容易呼之欲出”的自然也是那一
双玉色蝴蝶。

  在曾先生那里,追蝴蝶似乎是不屑一顾的选项,或不必考虑的选项。但是,
细细想来,追蝴蝶未必不是一个最简单的,甚至是最好的选项。追蝴蝶可不加思
考,顺手拈来即可。因为薛宝钗本来就是由蝴蝶引到滴翠亭来的。而追黛玉则是
要经过选择的,哪怕是迅速的选择。试想,如果是追蝴蝶,很快跑过去,小红来
不及“过激反应”,来不及“狗急跳墙”就已经跑过去了。因此,只需稍作表演,
甚至也可以做势到亭内寻找蝴蝶,即可脱祸,何须“控制话语权”?何须“有足
够多的连续的语言和动作”(曾文)?

  对于曾先生来说,追蝴蝶应该是最好的选项。第一,它最快,“当下”即可
迅速脱祸。第二,曾先生也认为,薛宝钗编造的情节要担说谎之责。如果是追蝴
蝶,还可以使宝钗无须担说谎之责,因为原就是由两只玉色蝴蝶将宝钗引到滴翠
亭来,才偶然听到了小红、坠儿谈话的。第三,这个选项无须扯进不相干的人来,
更无须扯进宝钗的好姐妹林黛玉。因此“信手拈来的取材对象”(王战先生语),
就应该是蝴蝶。但是宝钗不选择追蝴蝶的选项,而非要追她视若金兰的好姊妹黛
玉,这就怪了。

  曾先生认为,薛宝钗为了“及时脱身,处理当下的‘祸’”,所以“不是告
诉小红自己刚刚追蝴蝶过来”。这里没有因果关系,难道“告诉小红自己刚刚追
蝴蝶过来”就不能“处理当下的‘祸’”了吗?相反,恰恰是要“及时脱身,处
理当下的‘祸’”才更需要“告诉小红自己刚刚追蝴蝶过来”。(曾文)

  但是,薛宝钗为什么没有做出这样的最简单、最稳妥的选择呢?因为追蝴蝶
的选项,虽然符合曾先生以及王战先生、林甘泉先生所说的心理逻辑,但是不符
合薛宝钗的性格逻辑。在那种紧急情况下,薛宝钗首先想到的根本不是曾先生的
什么心理逻辑,她首先想到的是黛玉,只要不给她自己带来当下之祸,只要能把
黛玉扯进来,就“脱口而出”选择了黛玉。

  除了追蝴蝶,宝钗还可以有其他更适合的选项也可以避免将黛玉牵扯进来。

  王战先生分析大观园中诸姐妹:迎春“不适合为她再招来祸患,所以迎春必
须要排除”。惜春“跟风雅无缘……不适合成为这个虚拟情景中的配合演出者”;
探春是“不适合的”。“至于李纨……更不适合出现在这样的嬉游场景中”。最
后“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纵观大观园里各色人物,有的是由于身份的考虑,有的
是由于性格的原因,使得她们都不适合出现在这个电光石火之间所诞生出来的
‘金蝉脱壳’之计里的虚拟人物,最后剩下来的就只有林黛玉了。”⑤

  是“只有林黛玉”吗?

  王战先生以及其他论者都忽略了一个小女孩儿——巧姐。

  曾先生将钗黛前跑后追解释为捉迷藏,这给我们打开了一条思路。如果是捉
迷藏,那么,捉迷藏的最佳对象不是黛玉。按书中所写宝钗、黛玉的性格及其成
熟程度,似已过了喜捉迷藏的年龄。大观园中的小姐、丫鬟,少女近百,那些小
丫头子们比黛玉更合适。不过,还有比小丫头子们更适合捉迷藏的,最喜玩捉迷
藏的应该是小姑娘巧姐。从“身分的考虑”也没有一个比巧姐更适合的了。宝钗
哄着小姑娘巧姐玩捉迷藏比同黛玉捉迷藏显得更“像那么一回事”。

  许多读者似乎都没有注意到祭饯花神之日在园内玩耍的还有巧姐,而且几乎
所有论者都没有提及巧姐。但是,细细想一想,追巧姐未必不是一个最合理的选
项。巧姐尚小,根本不懂什么交换手帕之事。而小女孩也最“适合出现在这样的
嬉游场景中”。

  有人会说,第二十七回出来巧姐的字样是错文或衍文,这话有道理。这时王
熙凤还没有请刘姥姥给“大姐儿”起“巧姐”的名字。但是,原文“巧姐”后面
有“大姐儿”字样。“大姐儿”是巧姐的小名。刘姥姥给大姐儿起名巧姐后,便
称大姐儿为巧姐了。因此,芒种节祭饯花神巧姐(或称“大姐儿”)是出场的。

