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6月的新语丝已经有两篇对“床”的讨论文章了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Cowboy 于 2017-03-21, 09:23:08:

全是“唐诗三百首”惹的祸

  作者:太极螳螂

  说实话,本人历来对考证,训诂没什么兴趣。不过看了胖冬瓜“无事找事的
学者”这篇文章,很是不爽。说别人不对就用证据说话,非要说别人“想成就自
己”,这就有点诛心了。2000年就开始有人提出井栏说法,马未都要是想成就自
己,不知道那些人都想干什么。十分反感这种猜测动机的做法。

  没办法,自己先google了一下,发现关于“床前明月光”这个床有三种说法

  1、睡觉的

  2、井栏

  3、胡床。

  当然,我个人意见改成“窗前”最好,呵呵。不论是什么,都没有注意到原
诗实际上是个经过改编的版本,全是“唐诗三百首”惹得祸。找到一篇文章,请
大家参考。

  这是2006年发表的。

  http://www.chinese.ldu.edu.cn/xiezuo4/go.asp?id=831
  再论“ 床前明月光”的“床”字

  孙恒存

  李白的《静夜思》不仅在现在就是在当时也已经广为流传背诵。但就是这么
一首妇孺皆知的诗在里面却存在一个不定的争议:“床”字的解释。现在存在以
下几种解释:
  一种解释是睡觉用的床。
  二是指几架桌椅。
  三是指井架井栏。
  我们认为此字在古代应该解释为井架井栏之意而在近代应该解释为睡觉用的
床。至于另外两种解释只是一家之言而已。南京师范大学的赵蕾在《古典文献学
知识》 2006年第一期上发表一篇文章认为应该理解为“供放东西的几架或小
桌”。这种意思在词典中仅能找到接近的解释“笔架”。这位作者是从《太平广
记》中搜得一个“床”字,而现代词典中对于床字的解释都不能用与此,于是作
者广引论证得出有“几架桌椅”的意思。我们且不论他的论证是否正确但是他在
文章的最后一段提出“床前明月光”的“床”字也应该解释为“几架桌椅”的意
思我们就不得不进行置疑。他的理由仅仅是因为这样解释“意境似更胜一筹”。
作者在文章中用了“试想”一词,足见她解释的不负责任。而且太平广记是宋代
人编的一部大书,它编成于太平兴国三年。也不排除几架桌椅的意思在唐代根本
没有出现的可能。
  例不一法不破,例不十法不立。下面我们对“床前明月光”的“床”字在古
代应该解释为井架井栏之意进行论证说明。
  在这首短短20个字的小诗里却出现了两个相同的“明月”!这样尽管朗朗上
口,但似乎却显的拖沓和重复。要知道,古人作诗可是一字千金啊!《静夜思》
属五言绝句而“犯重”即一首诗中重复使用同一个字,在五言绝句中一般是不多
见的,而像这样竟连续冒出两个相同的字就有点不对劲了。在中华书局的《全唐
诗》中这首诗原作却如下: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床前明月光”在这里已变作了“床前看月光”,而“举头望明月”在此也
改成了“举头望山月”。宋刊本《李太白文集》、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
集》、洪迈编《万首唐人绝句》,元萧士斌《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明高木秉
《唐诗品汇》也都是其中第一句均作“床前看月光”,第三句也均作“举头望山
月”。
  这首诗的变化和分歧主要是出现在明、清两代,明代赵光等在万历刊本的
《唐人万首绝句》首先对此作了修改: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这儿,第三句改为了“举头望明月”,但第一句仍作“床前看月光”;而
在清代王士真《唐人万首绝句选》、沈德潜《唐诗别裁》里,又产生了变化: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在这里,第一句“床前看月光”改成了“床前明月光”,而第三句未作改变。
一直到了乾隆年间,在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里,才真正将第一、第三
两句的变化完整放在一起;经过其“发扬光大”,终于成为了我们今天所耳熟能
详的《静夜思》。
  众所周知,宋人一直推崇唐诗,其收录编辑甚有规模,加之距唐年代相近,
误传差错相对较少,故宋代乃至元代所搜集的《静夜思》应该是可靠准确的。因
此,《静夜思》中“床前看月光”、“举头望山月”两句的真实性是毋容置疑的!
但明、清两代文人为何还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断加以修改呢?因为明、清两
代文人把诗歌中的 “床”字解释为室内睡卧之具。如果按此解释,我们在这首
普普通通的小诗中会发现有两处与日常生活习惯不符的描述:
  首先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似乎就很难自圆其说。因为,卧
室内床前的月光一般是通过窗口照到地面上的。唐朝那时候“窗”叫“瓮窗”是
方方或窄窄的一小块;“霜”的概念则不同,它呈现在地面的景象势必是“一大
片”的。恐怕李白喝得酩酊大醉也做不到将一小块月光错觉为“疑是霜”,除非
屋顶全漏整个房间都被月光笼罩了。
  其次,“举头望山月”这一句也有矛盾。大伙知道,这月亮总是从东北升起,
西南下落(或相反),而古代卧室的窗子和现在一样大多是呈南北向的;“山月”
则表明月亮刚刚升起不久,因此,从视觉的角度分析,诗人当时在室内窗前“举
头”是很难看到 “山月”的,即便他真能趴在墙壁斜倪观察到,这月光也无论
如何不可能会在空中转个身再照到床前呀?!
  如此看来,明清的士人对《静夜思》的修改倒也颇有几分道理:“明月光”
比“看月光”似乎范围要大些,而“望明月”比起“望山月”在感觉上也让人更
理解和接受了。但是他们依然没有完整解释清楚上述矛盾!最最重要的一点是,
李白大人的原作就是如此,难道他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吗?
  明清的文人的错误就在把李白定位在室内把“床”解释为“睡觉之床”。故
此才有改诗一说。而唯一合乎情理的解释就是李白当时根本就不在室内!他很可
能是在室外的庭院并且有座大山离他很近!!惟有如此,他才可能将“洒满庭院”
的月光“疑是霜”;也惟有如此,他才可能做到“床前看月光”“举头望山月”。
那李白总不至于把大床挪到大院去睡觉吧!其中合理的解释就是“床”不是“睡
觉之床”而是指庭院里的井架井栏。李白在其诗中也用“银床”来形容过井架井
床:
  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
  去国客行远 ,还山秋梦长 。梧桐落金井 ,一叶飞银床。觉罢揽明镜 ,鬓
毛飒已霜 。良图委蔓草,古貌成枯桑 。欲道心下事,时人疑夜光 。
  从意境看,本诗与《静夜思》相似。其中的“床”与“井”对,“床”当指
井架。李白诗歌中的“床”,既可指也可指井架,又可以指睡卧之具如:
  去妇词
  忆昔初嫁君 ,小姑纔倚床 。今日妾辞君 ,小姑如妾长。
  所以,解释李白诗歌中的“床”应该根据诗歌上下文语境通过训诂学因文求
义的原则来训斥其字义。我们通过考究《静夜思》的原作并通过上下文的语境否
定了“床前明月光”的“床”字做睡觉用的床的解释而正义为井架井栏。当时李
白客居他乡见井架井栏更能牵动他的思乡之愁——所谓背井离乡。而且解释为井
架的意境丝毫不差于解释为几安桌椅。
  所谓的井架井栏就是指辘轳架。现在这是已经被历史所淘汰的东西,所以近
代小孩是不能理解辘轳架为何东西但在古代它却被孩童所熟知。所以古代的小孩
可以理解“床”为何意。因而这首诗歌在古代就可以被小孩所理解背诵。但为什
么此诗在近现代也被孩童所熟知呢?近现代的孩童根本不理解辘轳架为何东西又
如何易于理解背诵呢?关键就在于明清文人对诗歌修改后,把床解释为人们常见
的“睡觉之床”的意思也就不足为怪了。睡觉之床为人们所熟知。孩童对于他们
所熟悉的东西当然易于背诵了。即近现代孩童随着社会的习惯和自己的真实感知
自觉不自觉的就会把诗中的“床”理解为“睡觉之床”,这是无可非议的。而这
种现象正是语言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这一性质所决定的即积非成是。当然这也体
现了语词的意义会随着它所代表实物的消失而退出人们的使用范围。
  因此,我们主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历史的角度去解释床的意义。我们认
为“床前明月光”的“床”字在古代应该解释为“井架井栏”之意而在近代应该
解释为“睡觉用的床”。这既尊重古人的原意又照应到现代的实际如语义的规范
和易于儿童理解背诵唐诗。

