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普遍爱好邪教,惺惺相惜:左宗棠的昵称左阿訇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tsa 于 2018-03-07, 06:23:24:

https://lt.cjdby.net/thread-2212519-1-1.html

[原创] 左宗棠的昵称左阿訇 [复制链接]
安西大都护
头像被屏蔽
电梯直达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
发表于 2016-4-10 2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更多精彩专业军事内容,期待你的加入!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超大军事

x 在一般人眼里,左宗堂是平定回乱的英雄,但事实并非如此,他其实是西北绿教的大恩人,就如西北汉人当时骂他“左阿訇”。左宗棠跟现在西方圣母白左很像,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对敌人像春天般温暖,对自己人像冬天般冷酷无情”。左宗棠如今成为回民嘴里的“左屠”,汉人嘴里的“左公”,实在是很奇怪。

50年代,马长寿到西北调查“回民起义”,惊奇地发现,回民对左宗棠印象极为良好,还有歌颂左宗棠的回族民歌,开头第一句就是“左宫保原来是清官”。很多回民老人不断像马长寿强调左宗棠当时是如何对回民好的,让随同的干部大吃一惊。

左宗棠从一开始就对“回民起义军”抱有极大好感,对西北汉人有很大偏见。左宗棠在第一次前往陕西途中写了这样一段奏折来表达自己对陕西形势的看法:“此次陕西汉回仇杀,事起细微,因平时积衅过深,成此浩劫。此时如专言‘剿’,无论诛不胜诛,后患仍无了日。且回民自唐以来,杂处中国,繁衍孳息千数百年,久已别成气类,岂有一旦诛夷,不留遗种之理?”(《左宗棠全集》第三册 第423页)。左宗棠压根就没想过彻底解决绿教问题,在结束捻军之役,从直隶返回陕西的路上,面对即将开始的和西北回民圣战者的战争,他专门向河南巡抚李鹤年借调了一名名叫穆胜春的回族总兵,希望他能够在和陕西回民的沟通中起到作用。此后,左宗棠在许多场合一再强调这次陕甘内战的责任方是汉民而不是回民:“关陇肇衅,曲在汉民”。当时,敢于公开表示这种态度的,只有左宗棠一人,西北汉族在被回民屠杀后,还被左宗棠扣上了破坏民族团结的大帽子,真是比窦娥还冤枉。把一个秘密串联,准备多年的宗教组织的宗教清洗行动,把一个早都要称王割据的秘密教派势力的起事,说成是一场械斗官司,还说是曲在于汉人,脑子被猪油焖煮了。左宗棠人未到陕甘,在路而定招抚,一直力主和局,害惨了西北汉人。剑桥史评价,把土地给投降的敌人而豁免他们的杀人放火罪行,这是一个奇怪的安排。

平凉和宁夏是回乱重灾区,西北回乱平息后,左宗棠从非常紧张的军费中挤出大量经费安置回民,免费发放耕牛和种子,还有分配土地,这些土地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左宗棠下令从汉人手里强征的,汉人不愿意怎么办?左宗棠就下令烧房子,强迫汉人离开,把土地留给回民,现在平凉等地回民聚居区的土地就是这么来的,刚刚从回乱中好不容易活下来的幸存者们闻之一片大哗,骂左宗棠是左阿訇。面对汉人幸存者的反对声,左宗棠完全没有了在打“回民起义军”时的宽容,将领头反对的平凉武生李正基,宁夏士绅吕廷桂等人就地砍头,可怜这些人,没犯任何罪,就因为反对左宗棠的圣母行为,掉了脑袋,即便如此,反对声还是很强,一位叫做韩尚德的老年绅士,以平凉公局的名义投递禀帖,正式向官府提出将已经投诚的回民迁徙到远方的要求,反对在平凉地区安插回民,左宗棠亲自写信,威胁韩尚德“本年五月讯决武生李振基一案,该生等谅有所闻”(《左宗棠全集》第十四册 第232页),看到韩尚德年老的份上,左宗棠饶了他一命。

左宗棠的这些做法,和多隆阿有截然不同的区别,在汉民中引起强烈的不满,最有代表性的是咸阳人李岳瑞在他的《春冰室野乘》里的一段文字,对多隆阿表示了深深的怀念,而对于左宗棠不能灭绝回族的做法不以为然。这篇笔记说道:“回匪逆巢,在渭北者凡三城,最东曰羌柏,在同州。迤西有苏家沟,再西为渭城。苏家沟渭城,皆在咸阳境。贼于渭城建府治,盖居然以伪都视之矣。公(多隆阿)督师入关,径趋羌柏,力战三昼夜,克之,歼悍贼几尽。移师西指,群贼慑公威,苏渭两城,皆一鼓下,陕回皆西走甘肃。大军方欲上陇,而蜀匪骤出山,据周至户县,乃移师而南。周志甫下,公亦致命,千钧之弩,伤于鼷鼠,惜哉!回逆最悍耐战,过粤匪远甚,赖公先后十余战,尽枭其魁杰。左军西征,直因公成局而蒇其事耳。微公造攻于先,后来成败,未可知也。然公苟不死,则必举逆孽而尽殄之,平庆泾固间,无花门踪迹矣。文襄(左宗棠)后来招抚,直出于不得已”(《清代野史》第五辑 第110页)。这篇笔记把左宗棠实行的对于回民的招抚安置政策,说成是由于军事能力低下的原因,作者深切怀念多隆阿:“然公苟不死,则必举逆孽而尽殄之,平庆泾固间,无花门踪迹矣”。