  读《红楼梦》前八十回书,有一个问题总是不得其解,即:十二钗之一的巧
姐极少直接出场,差不多总是在他人的话语中提及。而这一次,这个小姑娘正面
出场了。是不是许多场合不适合巧姐出场呢?并不,比如女孩子斗草玩,(第六
十二回)那是当时女孩子最爱玩的游戏之一。作者并未安排巧姐正面出场,唯独
这一次,巧姐正面出场了。原来巧姐可以作为宝钗金蝉脱壳的一个选项。看来,
曹雪芹偏偏在这一次祭饯花神的活动中安排巧姐出场,怕是有意为之。

  但是,宝钗还是放弃了最简单的追蝴蝶的选项,也放弃了最合理的与小姑娘
巧姐玩捉迷藏的选项,因为这都难于将与此事无关的林黛玉扯进来。薛宝钗几乎
下意识就将林黛玉扯进来了。

  能为薛宝钗追黛玉选项作辩护的还有一个理由,即滴翠亭距离潇湘馆较近。
林甘泉先生就是这种观点:“滴翠亭又离潇湘馆较近,要使小红、坠儿窥视不出
‘金蝉脱壳’的破绽,用黛玉在水边弄水,我要唬她等语来遮饰自然比较逼真”
⑥。这“滴翠亭又离潇湘馆较近”,不知根据是什么?宝玉每天去潇湘馆几次看
望黛玉,却未见一次经过滴翠亭。如若距离较近,为什么没有一次经过那里?薛
宝钗本是从潇湘馆回来,要到众人玩耍的地方去,由于追逐两只玉色蝴蝶才偶然
来到滴翠亭。难道那两只玉色蝴蝶又将薛宝钗引回来,又到潇湘馆附近了?

  将上面两个选项总结一下:本可以做捉蝴蝶状,一跑了之(这样做最简单,
不必扯进任何人,连丫鬟也不必扯进来),或与巧姐(“大姐儿”)捉迷藏(这
样做最合理,因为小姑娘最喜捉迷藏玩),为什么非要追黛玉?追黛玉也便罢了,
只需做前跑后追状,径跑过去即可脱祸,为什么还要多事,进入亭内?让小红相
信她确是在追黛玉。进入亭内表演也便罢了,为什么还要欺骗小红,编造黛玉蹲
在水边“弄水儿”?这些都为什么?

  总之一句话:本可一跑了之,为什么扯进林黛玉?林黛玉可是薛宝钗的金兰
姐妹啊!

  四、为什么没有“远祸”发生?

  “文本中并未写出事后小红有报复或伤害林黛玉的行为”,确是“没有形成
嫁祸的结果”,(曾文)但是这并不能反过来能证明薛宝钗没有嫁祸的意图。

  曾先生称事后之祸为“远祸”。“远祸”并未发生,为什么?

  我们先来看薛宝钗的心理活动:

  怪道从古至今那些奸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
们岂不臊了。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语言。他素习眼空心大,
是个头等刁钻古怪的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
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

  这段文字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小红是“头等刁钻古怪的东西”。这“东
西”二字近乎骂人,表明宝钗对这种“奸淫狗盗”之人之鄙视、厌恶到极点;
(薛宝钗当着小红的面大概不会称小红是“刁钻古怪的东西”吧?)小红的行为
是不可饶恕的。第二,小红“眼空心大”,有“心机”,是“奸淫狗盗的人”。
这两点就是“远祸”以及“近祸”的条件。由于这两点,薛宝钗判定小红会“人
急造反,狗急跳墙”。其实,曾先生也认为“小红‘有心机’‘眼空心大’‘刁
钻古怪’等,可能恰恰是她判定小红‘人急造反狗急跳墙’的原因”。(曾文)
之事他并不认为这会引起“远祸”。

  为什么没有“远祸”以及“近祸”?因为上面两个条件并不存在。宝钗是一
个恭行封建道德的淑女,怪不得她将“狗急跳墙”、“东西”等这样詈人之语加
之于小红身上。“刁钻古怪的东西”只是宝钗对小红的评价,并不是真实的小红。
真实的小红是一个聪明、机灵、口齿伶俐、办事利索,有情有义的好女孩儿(说
她有情有义,不只是对贾芸。据脂批,后来宝玉、凤姐遇难之时,芸红二人还有
一番作为)。她既非奸淫,更非狗盗。即使认为薛宝钗听到了她的私房话,她也
不会“狗急跳墙”。宝钗眼中的小红与真正的小红几乎不是同一个小红。

