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陆民:(文痞+政协委员)何新是如何造谣诽谤诺贝尔的?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skywalkerman 于 2013-02-19, 21:59:30:

转自 知识产权斗士的部落格 http://lymanchu.blog.163.com/blog/static/6958522220131201306875/

2010年10月8日,就在诺贝尔和平奖评选结果发布的同一天,何新发文《揭秘:诺贝尔奖基金会的真正金主其实是共济会》,该文先以《揭秘:诺贝尔奖背后的金主是国际共济会》为标题于当天8:45:31在新浪博客进行预告,当天14:52:19发文于网易博客;10月10日,该文以《揭秘:诺贝尔奖基金会的真正金主其实也是共济会》发于草根网博客,网易博客与草根博客内容略有差异。由此,该文如同2011年那个清华大学炮制出笼的、90岁假冒《纽约时报》前总编+冒牌普利策奖评委会主席一样,传遍全球。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文痞”乃“舞文弄墨颠倒是非的人;“文痞”英译为literary prostitute,学过英文的人大多都明白prostitute是做什么的。不过一般而言,prostitute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生活所迫,一种是贪图荣华富贵。本文就来分析何新是否符合“文痞”抑或literary prostitute的定义。

一、诺贝尔奖

众所周知,诺贝尔奖乃瑞典发明家、实业家Alfred Bernhard Nobel以其财产作为基金,以基金收益作为奖金。然而,何新独辟蹊径,在其文中声称“殊不知,这个奖的背景来历其实非常复杂。诺贝尔基金会资金的来源,早已不是诺贝尔死后留下的区区遗产。其当今的多元金主都是欧美共济会的金融基金───主要是罗斯切而得金融家族。”真是开宗明义,一锤定音;不,是一“吹”定音,因为此乃何新自己的胡言乱语,并未给出任何出处甚或证据证明。

诺贝尔基金有一份官方报表Prize Amount and Market Value of Invested Capital Converted into 2011 Year's Moneytary Value(转化为2011年货币价值的奖金数额、投入资本市场价值),列明每年奖金数额、基金资产数额、转换为2011年货币金额、较之1901年价值升降比例。从该报表可以看出,诺贝尔奖初始基金金额为31,587,202瑞典克朗,此金额相当于2011年的1,701,880,156瑞典克朗(指购买力,而非简单数字);1975年缩水到1901年的一半,1978年达到最低点,仅及1901年的42%;1999年达到最高点,基金资产相当于1901年的279%。截止到2011年12月,诺贝尔基金资产达到2,973,000,000瑞典克朗——并非何新所谓40亿。

Nobel Prize: A History of Genius, Controversy and Prestige(诺贝尔奖:天才、争议和威望史)堪称迄今为止有关诺贝尔奖最权威的著作,该作附录A:奖金价值(Appendix A: Value of Prizes)介绍,诺贝尔基金的运营鲜为人知,Martin Sherwood在其1974年的文章Movers and Shakers中声称,诺贝尔基金董事会中有2名瑞典的主要银行家,这是仅有的外来人士;直到大概1945年,诺贝尔基金投资于政府债券,而后投资于股票。诺贝尔基金董事会偏爱国际大企业。

二、诺贝尔经济学奖

何新一“吹”定音后,就将矛头指向诺贝尔经济学奖,大惊小怪道“诺贝尔经济学奖并非诺贝尔奖”。他自称这是其从维基百科中得知的,实际上他这篇文章内容大多从维基百科中拷贝过来的。

何新的“尖叫”并非什么内幕新闻让其挖到了,实际上了解诺贝尔奖的人都知道;而何新的惊呼只能让大家知道这位并不懂基本的“学术规则”,假如他及其追捧者、被迷惑的当局官员真以为他是个学者的话。维基百科不能这么用的;另外维基百科声明放弃版权专有,但并非就可以直接拷贝过来夹到自己的所谓文章中。事实上,登陆诺贝尔基金官方网站 ,点击栏目Nobel Prizes后即可看到左边的表单中从第三行开始均有前缀Nobel,而经济学奖则为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点击后即可见到经济学奖的正式名称为The Sveriges Rike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瑞典央行纪念诺贝尔之经济学奖)。至于何新所谓诺贝尔侄孙Peter Nobel并非诺贝尔侄孙,而是曾侄孙(great-grandnephew);Peter Nobel的祖母乃诺贝尔哥哥的女儿。Peter Nobel是一位人权律师,曾担任瑞典红十字会秘书长,他要求经济学奖与诺贝尔奖区分开,因为他认为这是“经济学家为提高其声誉而策划的一场公关杰作……该奖常常颁发给股票投机商”("a PR coup by economists to improve their reputation ... most often awarded to stockmarket speculators",见英国《卫报》The Nobel Prize for Economis May Need Its Own Bailout一文)。不知道何新所谓“布谷鸟”传说来自何方,或许他压根儿不懂英文,私下请教懂汉语拼音的小学生后自以为coup乃布谷鸟也——全无贬低之意,真的有个老革命干部为了批判项南所谓马克思女儿嫁给资本家之说,翻遍儿孙小学语文课本,证明马克思女儿没有叫“珍妮”的,只有一个叫“燕妮”的;人民大学一位教授为此同样撰文,言称马克思女儿叫燕妮,仿佛马克思女儿出生后户口登记注册的“汉语姓名”一般,该文还上了一份社科学刊,似乎可以作为研究成果。

