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与牛顿的手稿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zhoufangzhou 于 2017-02-11, 05:27:05:

赖建诚,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博士(1982),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1992—1993)。台湾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专攻经济史、经济思想史。

伦敦皇家学会规划牛顿诞生三百周年纪念会时,凯恩斯(1883-1946)写了一篇《牛顿,这个人》(1942)。时值二次大战高峰,纪念会因而推延到1946年7月17日,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举行。凯恩斯因积劳成疾心脏病发,1946年4月21日逝世。这篇文章由他弟弟Geoffrey(1887-1982)代为宣读,同时发表纪念文的名家,还有丹麦物理学者Niels Bohr(1885-1962,1922年诺贝尔奖)等人。[ day (2014,页157)说,1942年12月30日凯恩斯在皇家学会发表过此文一次,第二次是1943年1月30日在剑桥三一学院]
凯恩斯在这篇文章中,直指牛顿最独特的天分:“我认为他杰出的秘诀,在于他的直觉肌肉是最强壮的也是持续最久的,这是人类所能得到最高的天赋。……牛顿可以把一个问题放在心中好几个小时、好几天、好几个星期,直到这个问题向他投降供出秘密。他也是个优越的数学家,可以把问题做出来给你看,但那只是为了展现,真正特殊的还是他的直觉。正如De Morgan说的,他沉醉在思考探索中,而不急着去证明。如果证明这件事有意义的话,正如我说过的,那只是事后的包装,而非用来发现的工具。”(Essays in Biography,页365)。
这篇高度可读的文章中,还有许多值得引述的佳句,以全文末段为例:“我们细思牛顿的奇特著作时,就很容易理解(而非扭曲到其他方向),他这个奇特的心灵,曾经被恶魔诱惑去破解这么多的谜题。透过他的心灵力量,解开了上天与大自然的所有秘密。他是哥白尼与浮士德的综合体。”(页374)
四年后,1946年4月7日,凯恩斯写了另一篇《萧伯纳与牛顿》,用以庆贺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192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90大寿。这是凯恩斯的封笔作,因为他两星期后病逝。凯恩斯对《萧伯纳90大寿庆贺文集》(G.B.S. 90)的主编S. Winsten说:“我不想被排除在外。……这篇文章草率贫乏,但我实在过度忙碌。”“我不想在这本庆贺文集中缺席,但心意与文笔由于琐事繁扰而无法静闲,匆乱中草写此文,无法展现我对萧伯纳的敬爱与尊崇。1946年4月7日。”(页375、381)
这篇“草率贫乏”的文章可读性也很高。为什么凯恩斯把牛顿和萧伯纳相提并论?因为萧伯纳在他的戏剧作品中,常让剧中人表述牛顿的见解。凯恩斯抱怨萧伯纳的作品,时常改变历史时间,也常更动牛顿的原意与文字。试举一例:
萧伯纳引述牛顿:“我的一生都在无知的大海中沉思。在那浩瀚大海的无际海滩上,我自以为捡到一个卵石,其实那只是颗沙粒。”
牛顿原文:“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会怎么看我。但我自认为只是个在海边游玩的男孩,偶尔发现一个比较平滑的卵石,或是个比较漂亮的贝壳。然而横在我面前的,是个尚未探索的真理大海。”(页378)
凯恩斯在这篇文章中,解说牛顿为何会离开剑桥的长久学术生涯:从1661年6月19岁在三一学院入学,到1696年4月20日转赴伦敦铸币厂任职。1700年2月升任厂长,到1727年3月逝世为止。让凯恩斯用自己的话来说:“在十多年的密集工作期间,牛顿对自己疏于照顾,这些事已由他的助手Humphrey说过了。此时的牛顿已发表《数学原理》(Principia,1687),正逢多事之秋:与他情感亲密的母亲过世,精神状况衰退,严重到有谣言说已经疯了。他处于混乱与病态,心智无法集中(也从未回复到从前的状态)。他认为被朋友陷害欺瞒,写荒谬且无根据的信指控他们。此时,1692,他已50岁,大名鼎鼎。……国王指派他担任剑桥国王学院的院长,但学院拒绝了这个最崇高的荣耀,因为牛顿不是伊顿公学出身,也不是神职人员。……最后,有位三一学院的老友 Charles Montague (1661-1715),当时已贵为财政部长,还受封为第一代Halifax伯爵。这位部长帮牛顿在铸币厂内,找到督导(Warden)的职位,之后升为厂长,收入高责任轻。……牛顿逝世时和莎士比亚、达尔文、萧伯纳一样,名利兼备。”(页378-379)
【牛顿手稿的拍卖与转赠】
1936年7月13-14日,伦敦的苏富比(Sotheby's)公司拍卖牛顿手稿332包,内容超过500万字。凯恩斯购得130包(其中有多项的篇幅相当庞大),以及130多本牛顿生前的藏书。1946年凯恩斯逝后,这批手稿与藏书转赠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整件事的前因后续相当有趣,过程也异常曲折,有两篇文献记载甚详。(注1)
牛顿终身未娶也无法定继承人,1727年3月逝世时未留遗嘱。牛顿是遗腹子,母亲再嫁后生女,与牛顿的关系是同母异父的兄妹。此妹嫁Barton后生Catherine Barton (1679-1739),算是牛顿的侄女。牛顿赴伦敦任职后,由她照顾起居,她也与前述的财政大臣Montague交往。1717年Catherine嫁给John Conduitt (1688-1737),此人在牛顿1727年逝后,接任造币厂长职位。