  因此,我们不能把真实的小红与薛宝钗心中的小红混为一谈。至于她与贾芸
私相传递手帕,自己也知道这不见容于封建礼教,但是她并不认为自己做了奸淫
狗盗之事。只是在薛宝钗眼里,他们传递手帕才被看做“奸淫狗盗”之事。

  曾先生还要我们“不应用自己的价值观去替代薛宝钗”,确实如此。我们并
不认为小红是“刁钻古怪”之人,其所行之事也不是“奸淫狗盗”之事。确是不
能用我们的价值观去代替薛宝钗的价值观。同时,也不能用曾先生的分析去代替
薛宝钗的心理与行为逻辑。“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
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宝钗的这种想法“不必包括任何事后的可能麻烦”。
(曾文)这是曾先生对事件的分析,未必是宝钗的想法。我们不能用我们对小红
性格的判断或者小红们自己的想法来代替宝钗这样一个笃行封建道德的贵族淑女
对小红日后可能行为的判断,必须顺着宝钗自己的思想逻辑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王战先生认为,“听到私情话的直接结果,就是把柄被抓住,可能引发‘人
急造反,狗急跳墙’,后果显然是严重的。”“薛宝钗一直以周全为做事准则,
绝不会希望陷丫鬟仆役于灾难之中。”⑦

  可见,一、“显然”二字说明王战先生也认为“后果是严重的”;二、宝钗
知道“后果是严重的”;三、宝钗知道使受牵连者会陷于“灾难之中”,只是她
“一直以周全为做事准则”,不希望使“丫鬟仆役”陷于“灾难之中”。这样,
就只能陷黛玉“于灾难之中”了!结果就是将“严重”的后果加诸黛玉了。连丫
鬟仆役都不忍,却忍于将之加诸自己的金兰姐妹黛玉。这三点难道还不能说明宝
钗有意于事后嫁祸于黛玉吗?

  由于宝钗的一系列表演,小红认为宝钗没有听到她们的私房话,而黛玉却听
到了。因为黛玉曾在水边“蹲着弄水儿”。因此,宝钗躲过了当下的狗急跳墙之
祸,而给黛玉留下了日后的狗急跳墙之祸。

  “不知他二人是怎样”。这“是怎样”就包括他二人日后怎样“人急造反,
狗急跳墙”。

  客观上没有事后之祸,与宝钗当时是否预见到事后没有祸,是两回事。宝钗
是否预见到事后无祸才将黛玉扯进来吗?相反,宝钗是预见到事后可能有祸才将
黛玉扯进来的。

  曾先生甚至要读者与第七十一回鸳鸯撞见司棋偷情相比。林甘泉先生也如是
说:“这倒有点像鸳鸯发现司棋、潘又安在大观园里的越轨行为时所做的处理方
法。”⑧

  薛宝钗偷听小红、坠儿谈话,怎能与鸳鸯撞见司棋之事相比!小红不过是传
递手帕,薛宝钗就将小红视为“奸淫狗盗的人”。司棋之偷情要比小红、坠儿私
相传递手帕“严重”得多。即使如此,鸳鸯也未将其视为“奸淫狗盗的人”。不
仅鸳鸯,坠儿是小红的闺蜜,亦并未将小红传递手帕视为大逆不道,且手帕恰正
是坠儿帮助传递的。因此,鸳鸯与薛宝钗怕不是同一个“思想体系”。薛宝钗与
《西厢记》中的老夫人应属同一“思想体系”,而坠儿之所作所为,与红娘倒有
几分类似。即使如烈女一般的司棋,也只是央求鸳鸯不要声张,没有半点狗急跳
墙之意。

  曾先生要“读者不应用自己的价值观去替代薛宝钗”。(曾文)这话说得多
好。同理,我们也不能以我们的判断来代替宝钗对小红的判断;不能代替宝钗在
临时临境对小红事后可能行为的推测与判断。曾先生也不应用薛宝钗的价值观去
替代鸳鸯,更不应要求读者用薛宝钗的价值观去替代鸳鸯的价值观。

  曾先生要我们“尊重薛宝钗的心理现实”,(曾文)确实如此,我们必须从
薛宝钗当时的心理出发,而不是从我们的认识出发来判断薛宝钗的心理。

  五、宝钗编造的谎言有明显的漏洞,“谁知”小红却相信了。

  (宝钗)一面说一面走,心里又好笑: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他二人是怎
么样。

  谁知红玉听见了宝钗的话,便信以为真,让宝钗去远,便拉坠儿道:“了不
得了! 林姑娘蹲在这里,一定听了话去了!”(第二十七回)

  曾先生借赏雪居士的话指出:“‘谁知’二字也强调小红相信林黛玉听到,
并非薛宝钗的意图……”后面,曾先生又说:“若作者的本意是薛宝钗奸诈地成
功欺骗小红,则没必要感叹‘谁知’二字。”(曾文)

