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人学生只会考试”说起 -- 苏横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suheng 于 2023-07-02, 20:16:46:

从“华人学生只会考试”说起
苏横

最近美国最高法院做出一个判决,在华人中反响不小。这个判决认为哈佛学院(Harvard College,哈佛大学的本科学院)和北卡罗莱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在招生中采取的"Affirmative action"措施,把种族当作录取的一个考虑因素不合法,违反了宪法第十四修正案。大学招生中“Affirmative action”的初衷是录取一些少数族裔的学生,以增加学生群体的种族多样性,美国不少学校采取这些措施,包括所谓“常春藤”的精英学校。这个判决虽然只是针对哈佛和北卡,但会对其它学校有限制性的影响。

对这个判决,华人当中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但大多是支持的,也就是说华人多数是反对在大学招生中采取“Affirmative action”的。这次官司原告虽然是一个非盈利组织,但其会员多为华人学生,曾经被这两所学校拒绝录取过。华人学生在申请大学时由于其种族而处于劣势,容易被拒绝,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连反对这个判决的人也没有否认。

不管支持还是反对,都无可厚非,毕竟个人经历和对社会问题的理解都有不同。但有一种说法,引起了我的兴趣,不妨来探讨一下。有人说华人学生申请大学的优势只是在考试成绩,言下之意是你考试分数高,但实际水平不高,是高分低能,除了学习,其它方面都不行,只是个书呆子。正因为如此,你华人学生不被录取是正常的,是公平公正的,没什么好抱怨的。这种说法听上去似曾相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刚刚恢复高考的时候,全国统一试卷,但各省市有自己的录取名额,分数线自划,北京上海的录取分数线就比有些省份例如江苏浙江低很多。当时就有"高分低能"之说,说跟上海学生比,江苏学生虽然分数高,但水平不见得高,是”高分低能“。这样就能解释分数线的差异了。这种说法当时很有市场,我们大城市的学生,当然比你们乡下人有能力了,而且见多识广,你们只会死读书,我虽然没有你考得好,但我上大学你上不了大学也是理所当然的了。其实不用太高的智商,就能看出其荒谬之处,只要看看一些数据,江苏每年有多少考生,录取多少上大学,上海有多少考生,录取多少,录取率的差别,就不难理解分数线差别的主要原因了。“高分低能”说只是用来掩盖省市之间高校招生录取的不公平而已。后来高考各省市自己命题,分数线也就没有什么好比较的了,"高分低能"一说也销声匿迹了。

提出这个说法的人很可能不了解美国大学申请的程序。美国大学申请考虑的方面有好几个,学习成绩只是其中之一。学习成绩包括标准化考试分数和高中成绩(GPA)。有人说华人把考试玩坏了,搞培训,搞强化,所以容易得高分。且不说美国恐怕只是东西海岸华人集中的地方有这些培训,并非所有的华人学生都这么搞,而且SAT、ACT这些标准化考试,对好学生来说,强化培训帮助不大,大学招生并非都要满分,只要达到一定范围就没有差别了。高中成绩(GPA)更不是强化得出来的。考试要考得好,既要有一定的智力,又要有后天的学习能力,和刻苦的努力,缺一不可。考得好,说明你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考不好,说明你理解不够。考试分数高并不是什么坏事。即便在中国,你高考考了个状元,难道不值得骄傲吗?应该的。

这让我想起了几个月前媒体报道的一件事。纽约大学有门有机化学课,学生大批考试不及格,于是集体请愿,迫使学校不再续约教该门课的Maitland Jones Jr.教授。Jones教授从普林斯顿大学退休,是有机化学的著名学者,他编的教课书被广泛使用,是最好的教材之一。退休后发挥余热,在纽约大学授课。教授为自己辩护,说教了几十年有机化学,一直都是这个标准。请问考试成绩无用论者,你是支持那些学生呢,还是Jones教授?学生请愿的理由之一是,他们中间有很多人是pre-med,是要申请医学院的,有机化学成绩不好,会让他们上医学院的机会泡汤。这个让我想想有些后怕,这些医学院学生,以后是要做医生的,是要给人看病的。有机化学都没学好,能做个好医生吗?笔者的专业是结构工程,要做一个合格的结构工程师,学生必须有一定的数学物理基础,工程和应用力学要考得好。要成为一名注册工程师,更需要在获得一些工作经验后再通过工程基础和职业工程师两门全天的考试。按考试无用论的说法,考不考无所谓,考不好也可以做个工程师。将来房屋或桥梁倒塌了,砸死人了,找谁负责呢?

宣扬考试无用论,丢掉考试,只能是向着反智的方向走。到头来说不定你我当中就会有人成为庸医或者拙劣工程师的牺牲品了。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