Conduitt曾计划撰写牛顿传记,累积相当的材料但终未成书。他和Catherine有女儿也名为Catherine,1740年嫁给John Wallop(1690-1762)。Wallop是第一代的Lymington子爵(1st Viscount Lymington, 1720-1743),曾代表Hampshire地区担任下议院员。1743年王室封Wallop为第一代柏资茅斯伯爵(1st Earl of Portsmouth),这也说明为何牛顿的遗物会在柏资茅斯伯爵家族,长达150年毫无损伤。
第五代柏资茅斯伯爵(请注意他的姓名Isaac Newton Wallop),1872年把牛顿的文件捐赠给剑桥大学,其中与数学、化学相关的手稿,以及信函、书籍在1888年制成目录,存放在大学总图书馆内至今,称为Newton Collection。其余与科学关系较间接的文件,退还柏资茅斯伯爵家族,存在 Hampshire的住所(名为Hurstbourne Park)。1891年1月的一场大火烧毁此处,但牛顿的手稿几无损伤。
这些文件的题材包括炼金术(化学实验)、神学、历史、铸币厂文件、信函,以及Conduitt为了写牛顿传所搜集的文件,还有Godfrey Kneller (1646-1723)绘的画像。1936年3月,苏富比公司接受委托拍卖这些文件。委托者是柏资茅斯伯爵第九代Lymington子爵(Gerard Wallop)与家族信托,原因是遗产税负担过重,以及家族开销庞大。
1936年3月时这批文件尚未整理,内容杂乱无序,需要重新分类制成目录才能公告拍卖。这项艰巨的工作,落在苏富比公司书籍与手稿部门目录主编John Taylor身上。三个月后,伦敦《每日快讯》(The Daily Telegraph),在6月22日星期一第5页发布消息:“炼金术士牛顿。他的蜕变理论。手稿文件待售。”
牛顿文件的拍卖不巧碰到竞争者:大约同一时间,对手公司Christie's正在拍卖知名绘画家收藏Henry Oppenheimer的重要收藏品。大英博物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对牛顿文件拍卖的事都没有任何表示。苏富比的目录长达144页,共分332项(包)拍卖品,若有人要整批买下,订价9093英镑10先令。第一批174项排在7月13日,其余在翌日拍卖。大约有50名买家到现场,其中有几位是重要私人买家,其余是公司、古物商、代理人。
1936年2月凯恩斯出版《就业、利率与货币的一般理论》,让原本就相当知名的他更上一层楼,在学术界的地位如日中天。他对这项拍卖会原本不积极,在弟弟Geoffrey的催促下,最后一刻才决定参加。他在拍卖会上购得38项,之后兴致大发,积极与其他得标者交换,或加码购入。大家看在他的名份上,大都尽力成全,最终战果是多购得一百多项(包)。这项拍卖会后的重新整合过程相当曲折,各国标购者之间有合作也有角力,凯恩斯对此事的积极态度,在现存上网的信函中充分展露。
凯恩斯最有兴趣的主题是炼金术(化学实验),目录上共有120包待售,凯恩斯在会场购得7包,之后积极交换加码购入,最后取得57包。[ day (2014,页150)另有一说:第一天凯恩斯购得38包,价格264镑10先令,约值今日1万镑。第二天他标到25包,价格391镑,约值今日1.5万镑。]1936年7月拍卖会后,凯恩斯对牛顿的文件兴趣激增,积极探索手中的稿件,几年内成为公认的牛顿专家之一。这也说明为何他会在1942年与1946年,写出两篇论牛顿的传世之作。凯恩斯收藏的牛顿文件,具体内容详见Munby (1952,页49-50)附录的记载。
1936年7月拍卖会时共有37位买主,只有九位标得10包以上。这九位共标得247包,约占目录总数332包的3/4。整体而言,这不是一项激奋的拍卖会,苏富比公司的总收益不超过1万镑。相对地,2001年某位匿名买家为了牛顿“Paradoxical Questions”项目中的一页手稿,就付出18000美元。
好几项原因说明,为何这项手稿的两日总售价竟然不到1万镑(9000镑,约值今日33万镑)。(1) 1929-1933年间的世界性大萧条刚结束不久。(2)当时英国管辖的巴勒斯坦地区问题不断。(3) 1936年9月的西班牙内战一触即发。(4)社会上的资金不充裕,无余钱投入这些旧纸堆。(5) 1930年代中期通货膨胀率低,投资古文物的报酬率低。(6)前述Oppenheimer艺术收藏品,在同一时间由对手公司Christie’s拍卖(总额14万镑),吸走众人眼光,对牛顿的文稿不利。(7)媒体对此事不热衷。(8)柏资茅斯伯爵家族与剑桥大学低估牛顿的非科学手稿价值。
这300万多字的非科学手稿中,与本书直接相关的是铸币厂文件,它们的命运如何?7月的拍卖会之后一星期,The Times出现一则新闻,说纽约商人Gabriel Wells在拍卖会场,标到这批铸币厂文件,已转售给Lord Wakefield,条件是要捐赠给国家。Wakefield取得后立刻捐给伦敦的皇家铸币厂。这批文件共916项,可上网查询。

注1:(1) A.N.L. Munby (1952): “The Keynes collection of the works of Sir Isaac Newton at King’s College, Cambridge”, Notes and Record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10:40-50. (2) Peter Spargo (1992): “Sotheby’s, Keynes and Yahuda—the 1936 sale of Newton’s manuscripts”, in P.M. Harman and Alan Shapiro eds.: The Investigation of Difficult Things: Essays on Newton and the History of the Exact Sciences in Honour of D.T. Whitesid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15-134.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