  要了解“谁知”二字的全部含义,必须从薛宝钗“设计”的林黛玉说起。

  薛宝钗“设计”的林黛玉不是真正的林黛玉,毋宁说,那根本就不是林黛玉。
薛宝钗设计的漏洞就在于“让”黛玉在水边“蹲着弄水儿”。这个细节不符合黛
玉的性格逻辑和行为逻辑。第一、林黛玉无端地跑到滴翠亭来干什么?薛宝钗是
被两只蝴蝶引来的,黛玉也是两只蝴蝶引来的吗?第二、到了滴翠亭,黛玉没来
由地蹲在水边干什么?第三、蹲在水边还要“弄水儿”。黛玉会这么无聊吗?读
者会相信这样的林黛玉吗?宝钗通过这样的情节设计,其所“塑造”的形象不是
聪明睿秀的林黛玉,说是傻大姐倒更贴切。黛玉蹲在水边“弄水儿”是宝钗在短
时间内仓促完成的“构思”,来不及考虑自己的设计是否合理,只要将黛玉扯进
来便是。

  当然,薛宝钗这个不合逻辑的设计也是曹雪芹合逻辑地设计的。曹雪芹完美
地设计了宝钗的拙劣的设计。

  “蹲着弄水儿”不是曹雪芹所塑造的林黛玉,因此也不是读者心目中的林黛
玉。在潇湘馆的环境中,“窗外竹影映入纱来”,(第三十五回)黛玉在月洞窗
下读书、作诗、赏月、抚琴,这才是林黛玉。第七十六回,秋宴后,众人都回去
了,黛玉“不觉对景感怀,自去俯栏垂泪”。这“俯栏垂泪”才是林黛玉。“不
是愁眉,便是长叹”,(第二十七回)那是黛玉素常的形象。“蹲着弄水儿”何
止不是黛玉,十二钗中有谁会一个人蹲在水边“弄水儿”?如果宝钗谎说一个无
聊的丫鬟弄水儿也比黛玉弄水儿更可信,如果谎说傻大姐儿蹲在水边弄水儿则更
可信。读罢全本《红楼梦》,未见一处黛玉蹲在水边的,更未见一处黛玉无聊地
去“弄水儿”。且大观园中,但凡有水处,总会有石凳或其他坐具,何须“蹲
着”?第七十六回林黛玉、史湘云在凹晶馆联句就是在水边的“两个湘妃竹墩上
坐下”。就是没有水的地方,也总有石凳可坐可憩。湘云醉眠芍药茵不就是在青
板石凳上吗?(第六十二回)宝玉、黛玉读《西厢》也是在“一块石上”坐着读
的(第二十三回)。这次,黛玉不坐石凳,不坐湘妃竹墩,无端地跑到滴翠亭水
边蹲着,还要无聊地去“弄水儿”!

  因此,从薛宝钗拙劣的设计就可以知道曹雪芹那“谁知”二字的用意了。

  薛宝钗“设计”的这个林黛玉明显地露出了破绽。宝钗的谎言是拙劣的,是
有漏洞的(当然,这也是曹雪芹的有意设计),本不难识破,“谁知”小红竟相
信了。

  “谁知”是作者的语言。曹雪芹用“谁知”二字告诉读者两点:一、宝钗的
谎言是有漏洞的,是不难识破的;二、小红本是不该相信的,“谁知”小红于错
愕慌乱中,不暇细审,竟然真的相信了宝钗的谎言,真的相信是黛玉而不是别的
什么人蹲在那里“弄水儿”。这说明,曹雪芹那支笔对于自己塑造的人物之心理
的把握是何等精细,何等准确。

  这就是“谁知”二字的全部含义。

  小红和坠儿无暇考虑宝钗话语的真假,慌乱中两个小丫头相信了;但是读者
并不慌乱,读者会分析薛宝钗的设计是否合理。薛宝钗的不合逻辑的设计逃过了
小红和坠儿的眼睛,但是她逃不过读者的眼睛,因为曹雪芹不让她逃过读者的眼
睛。

  六、曹雪芹为什么要费尽周折把薛宝钗“请”到滴翠亭来?

