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Steven同学,“猜程沉”字面是什么意思?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伊犁 于 2012-10-09, 13:47:49:

据有一说法是“猜澄鋠”~~

引用:
澄是指龔澄樞, 太監; 鋹是指劉鋹, 南漢皇帝. 劉鋹委派龔澄樞管治廣東, 橫行霸道, 囂長跋扈.
猜澄鋹, 從字面解, 應是估誰作主, 即廣州話的"睇邊個話事"的意思.

请问您觉得这个说法靠谱吗?但是我记得小时候喊的口令是“程沉脐”~~那个“脐”又怎么个说法呢?谢谢~~

引用:
石头、剪子、布,是一种猜拳游戏,它在各地经常有其独特称呼,如香港亦叫作“猜呈寻”[1](见下文)。这是一种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广泛流传的手技游戏,有时跟“掷硬币”、“掷骰子”有相同的功能,就是用来产生随机结果以作决策。但有时它并不随机,因为游戏者可以根据经验,判断对手的手法,所以说,玩这个游戏是有一定技巧的。
很多情况下,如“飞盘争夺赛”运动中或“大学辩论赛”赛场上,规则规定用“石头、剪子、布”来决定那一队伍先发(多于用掷硬币的方法)。
“石头、剪子、布”还在实况角色扮演游戏中起到决定随机结果的作用,因为“石头、剪子、布”不需要任何道具。

规则

两个玩家先各自握紧拳头,然后其中一人或者两人一起共同念出口令,在说完最后一个音节的同时,两个玩家出示自己心中想好的手势(“石头”、“剪子”或“布”)。
石头
握紧的拳头。
剪子
或称“剪子”,中指和食指伸直,其余手指握紧。某些国家(例如韩国,日本的男性)玩家以伸直大姆指和食指代表剪子。

五指伸直,张开手掌。手心向下,或向上,或竖直(拇指向上)。
每一个手势代表一个“武器”,互相克制的原则是:
剪子被石头砸碎(石头胜利)
布被剪子剪子开(剪子胜利)
石头被布布裹(布胜利)
如果双方出示了一样的手势,就是平局。
通常这种简短的比赛可能会被重复多次,以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来决定胜负。(也有可能是一局定胜负)
口令
使用汉语的人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口令。有时,人们利用口令来称呼“石头、剪子、布”这个游戏。

跨地区
“一—二—三!”(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之间比赛时通常使用的。)
“石头—剪子—布!”或“剪刀—石头—布!”或“包—剪—锤”
“猜(Cèi)—猜(Céi)—猜(Céi)”或“猜(Cèi)—冬(Dōng)—猜(Cèi)!”(北方地区)
“丁(Dìng)—杠(Gǎng)—猜(Céi)”或“丁(Dìng)—杠(Gǎng)(或(Gàng))—锤(Chúi) ”、“竞杠〔gǎng〕锤”、“竞杠céi”(山西、内蒙古、安徽、东北等地)

中国华北
“𤭢(Cèi)—丁(Dīng)—壳(Ké)!”之后如果平局重复“丁(Dīng)—丁(Dīng)—壳(Ké)”(北京附近)
“猜(Cèi)—丁(Dīng)—戗(qiāng)(石家庄)
“锛—铰—裹!(ben-qiao~guo!)”之后如果平局重复“下—其—裹!(xia-qi~guo!)”;“砸—剪子—包!” (天津)
“恰(qià)—气(qì)—敲(qiāo)!”(承德,也有将“气(qì)”儿化的,即“气儿(qìr)”)
“气—气—气!”(邢台)
“嘿—喽—喽!”(唐山)
“猜(Cèi)—包(báo)—刺!”,平局后重复“包(báo)—包(báo)—刺!”(郑州)
“锤—包—锤”(郑州)
“包—剪—石头锤”,或 tsèi bău chì(洛阳)
“杠(Gàng)—剪(Jiān)—被(Béi)!”(新乡)
“剪—包—锤!”(邯郸,成安)

中国东北
和“老头”相关的口令:"竞-老-头!"或"竞-老的-头啊!"(沈阳、本溪、盘锦、阜新、白山),"jiàn老头" (丹东),"靠-老-头!"(抚顺),"Cèi-老-头!"(辽阳、秦皇岛),"ké老头" (四平),"磕老头" (辽源) ,"定老头" (新民),"将钢锤,将老头" (吉林市)
"杠-老-嘿!(héi)"(通化),"竞老黑(héi)" (吉林某地,阜新)
"竞老大" (葫芦岛、锦州、白山)
"竞老油" (盘锦)
"jìng gǎng liur céi" (鞍山)
"hèi xiāo héi","hèi jiào héi" (铁岭)
"qìng大家" (白城)
"杠大锤,jiàng大锤 " (齐齐哈尔)
"钉杠jiu锤" (鸡西)
"尖尖下去" (佳木斯)
"jiàng jìn 锤"(哈尔滨,牡丹江老派喊法)
"jìng gǎng lang 锤" (长春)
"定 gang lang 锤"(伊通) 或 “定 gǎng 锤”(黑龙江农垦宝泉岭管理局)

