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12/12/11253192_0.shtml高水旺“臭”了一干专家2011年12月12日 02:00
来源:大河报 字号:T|T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转发

三彩抬蹄马,高水旺高仿艺术作品。

三彩啃蹄马,高水旺高仿艺术作品。
“传承与创新·洛阳三彩篇”系列之
3□首席记者 于茂世 文图
引子
PREFACE
1994年,河南——北京,不时会有客人将偌大的卷烟纸箱搬上列车。
倒卖香烟?似乎不是!
一则纸箱破烂不堪,里面装的似乎也不是什么香烟;二则到了北京,不出火车站,就在站台上,久候于此的北京人总会将东西疯抢一空。
不是香烟,又是什么?
此时,有个小道消息,已在北京古玩界炸开了锅——
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为了防止文物流失乃至流往国外,正在甩出巨资抢购新近出现在潘家园古玩市场上的陶俑。
于是乎,某些消息灵通人士跑到北京火车站,与国博、故宫展开疯狂争夺。
国博、故宫顶级专家认为:河南某个大墓已经被盗,倘若不抢购的话,将追悔莫及。
但是,越抢购,陶俑越多,总也抢购不完。
警方介入,查来查去,追查到洛阳市孟津县南石山村,追到了高水旺先生的家里……
“都是禹州人定做的东西。”高水旺说,“禹州人在北京抢生意,打起了架。警方抓的是我的客户,事儿也就落到了我的头上。也不只是我一个人做的东西,也不只是南石山村做的东西,附近的宋庄,他们也在做。”
“倒是听说,人家为收这东西,还聚在一块儿研究过,说什么:放开收,收错了,我这馆长就不干了。”高水旺说,“事儿出来了,文物部门开会研究怎么办?听说争来争去,一大堆假东西里,愣是还有几个真的。”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而今这些东西依然是国博、故宫最烫手的山芋。“就堆在库房里,无法处置……”高水旺说。
如此这般,与真正的国家宝藏“耳鬓厮磨”,也好。
好让当下的中国顶级专家“挥洒”90万元后留个“记性”(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吕济民回忆:中国历史博物馆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买了3次,花了80万元;故宫博物院买了2次,花了10万元),也好让子孙后代见识我们这个时代炉火纯青的“高仿”技能。
也许千年之后,高水旺的“高仿”作品将作为国博、故宫“旧藏”,与北魏陶俑、唐三彩放在一起,供人参观瞻仰。
只是标注不同:陶马俑(北魏),陶仕女俑(唐代),陶骑马俑(中华人民共和国 高水旺仿制)……
“1994年,某些禹州人找到我的门上,要我给他们定做些陶俑。没想到他们倒腾到北京,当文物去卖了。”高水旺说,“北京的专家都当真的,全傻了眼;咱也没沾啥光,臭了北京的大街——满满一箱子陶俑,三四十件,处理价4元,每个俑只卖1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