  我们不能只凭一段文字来讨论薛宝钗嫁祸与否,还应该从二十七回的整回文
字来讨论这个问题。

  曾先生说:“除去之前薛宝钗寻访林黛玉……”(曾文)等等,实际上,要
弄清薛宝钗“嫁祸”的意图是不能“除去之前薛宝钗寻访林黛玉……”等等的情
节的,因为这关系到作者费尽周折地“让”薛宝钗听到小红、坠儿二人的私房话
的目的。曹雪芹的用意不在表现薛宝钗的机变而另有深意。

  必须从第二十六回回末论起。

  “之前薛宝钗寻访林黛玉”等等情节是曹雪芹有意的情节设计,即曹雪芹的
构思。

  如果说是薛宝钗设计了她与黛玉互相追逐的情节,不如说是曹雪芹“让”薛
宝钗这样设计的。归根到底,是曹雪芹设计了薛宝钗的设计。

  如果没有铺垫,薛宝钗突然到了滴翠亭去听两个小丫头谈话,就不符合情节
发展的自然逻辑。为设计薛宝钗的设计,为了“让”宝钗自然地合情合理地听到
小红、坠儿谈话,曹雪芹颇费了一番周折去设计薛宝钗的设计。

  第一,宝钗众姐妹在园内玩耍,独缺黛玉。

  在花神退位之日,宝钗、迎春、探春、李纨、凤姐等为饯花神都到大观园内
玩耍,连巧姐(大姐儿)、香菱与众丫鬟都“在园内玩耍”。迎春忽然发现,
“林妹妹怎么不见?好个懒丫头!这会子还睡觉不成?”(第二十七回)于是,
宝钗便可以名正言顺地去“闹”黛玉了。如果没有黛玉不在的情节,宝钗离开众
人,一人去扑蝶,就不合情理了。

  第二,必须让林黛玉晏起。

  黛玉因与宝玉闹误会前一天睡晚了(第二十六回),第二天晏起而晚来。宝
钗这才有理由去潇湘馆“闹”黛玉。

  第三,安排宝玉到潇湘馆。

  如果宝玉没有去黛玉处,宝钗只得把黛玉“闹”来,也就没有“杨妃扑蝶”
和偷听之事了。宝玉到黛玉处,宝钗为避嫌,才“抽身回来”。

  第四,必须有两只蝴蝶引宝钗到滴翠亭。

  在整部《红楼梦》中滴翠亭只在这里出现一次⑨。宝钗何以到滴翠亭来?如
果不是“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宝钗会沿原路回到众姐妹顽耍的地方。也就
不会偷听小红、坠儿谈话。那两只蝴蝶的“任务”就是将薛宝钗引到滴翠亭来。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片美丽的文字和一幅美丽的图画——杨妃扑蝶。

  第五,要设计一个不同于一般的亭子。

  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亭子的典型特点是“空”,里面什么都没有,无墙壁,
无门窗遮挡视线,故无需玻璃或窗纸遮风挡雨。山上和水边的亭子因用于四面观
赏风景,多是这种亭⑩。当然,也有极少数的亭子要筑墙,且设门窗。那多是被
观赏的亭子。这样的亭子多不在水边(11)。滴翠亭在水中,本应不设门窗。这
种亭子本是极少的。而滴翠亭这样的不镶玻璃“四面雕镂槅子糊着纸”(第二十
七回)的亭子就更少了。但是曹雪芹必须选择这样一个“极少”、“更少”的亭
子,为的是两个小丫头说话时看不到外面,也为了薛宝钗看不到里面。只闻其声,
不见其人。这才有薛宝钗金蝉脱壳之计,也才有嫁祸于人之事。

  曹雪芹的设计是深思熟虑的产物,是要布置一种使其所塑造的人物必然、必
须如此行动的情境。薛宝钗能到滴翠亭偶然听到小红、坠儿的私房话,只是个意
外,但是这个意外却是令人信服的。曹雪芹为了人物行动自然合理,为了符合人
物性格和事物发展的自然逻辑,费尽周章才把宝钗“请”到了滴翠亭,只为让她
听到小红、坠儿的一番私房话。曹雪芹在大观园中“设置”了这座滴翠亭,只用
了这一次。这以前,书中从未有人到过这里的描写。可以说,滴翠亭是为宝钗设
置的,而且只为宝钗而设(那两只玉色蝴蝶也只是为宝钗而来)。

  作者为什么要费如许周折地叙述这个对全书整体结构的情节发展并非必要的
相对独立的事件呢?为什么费如许周折要宝钗听到小红的私房话?如果只是表现
薛宝钗的“机变”似无此必要。作者有深意存焉。根本问题是作者要塑造一个什
么样的薛宝钗。作者给我们的文本就是薛宝钗去追黛玉而不追他人。