左文襄戡西垂,功名与曾、李埒。然实有未尽满人意者。其奏疏铺排战功,半属子虚,所以奏廓清之绩者,纯恃招降以集事耳。肃州之役,一败涂地,几不能军。幸虏酋无远志,涎降人待遇之优,排众议而就抚。关内赖以奏肃清,然亦危矣。……甘肃僻处天西,风气朴豨,士人仅知帖括,兵兴十余年,未有能著一书以述攻战之赜者。文襄持节西征,又极力牢笼士大夫,结其欢心,使不持异议,故竟无一人能发其骄愎粉饰之情状。呜呼!使多忠勇不死,关陇可百年无患也。幕燕之危,岩坛之险,孰实为之。江统徙戎之论,读之有余悲已。闻人言史少年时,目不知书,既贵乃折节向学,此文郁臹傲岸,直摩唐人之垒,非规抚两宋,以时文为古文者所能,不可谓非奇士也。 《春冰室野乘》卷中 。

在马长寿的调查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记载:香米园的铁水明,现年八十七岁,同治八年生于白彦虎大营中。光绪初,随父母由新疆红庙子返陕。此人父亲是白彦虎部骨干,杀人无数,脸上还有刀伤,此人后来居然被地方官接回了西安,没受任何惩处。国民政府那么腐败,抗战后都极力将南京大屠杀中搞“百人斩”的日军军官引渡回中国处决,左宗棠真是无耻到极点。

左宗棠对“回民起义军”极为宽容,白彦虎能顺利从甘肃一路逃到俄国,根源就是左宗棠不想下狠手,而是想招抚白彦虎,所以,左宗棠就让投降的回民军(头目是崔伟)去追击白彦虎,这些人跟白彦虎部离不了多远,甚至在一起说说笑笑,一直“护送”白彦虎到中俄边境,一些不愿跟着白彦虎逃亡的回民军还加入了崔伟的队伍,左宗棠心知肚明,就是装作不知道,妄想感化白彦虎,昏聩至此,让人震惊。正因为如此,当时投降的回民军对左宗棠感恩戴德,左宗棠从新疆返回时,卫队三分之一的成员就是前“回民起义军”,诸位能想象抗战胜利后中国某个将军让参加过南京大屠杀的日军做自己警卫的么。

左宗棠在西北时,发生了一件事,回乱时,有个回民对汉人发誓不信绿教,之后又偷偷信,被汉人士绅发现,夜里被杀,然后,左宗棠让官府杀了五个相关的汉族士绅,并且暴尸街头

左宗棠对绿教的好感到了可笑的地步,他认为清真寺是教人向善的地方,捐钱给降回建清真寺。左宗棠还建了大量学校,不要学费,甚至倒贴钱让回民小孩去上学,但回民却认为这是官府同化的阴谋,极少有愿意送孩子去上学的。当时,甘肃有地方官建议让回民脱离绿教,却遭到左宗棠训斥。

左宗棠一味招抚的政策害惨了湘军官兵,使得湘军上下都对回军缺乏警惕性。马化龙不但屠杀汉人,还在金积堡建皇宫,多次对清军诈降,让清军蒙受很大损失,仅仅湘军大将刘松山就被马化龙骗了两次,第一次让清军损失了灵州大量军饷和数名高级将领,第二次让刘松山丧命。对于如此罪大恶极的马化龙,左宗棠最依然想留他一命,但刘松山侄子刘锦堂和湘军官兵不答应,再加上发现马化龙私藏大量武器,左宗棠无奈,处死马化龙。

在新疆,金顺部将俞应钧和巴里坤副将孔才杀白彦虎部降回游勇十八人,左宗棠十分愤怒,“先行奏参”,意欲重判俞、孔,以为已死的十八名回民伸冤,并“手书迭促”。刑部批:“加系官犯,人命究系十八名之多,不可缓。”幸亏李鸿章反对,由军机复批:“虽人命多至十八名,究系官犯,得免。”为此事,左宗棠一直胸如压石。左宗棠在西北见了那么多汉人被回民屠杀,却从未如此愤怒过,仅仅为了18名白彦虎余孽,左宗棠就是重判两员平定西北的猛将,其圣母心态让官兵极其不满,身为满人的金顺为此对左宗棠大为不满。