无论如何,诺贝尔家族人员并不享有任何特权,他们一样对诺贝尔奖无缘置喙。

三、何新造谣诽谤诺贝尔、伯莎·冯·苏特纳夫人

何新言称“诺贝尔本人是一个成功的军火商人。但是诺贝尔只读过小学,文化很低,不懂科学,生平对于科学也并没有任何发明或贡献,他至今被人们记住的原因是他建立的“诺贝尔奖金”。”而事实上,诺贝尔少儿时代正是其父生意辉煌时期,9岁即随全家移居俄国圣彼得堡与父亲相聚,有专门的家庭教师指导学习;1850年,诺贝尔年方17即受父命前往美国,跟随发明家John Ericsson学习;按照Kenne Fant所著Alfred Noble: A Biograhpy(《诺贝尔传记》)一书介绍,诺贝尔父亲命其赴美学习乃让其永远断绝作家梦。诺贝尔熟练掌握俄语、法语、英语、德语、意大利语,当然还有母语瑞典语,尤其擅长英语。

顺带说明一下,维基英文网站标明诺贝尔1884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但并未给出出处,诺贝尔基金官方网站亦无提及——何新没上过学,但如何使用维基、百度一类网络百科乃常识。

何新言称诺贝尔仅有的发明为1867年的注册专利【“代纳迈”(Dynamite)】,事实上诺贝尔去世之时拥有355项注册专利,其第一项专利为1963年的爆炸和射击弹药制造方法,有影响的还有雷管等重大发明——此为前述《诺贝尔传记》一书开篇年谱记载,而诺贝尔基金官方网站中年谱中标明其第一项专利为硝酸甘油。诺贝尔之未曾设立数学奖的原因一度引发各种猜测,但并无定论;何新所谓“诺贝尔不懂数学”之说亦为其独家解说,纯属臆造。

何新文中写道:“……遗嘱的主要执行人是他生前的情妇、女秘书伯塔(Bertha Kinsky)女士。伯塔女士是德国共济会会员,在晚年对诺贝尔影响极大。她也是诺贝尔在金融证券投资上的合伙人,为他引进了罗斯切而得金融家族的合作伙伴。”这是彻头彻尾的造谣诽谤。Bertha Kinsky与诺贝尔的相识颇为奇特,诺贝尔由于经常四处旅行经营其遍布欧美各地的产业,便在维也纳刊登广告招聘一位私人助理,那是1876年。伯莎·金斯基(Bertha Kinsky,全名Bertha Sophie Felicitas Baronin Kinsky von Chinic und Tettau)应聘,诺贝尔对这位具有良好修养、懂多国语言的33岁女性颇有好感;然而,正应了那句“恨不相逢未嫁时”,这位被誉为“欧洲最富有的流浪汉”一生中遇到的唯一红颜知己早已婚约在身,伯莎·金斯基当时应聘也是出于贴补家用维持经济独立,旋即离去结婚成了伯莎·冯·苏特纳男爵夫人(Bertha von Sutterner)——按前述《诺贝尔传记》介绍,俩人春天因缘际会,伯莎·金斯基在巴黎仅待了一周,诺贝尔就因业务不得不离开法国,从5月9日到5月30日;等到他回到巴黎,伯莎·金斯基已经收拾行装、结清旅馆账单后离去,她为此不得不卖掉自己从亲戚那儿继承来的宝石胸针以支付住宿费用,尽管旅馆经理表明诺贝尔先生会负责费用。俩人由此成了朋友,后来一直保持通信,堪称柏拉图式的典范。伯莎·冯·苏特纳男爵夫人后来成了一名和平主义者,多产作家,她在自传中谈及巴黎一周“如同梦境”。前往巴黎应聘的一周,乃伯莎·金斯基与诺贝尔之间唯一的近距离交往,她与诺贝尔基金全然无涉。

诺贝尔的确有个情人,但另有其人。当年秋天,诺贝尔认识了一位维也纳花店销售员Sofie Hess,真正的“卖花姑娘”,由此俩人开始了一段漫长的亲密关系。诺贝尔出手阔绰,一直希望这个当时18岁——前述《诺贝尔传记》记录为20岁,前述诺贝尔奖史一书则为18岁——的姑娘能够修身养性,与其可以交流思想;然而,该女子除了相貌可人外粗俗不堪,除了找诺贝尔要钱外别无他求,以至于诺贝尔哥哥质问他是不是“大街上找来的”。按照前述《诺贝尔奖:天才、争议和威望史》一书说法,俩人除了同床共枕外鲜有共同之处。这段关系一直维持到1891年,Sofie Hess怀孕并明言诺贝尔并非孩子生身父亲,俩人由此分离。诺贝尔很慷慨地为其设立了一项年金(即一般通过银行定期支付给受益人一笔定额钱财的金融产品)。