  许多人醉心于宝钗扑蝶那一片美丽的文字,被王战先生誉为“少数有眼力的
人”的千云先生说“扑蝶的那一节……是一段很美的抒情文字”(12)。确实,
那一片文字非常美,不仅文字美,那文字所描写的画面更美。但是,曹雪芹仅仅
为了那片美丽的文字就“让”宝钗去扑蝶吗?那样,曹雪芹还是一个伟大的作家
吗?实际上,曹雪芹是为了让那两只玉色蝴蝶将薛宝钗引到滴翠亭来,为了让宝
钗偶然听到小红、坠儿的私房话。曹雪芹不会像拙劣的作家那样,为了一片美丽
的文字而浪费笔墨,为了表现自己的文字描写技巧而浪费笔墨,而是为了塑造人
物我们才看到了那一片美丽的文字。如果既非情节发展所必须,亦非塑造人物所
必要,仅仅是将一段“很美的抒情文字”缀入文中,那还是曹雪芹吗?那与曹雪
芹批评的“作者要写出自己的那两首情诗艳赋来,故假拟出男女二人名姓”(第
一回)的小说有什么区别呢?因此,重要的是那两只玉色蝴蝶将宝钗引到她根本
没有想去的滴翠亭。

  如果只为表现宝钗的机变,何须费如许周折,要用七八百文字才将宝钗“请”
到滴翠亭来。而黛玉葬花,如果不算那首《葬花吟》的话,才用了不到三百字。
其实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在他人不知之时,宝钗会做出与人前不一样之事。

  “嫁祸”只是个事件。如果曹雪芹没有叙述、描写这个事件,宝钗会更加符
合许多人心中那个十全十美的淑女形象,但是那不符合曹雪芹心中的宝钗形象。

  争论的是曹雪芹要塑造一个什么性格的人物,即塑造一个什么样的薛宝钗。
如果要塑造一个十全十美的封建淑女的典型,曹雪芹就没有必要费尽周折“请”
薛宝钗到滴翠亭来。之所以要宝钗到滴翠亭来偷听小红、坠儿的私房话,就是告
诉读者,宝钗并不是平时所表现的那样“十全十美”,她有不为人知的一面。那
一面在紧急之时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如果费尽如此周折只为了表现宝钗的
急智,为什么在即将摆脱当下之祸的时候还要“让”薛宝钗将与这个事件根本无
关的黛玉扯将进来?

  “嫁祸”不为整个情节发展所必须,却是塑造人物(薛宝钗)所必要。

  七、林黛玉为什么认为宝钗“藏奸”?

  局限于一回书来讨论薛宝钗是否嫁祸的问题依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还必须
放眼《红楼梦》的整体结构来讨论是否嫁祸的问题。

  黛玉认为薛宝钗“藏奸”。第四十五回,薛宝钗去“应候”黛玉,黛玉听了
宝钗一番话后,可能是解疑了,但是读者并未解疑。难道黛玉敏感的直觉错了吗?
在读者这里如何解黛玉之疑?

  第二十七回就是要在读者这里解黛玉之疑,也是读者之疑。解决宝钗是不是
“藏奸”的问题。

  我们先来说说“应候”的问题。

  第四十五回,宝钗要“送几两”燕窝给黛玉。黛玉表示感谢。宝钗道:“……
只愁我人人跟前失于应候罢了。”

  可见,“应候”对宝钗来说,是一件重要的“工作”。到“人人跟前”去
“应候”,以至于要“愁”时间不够用。大观园中其他姐妹,迎、探、惜、黛、
湘、凤、纨等,可有哪一个如宝钗般各处去“应候”?怕是没有。也因此,贾府
没有哪一位小姐能如宝钗般博得上下一致的好感。

  真的关心、看望与应候是可以区分出来的。在第四十五回中,宝钗的“应候”
前可与黛玉比。黛玉于病中非但不会“应候”,还常常对来看望她的姐妹“接待
不周,礼数粗忽”。后可与宝玉比。宝玉下着雨来看望黛玉,并没有给黛玉送来
燕窝等物,只是进门后一叠连声地问:“今儿好些?吃了药没有?今儿一日吃了
多少饭?”然后,“一面说,一面摘了笠,脱了蓑衣,忙一手举起灯来,一手遮
住灯光,向黛玉脸上照了一照,觑着眼细瞧了一瞧,笑道:‘今儿气色好了
些。’”(第四十五回)注意那个“忙”字,宝玉心急地想知道黛玉是不是“今
儿好些”。举起灯,还“一手遮住灯光”,那是怕在黛玉脸上照的时候灯光晃了
黛玉。这等关心、爱护,这等细心地呵护,可有半点“应候”之意?

