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梅子:读文字一定不能忘了语境啊!(是不是我也有点教训口气呵呵)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OldMountains 于 2012-04-11, 12:51:02:

韩寒:这是12年前,我在最后一个晚自修写给挚友子文兄的告别信。前些日子记者采访到他,他居然还保存着。如今我重抄一份,作为纪念。“趁我还年少,我要万水千山走遍⋯⋯切记,要不附权威,不畏权势,不贪权力⋯⋯”。对个人善良,对公权苛刻,信中虽有意气用事,但这些少年文字,也将一直注视着我。
http://news.21cn.com/hot/cn/2012/04/09/11408730.shtml

ASH的评论暗示他的判断说,那份告别信实际上是韩爸代写的(“憨憨的默写能力还可以,能把老爸写的短信背下来写给同学
”;http://www.xys.org/forum/db/10/31/8.html

你紧跟一帖说:“这哪像给同学的信,分明是师长写给弟子的”。

“哪像”,是不是可以作两个理解?一个是说,你也不相信是韩寒自己写的。另一个是说,你相信是韩寒自己写的,只是不满意他说话的口气。

因为你是紧跟ASH的“代写”判断之后写的,是不是从语境上说,你也认为是代笔?

所以我批评的是,你们认为是“代笔”的那个判断。根据我的争辩,我认为你们的误判是很可笑的一种。那么你们智力又不低,可见你们是戴了有色眼镜,预设立场造成的误判。

你的分辩是:“与同学共勉能写成了“教训人",怎么能怪我看他‘不顺眼’”。你没有说,你就是认为那是代写,然后说明你的理由。你没有这样分辨。所以我现在认为,你实际上是澄清说,你相信那是韩寒自己写的,只不过你不满意其口气。这是否你的判断?

你至今没有直接说明,所以我只能推断。

那么,回顾起来,你所有的观点,一直是没有注意别人(ASH的,我的)说话的语境,于是表达不能不导致误解。

回头说韩寒。可能也还是语境问题。我前帖已经说明,年轻人在受挫折、有激愤,又志向大而无当的时候,说话冲,有教训人口吻,不足为奇,甚至在惺惺相惜的好朋友之间,可能这样还互相激赏呢。其“被教训的”朋友当时不以为忤,至今也不以为忤,就很能够佐证我的判断。你看着不顺眼,很可能是忽略了语境。

当然,也可能无论如何你都不喜欢这种口吻,那当然就没啥好讨论的了。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