四、诺贝尔遗嘱,诺贝尔基金,诺贝尔和平奖

1895年11月27日,诺贝尔在巴黎签署了他的最后遗嘱。等到他一年后去世,该遗嘱在瑞典乃至国际上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从家族成员到普通瑞典人都愤愤不平,连瑞典国王也发表议论言称“这是不爱国的表现”。

诺贝尔最后遗嘱中并无何新所谓3100万的文字,遗嘱中仅仅列明指定受益人的名字、金额,甚至包括前仆人、现仆人,而后表明其所有可变现资产组成基金,基金利息作为奖金;遗嘱执行人为Ragnar Sohlman先生、Rudolf Lilljequist先生,前者为主要执行人,遗嘱中对执行人的工作付出亦列明了回报金额。

瑞典通讯社2002年5月为纪念诺贝尔奖100周年发布的诺贝尔生平介绍说,诺贝尔撰写这份最后遗嘱时并未寻求专业意见,因为他厌恶律师,讥讽那些所谓专业人士“仅仅意图向你证明一条直线实际上是扭曲的”;诺贝尔遗嘱得以顺利得到执行,完全归功于诺贝尔最年轻的助理兼遗嘱执行人Ragnar Sohlman先生的努力,他腰挎盒子枪,转战巴黎、圣彼得堡,身后则有诺贝尔家族成员穷追不舍。

尽管这份遗嘱明确“唯一有效并撤销以往所有遗嘱”——诺贝尔基金官方网站诺贝尔年谱中标明此为第三份遗嘱——但所有一切工作全是从诺贝尔1896年12月10日去世后才开始着手进行:比如其分布在欧美各地的清产核资、资产变现,基金的设立,与所指定评选颁奖机构的交涉,等等。如此诸多因素,导致第一届诺贝尔奖直到1901年方正式颁发。

诺贝尔最后遗嘱中明确表明,奖金分为等额5份,其中和平奖部分原文为and one part to the person who shall have done the most or the best work for fraternity between nations, for the abolition or reduction of standing armies and for the holding and promotion of peace congresses(一份给予为国家之间友爱、废除或削减正规军以及为保持和促进和平代表大会做出最为卓越贡献的人士)。诺贝尔基金官方网站除了遗嘱全文,尚提供有遗嘱原件图片。

有一种说法,即伯莎·冯·苏特纳夫人所从事的和平主义事业可能影响到诺贝尔,进而导致和平奖的设立。实际上,此种说法不足为凭,因为本文涉及的各种参考文献表明,尽管诺贝尔发明炸药而发家,被指责为“死亡推销员”,但其本人乃和平斗士。前述瑞典通讯社的文章称,据估计如今三分之一褒扬瑞典的全球报道全都归功于诺贝尔奖。

1901年首届诺贝尔奖中的和平奖获得者为Jean Henry Dunant、Frédéric Passy,前者为瑞士人,后者为法国人。1905年,伯莎·冯·苏特纳夫人为和平奖单独获得者。

五、何新 v.温州的美国银行家

2012年伊始,温州出了个收购美国银行的银行家——实际上新闻早在2011年下半年出产,2012年炒作吹破——据说在得到当地领导关注后此肥皂泡被迅速吹大,亦迅即被当局委任为政协委员,不过肥皂泡很快被吹破。何新据说也是原籍温州——这里没有丝毫地域歧视之意——其发迹过程堪比这位温州的美国银行家,然而起步于网络前时代——所以西方营销学的形象定义是,right place,right price, right product, right promotion,网络时代尤其重要,你不right很可能就完蛋;不过要是有right connections and/or background就别的不right也没有关系。

90年代初期,有个拿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工问我,经济界都有些什么人。本人那时从商学院出来不久,如果问国际上的经济学家或许知道一二,然而对大陆的真是一脸茫然,更不敢随意表现出言词不恭。直到与皇城所谓人民法院交锋开始,方明白格鲁夫那句话改动一下即可适合国情:唯有骗子方能在这片土地生存。对这位何新本人同样孤陋寡闻,不知何方神仙。查了下才得知此人77年后开始发迹,23年半前开始大发。据说其最大贡献乃从人权中切分出“生存权”,由此给当局提供了回击武器。本人恰好打本世纪初与所谓人民法院交锋开始,法律功夫很快超越专业功夫,记得《中华民国宪法》里就有所谓“生存权”,原文为第十五条:人民之生存权、工作权及财产权,应予保障。转眼几十年后,“生存权”竟然成了何新的“发明创造”,真乃神奇的国家。

据查,何新从2010年开始,潜心“阴谋论”,那么下回就剑锋指向“阴谋论”。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