  因此,宝钗去大观园中众姐妹处看望,并非总是出于对姐妹的关心,只是去
“应候”。既是去“应候”,有时就不免并非出自真心,多是虚情。这不免就有
几分虚伪。话,只拣对方爱听的说;事,只拣对方喜欢的做。而“人人跟前去应
候”的目的是为了给所应候的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博得“人人”的好感。宝钗的
“应候”果然达到了目的,那一次去“应候”黛玉,不是就收了一个“金兰契”
的妹妹吗?除了获得了贾家阖府上下一致的好感外,就连小丫头子们也“多喜与
宝钗去顽”。(第五回)

  因此,“应候”,许多时候是否真心是要划问号的。

  曾先生也承认宝钗在“嫁祸”时说了慌,而说谎常是“藏奸”的一种表征,
宝钗之说谎不仅仅是这一次,第二十八回宝玉说为薛蟠配药,要用三百多两银子
才能配好。王夫人不信,宝玉要王夫人问宝钗。宝钗当面推脱说不知道。其实这
里就说了慌。她是知道的。那一次宝钗说谎是黛玉亲身经历的。聪明的黛玉已经
从平时宝钗的言行中敏锐地感觉到她可能“藏奸”。

  或曰,他处也未见宝钗“藏奸”。那“奸”是在众人面前藏起来的,方可谓
之“藏”奸。而且,宝钗的嫁祸于人贾府上下没有任何人知道。因此,对于宝钗
的藏奸,黛玉只是直感,没有实据。曹雪芹只把实据“告诉”读者了,没有“告
诉”贾府任何人。

  八、薛宝钗的嫁祸于人的“事件”表现了她深层次的性格

  在滴翠亭宝钗为撒谎而表演,本身就有藏奸的嫌疑。而且这本不是什么“善
意的谎言”。这里面没有善意,只有自私的考虑。

  从文学结构学来说,《红楼梦》的许多事件如元妃省亲,宝玉挨打等等,都
对情节的演进不可或缺。但是,如果没有宝钗嫁祸于人的情节,《红楼梦》故事
的推演,情节的发展,其他人物的行动等等都不受影响。而没有这一笔,我们就
很难知道一个真实的薛宝钗。从曹雪芹的构思说,为什么没有让黛玉、凤姐、探
春、鸳鸯……等听到两个小丫头谈话呢?因为从人物形象的塑造说,都没有必要
让黛玉、凤姐、探春、鸳鸯……等听到她们的谈话。只有让宝钗听到两个小丫头
的谈话,对于塑造宝钗的性格才是必要的。

  因此,在《红楼梦》全书的总体结构中,薛宝钗的金蝉脱壳,嫁祸于人只是
一个“事件”。这个事件只是前面情节(薛宝钗“闹”黛玉等等情节)发展之果,
却不是后面情节发展之因。这个事件存在与否并不影响《红楼梦》通部情节的发
展。甚至可以说,对《红楼梦》整个情节来说,这个事件是可有可无的。因此,
薛宝钗的嫁祸于人的事实并不是情节发展的需要,但却是塑造薛宝钗这个人物的
需要。正如评者陈其泰所说,作者于“闲冷处借一小事点破”(13)。所谓“闲
冷处”就是说,这“一小事”并不是情节发展必不可少的。它并未引起后面的情
节,并非全书情节发展的因果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但是,如果没有这个事件的描
述,薛宝钗性格中不为人知的一面就不能表现。因此,从情节的发展说,从结构
的完整性说,这个事件可无,但是,从人物性格的塑造说,从表现宝钗性格不为
人知的一面说,这个事件必有。它是黛玉对宝钗的直感——“藏奸”的“实据”,
是完整的薛宝钗性格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在这“一小事”中,暴露了薛宝钗性格中的硬伤。如果没有这个事件的叙述
描写,宝钗的性格是不完整的。有了对这个事件的叙述描写,才是一个完整的薛
宝钗。黛玉对薛宝钗的直感——“藏奸”——才落到了实处。曹雪芹仿佛在向读
者证明林黛玉对薛宝钗的直感“藏奸”是多么准确。因此,薛宝钗之嫁祸于人是
其性格发展之必然,曹雪芹不过是通过这个事件将这必然的性格揭示出来罢了。

  因此,“嫁祸于人”事件无疑是揭示薛宝钗性格的重要事件。这个事件表现
了宝钗性格以至于人格的另一面。薛宝钗设计的黛玉“蹲着弄水儿”的情节是要
嫁祸于人,曹雪芹设计的薛宝钗嫁祸于人的情节则是为了揭示更深层次的人物性
格。

  九、为读者解疑释惑

  文学作品里,在作者所设定的情境中,人物的行动必须符合特定人物的性格
逻辑,否则,其所塑造的人物就是失败的。

  大观园中上百个女孩子,包括李纨、王熙凤等这样的少妇,也包括七、八十
个丫鬟,除了宝钗以外,想不出哪一个会如宝钗那样,为了自己金蝉脱壳而嫁祸
于人。而曹雪芹笔下的薛宝钗这样做,我们并不感到突然,也不感到牵强,很符
合“平时”我们对宝钗的“印象”,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宝钗是会这样做的。就
是说,她这样做符合宝钗的性格逻辑,只是平时没有暴露罢了。还是评者陈其泰
说得好:“宝钗窃听私语,而退至黛玉身上……作者特于闲冷处借一小事点破也。
用意妙绝。”(14)

  曹雪芹的“用意”在哪里?