(XYS20080623)


无事找事的学者

  胖冬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696ad901009pzn.html     

  在收藏家马未都把“床前明月光”一诗中的“床”解释为“马扎”之前,就
有很多关于“床”的解释,“井栏”、“井床”等,总之,不是睡觉用的,是要
站着的;到这个马未都,倒成了“马扎”,又要坐着了。

  又据《华商报》6月13日报道,有专家认为李白《静夜思》的原文应该是: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原因是古人作诗,惜
墨如金,怎会一诗出现两个“明月”。

  这些所谓的专家抛出的观点都是在一大堆的引经据典之后,说句实话,那些
“经”“典”我一句没看,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

  “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在没有无事找事的专家出来之前,我认为100%的
人都认为是睡觉用的床,之所以无缘无故地出来了井栏或者马扎之类的东西,原
因无他,这些人的心理跟范跑跑逃跑后发表高见时的心理如出一辙,就是想成就
自己。

  说句实话,根据本人这些年的编辑经验,我甚至可以用大量的证据证明出
“床前明月光”中的“明月”不是中国的明月,而是罗马帝国的明月,并且这两
个明月还同时出现在不同的天空上。

  更有甚者,明星学者王立群先生认为山东高考作文题《春来草自青》出自中
国禅宗的经典著作《五灯会元》,语含锋机,道理太多,怕小孩思虑不周,领会
不了里面真正的意义,以后再出作文题,要慎之又慎。

  看到王立群这种近乎荒唐的“高论”,我就想起孔乙己的“茴香豆的茴字有
四种写法,你知道吗”这句超级迂腐的话来。当然,王立群“高论”的背后动机
要比孔乙己精明得多。

  一句简简单单的“春来草自青”,王立群居然能弄出一大堆别人都看不懂的
东西来,我实在是佩服之极。“在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下突然接触这类考题确实
会让一些考生不知所云”,我想请王立群到学生中间去调查调查,要是山东的考
生有一个人说自己不知所云的话,那这个学生除非是瞎子,当时看不见这句话。

  对于王立群,本人还接触过一点,曾经编辑过他的一篇文章,语言累赘,行
文拖沓,并且有意无限向易中天靠近,那种想快速成名的心态在我面前赤裸裸地
展现,实在是让人厌恶透顶。

  目前很多学者就像方舟子说的那样,搞学问没有一点科学精神,动不动就抛
出许多奇怪的言论,搞一些伪科学。何况“诗无达诂”,像“床前明月光”、
“春来草自青”,百度、GOOGLE一下,你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也许正因为今
天论据的容易搜集,致使许多学者屁股坐不住,忍受不了寂寞,纷纷想从书斋中
走出了到外面不成调地亮一嗓子,污染一下社会空气。

(XYS20080620)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