左宗棠如此宽容,换来的却是同治后西北回民势力空前高涨,祸害西北近百年的马家军自此崛起。马占鳌之子马七十五也是同治年间河州叛乱骨干,马占鳌投降后,左宗棠非常器重马占鳌父子,给马七十五改名马安良,左宗棠认为马安良是安定西北的良才。历史发展和左宗棠的预测刚好相反。1895年,马安良暗地里策划了第三次河湟事变,数十万百姓丧命,领头造反的头目全是马安良的亲朋故旧,像马国良就是马安良的亲弟弟,其他叛乱的骨干几乎全部与马安良部回军军官有血缘关系。辛亥革命爆发后,马安良部回军立即镇压革命,马安良高调扬言“火烧华阴庙,踏平长安城!”,马安良派马麒马麟(马步芳父亲叔叔)攻打宁夏革命军,马麒马麟在宁夏大肆屠杀,宁夏自同治回乱后恢复的一点元气再次损失,马安良则率军攻入陕西,烧杀掳掠,无恶不错,幸亏宣统退位消息传来,否则,陕西汉人又要经历二次回乱。民国年间,马安良在西北无恶不错,连北洋中央政府都很忌惮他,甘肃议长李镜清就是被马安良杀害的。西北汉人非常幸运的是,马安良势力如日中天时却突然病死,两个儿子又都是草包(即便是草包,其子也在冯玉祥主政西北时制造多起大屠杀),才未引发严重后果。

除了河州和青海,宁夏绿教势力也在快速恢复,庚子之变后,董福祥回到金积堡,惊奇地发现,马化龙后代马元章居然已经完成了哲赫忍耶教派的复兴,董福祥想靠自己手里几千军队去镇压,却遭到马元章威胁,董福祥调查了一下才知道,自己手里的几千军队远非马元章对手,只好写信给马元章认怂。无数清军将士在金积堡的鲜血因为左宗棠的圣母心而白白流失。至于马元章是怎么活下来的,那故事非常精彩,投降的“回民起义军”领导人发挥了很大作用,最后这帮体制内的回族高官还能迫使慈禧赦免马元章,相当神奇。如果不是左宗棠保举这帮投降的“回民起义军”头头,马元章有十条命都不够。

左宗棠对造反的回民异常宽容,却对跟回民军作战的清军官兵非常冷酷无情。黑头勇是甘肃汉人自卫武装,成员主要是河州和狄道这两个回乱重灾区的逃难汉人,战斗力很强,但左宗棠不知为什么,老看黑头勇不顺眼,找各种借口整黑头勇,最后逼反黑头勇,再派军将黑头勇消灭。左宗棠西征,除湘军外,尚有嵩武军、毅军、皖军、蜀军及满营。除嵩武军张曜与左宗棠关系不错,战功得以在奏报体现外,毅军、蜀军等多被湮没。宋庆回忆中对左不满之情颇有流露。而蜀军幕僚的著作,直指其赏罚不公。史念祖就不说了,恨之入骨。鲜有如此露骨地表达对重臣不满的。可怜这些清军官兵,每年只能拿一个月军饷,在西北浴血奋战,却被左宗棠利用完后当垃圾一样扔掉,待遇跟投降的“回民起义军”简直是天壤之别。

左宗棠军事能力也有严重问题,河州之战惨败,就是他刚愎自用,不听下面将领劝告导致的。左宗棠认为河州弹丸之地,旌旗所指,如山压卵,如风扫叶,不难一鼓荡平。在“傅提督先宗禀新路坡防营单弱请示由”一札中,他批道:“兵机变迁无定,岂可稍事拒泥。见在贼势皆麇集于大东乡、太子寺两处,自应先其所重合力痛剿,以夺要区而制贼命。本爵大臣前饬该军会合杨提督进攻太子寺,徐提督及王藩司等沿河剿洗大东乡,均已分别行知在案。仰仍遵照前檄,会商妥速办理。至新路坡一带贼势较轻,既经该提督留营驻守,应无可虑。”在“杨提督世俊禀贼情凶狡请发援兵疏通运道由”一札中则讥讽说:“该提督在建字营所发之禀已批交来差。虽会付提督衔,却是未曾会商,不过与彭提督忠国慌作一团耳。悍贼如果实有数万,何以二十九日徐、刘两军攻克新路坡、该提督与付提督攻克党川堡并无多擒斩耶?该提督所称密探,安知非贼中虚言恐猖之词,果足信耶?何苦长贼凶焰,自损威风。付提督同大伙打仗则勇,独当一路则怯;该提督遇小敌则勇,遇大敌则怯,如何是了?” 。情况果然如杨世俊和傅先宗所料,河州回民军切断了清军粮道,并在清军力量薄弱的新路破夜里筑营,大败清军,包括名将傅先宗和徐文秀在内的数千清军官兵阵亡,之后西北马家军和现在临夏毒品泛滥、极端宗教势力猖狂都可以追溯到此。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