  宝钗这里的嫁祸于人确是“一小事”,但是这“一小事”却“点破”了宝钗
惯常的行事风格,“点破”了宝钗不易察觉的内心。宝钗既在这等小事上很“自
然”地嫁祸于人,在牵涉自己利益的更大的事情上当更是如此。因此,借这“小
事点破”,用意真是“妙绝”。

  一些读者同黛玉一样,直感宝钗“藏奸”;也同黛玉一样,似乎没有实据。
宝钗用她的行为回答了读者的疑问。

  嫁祸于黛玉之事,薛宝钗是绝不会向他人道及的。因此,贾府上下——除了
薛宝钗自己以外——几百口子人没有人知道薛宝钗曾嫁祸于他人的事情。但是这
个事情,读者知道了。曹雪芹只将这件事“告诉”了读者,只把“实据”给了读
者,读者恍然悟到:“原来真的是这样。”从此,我们对宝钗的性格与人格就有
了更深刻、更准确的判断。但是,曹雪芹却没有将实情“告诉”黛玉。因此,读
者恍然悟得自己的直觉是正确的,而黛玉却还被蒙在鼓里,如果黛玉也如读者一
样,知道了宝钗曾“让”自己“蹲在水边”“弄水儿”,让小红、坠儿相信是她
听到了她们的私密话,也会与读者的感觉一样:“原来真的是这样!”以黛玉性
格之纯净,说不定会闹出什么来。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薛宝钗几乎骗过了贾府上上下下几乎所有的人。也骗
过了聪明的黛玉。甚至当曹公已经将“实据”交给了读者,许多读者还似不曾看
见,甚至为之辩护。

  因此,贾府之人依然以为薛宝钗“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
拙”(第八回)。贾府的丫鬟依然“多喜与宝钗去顽”(第五回)。尽管可能不
只黛玉一人直感到宝钗“藏奸”。

  因此,宝钗嫁祸于人之事对读者来说,具有解疑释惑之功效。

  ① 曾祥龙:《薛宝钗是否具有嫁祸意图的证伪分析》,《曹雪芹研究》
2018年第3期。
  ② 范国良《从〈红楼梦〉回目看曹雪芹对宝钗的抑扬态度》:“从这一情
节看出宝钗的确很有心机,很会保护自己,但说她‘存心嫁祸于人’,却不符合事
实。尽管她这样做,其结果是伤害了黛玉,这是她的不是,但是这确实是无意的,她
没有‘存心’害人。”《红楼梦学刊》一九八七年第1辑。
  ③ 王战:《从“滴翠亭杨妃扑彩蝶”一段论薛宝钗“嫁祸说”》,《天津
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5年7月。
  ④ 林甘泉:《就“嫁禍說”为薛寶釵一辩》,《内江师专学报》1988年第1
期。
  ⑤ 王战:《从“滴翠亭杨妃仆彩蝶”一段论薛宝钗“嫁祸说”》。
  ⑥ 林甘泉:《就“嫁禍說”为薛寶釵一辩》。
  ⑦ 王战:《从“滴翠亭杨妃仆彩蝶”一段论薛宝钗“嫁祸说”》。
  ⑧ 林甘泉:《就“嫁禍說”为薛寶釵一辩》。
  ⑨ 在“试才题封额”一回中,没有滴翠亭。其他亭子,如沁芳亭则在书中
出现不下十次,滴翠亭只这一次用到。
  ⑩ 如安徽滁州琅琊山之醉翁亭,长沙岳麓山之爱晚亭,这是山上的;颐和
园的知春亭、廓如亭及西堤六桥上的亭子是水边的,北海的五龙亭,西湖的湖心
亭等也是水边的。这些亭子都无墙壁,无门窗。
  (11) 亭的使用价值是赏景,当其存在,也就有了观赏的价值。亭也就成
了被观赏的风景的一部分。如果筑墙,且设门窗,其从内观赏外面风景的价值便
大大减少,差不多只剩下被观赏的价值了。如故宫御花园中的万春亭等,就是如
此。那种亭多不在水边,也不在山上的。
  (12) 王战:《从“滴翠亭杨妃仆彩蝶”一段论薛宝钗“嫁祸说”》。
  (13) 陈其泰:《红楼梦回评》,见《红楼梦资料汇编》(1985年)第
715页。转引自周远斌编著《红楼人物百家言 薛宝钗》,第157页。
  (14) 陈其泰:《红楼梦回评》。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