中国华东
“Qín—Zōn—Bān!”(杭州)
“Qǐng—Dóng—Cèi!”(苏)
“Ce—Dōng—Cè!”(上海)
“gà—jī—qí”(温州)
“jigeri—bon—pan”(宁波)
“Jiāng—Jūn—Bò!”(浙北)
“Dung-ce!”,“钉钢锤”(南昌)
“剪子-包袱-锤!” (山东)
"Dai-Qî-Dai" (胶东)
“猜-宝-猜!”(安徽)
Dìng-Bǎo-Bǎo-Dìng(阜阳)
“轰-包-扎”(安徽和县)

中国华南、香港及澳门
“包—剪—𢱕 !”或者“包—揼!”(“包—揼!”是玩包揼时用的口令)(珠江三角洲一带)
“包—剪—𢱕 !”(粤语)
“程—沉—切!”([粤语])
“呈沉剪, 呈沉包, 呈沉糯米叉烧包;老鼠唔食香口胶,要食豆沙包。”[2]
“锤子—剪刀—布!”(福建)
“铰-刀-剪!”(闽南地区)
“ō——lo—zom”(潮汕地区)
“包——削”(潮汕地区)
中国西南
“剪子—包袱—锤!”
“叮当铃子—响!”(四川地区)
“石头—剪子—帕子是包!”(重庆地区)
“锭—剪—帕子包!”(重庆地区)
“Qing Zhong Shi Zai Se!”(自贡地区)
“实~拳儿!”(成都地区)
“Qi Qi Qi”(贵阳地区)

中国西北
“猜(Cài)—包(Báo)—吃(Chi)!”(宝鸡、兰州及其周边甘肃大部)
“猜(Cài)—咚—吃(Chi)!”或者“包剪锤” (西安)

台湾
在口令上,过程中除可直接使用国语;顺序为剪刀石头布外,也使用“ㄎㄨㄥˋ,ㄅㄚˋ,胜利”的口令。其中,口令依序是:台语的“零”(代表石头,音为:ㄎㄨㄥˋ),日语“纸”转音(音为:ㄅㄚˋ)及国语的“胜利”(代表剪刀);即“零,纸,胜利”


历史起源

“石头、剪子、布”起源于中国,然后传到韩国、日本、欧洲等地。中国从汉代就有猜拳游戏,其他国家都没有产生这种游戏的土壤和相关历史。“石头、剪刀、布”作为猜拳的一种,根据明人谢肇浙所撰的《五杂组》一书,猜拳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汉朝的手势令。明李日华《六研斋笔记》载云:“俗饮,以手指屈伸相搏,谓之豁拳,又名豁指头。”在明清小说中,记载更多。《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写云:“彼此有了三分酒,便猜拳赢唱小曲儿。”《水浒传》第一百零九回写云:“猜拳豁指头,大碗价吃酒。”清朝人赵翼有诗云“老拳轰拇阵,谜语斗阄戏”。[3]
中国人和韩国人一般都叫“石头、剪刀、布”,而日本人则叫做“石头、剪子、纸”,与美洲、欧洲的叫法相近(Rock, Paper, Scissors)。台湾人的台语式玩法,也是以纸代替布。这可能是因为“石头、剪子、纸”是由19世纪的日本传入欧美的缘故。

策略

选手之间的策略可布括应用心理学去预测,或者干扰对手的行为。使用迷惑性的语言(例如:“敦厚老实的石头哟,可是战无不胜的啊!”)去干扰对手的作法是允许的。
从数学上来讲,最优玩法(根据博弈论)其实就是一种随机的选择,因此,当排除心理因素后,这是一个简单并且直观的游戏,就如同和计算机玩一样。但是,这里所说的“最优”是指不存在有比期望的随机概率更好的玩法。然而,对手如果不是采用“最优”策略,而是采用某种“次优”策略的话,采用随机玩法并不一定是最好的玩法。事实上,如果对手是人或者非随机程序的话,那么几乎可以肯定他采用的是某种“次优”策略,这种情况下,针对对手的弱点可以设计出一个更好的策略。基于这种思路而设计的Roshambot计算机程序,轻松击败了人类玩家(甚至布括它的开发者Perry Friedman,他曾经在2001年8月击败7名对手,布括前世界扑克大赛冠军Phil Hellmuth,并赢得800美元的奖金)。阿尔伯塔大学的扑克选手Darse Billings组织了一个Roshambot程序大赛,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活动研究这些的非随机的概率,以及它们在计算机游戏中的其他各种应用(例如,在扑克游戏中,发掘推测对手各种非随机出牌模式是游戏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策略)。
11岁的爱丽丝·马克莲在2005年提出了一种引人注意的出拳策略。当时克里斯蒂拍卖公司和苏世比(索斯比)拍卖公司协商,决定采用“石头-剪子-布”这种游戏来决定如何对珍贵的古董进行分配。爱丽丝的父亲尼古拉斯当时是克里斯蒂的一名雇员,他向女儿征询了一些意见。后来根据记者报道,爱丽丝的策略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法则:“谁都知道你该先出剪子。出石头太明显了,而剪子能够赢布”。于是尼古拉斯出剪子胜出。

作弊

刚接触这项游戏的人通常很快会学得一个技巧,那就是尽量不出布,直到对手认为你可能会出石头。在多出的毫秒之间,你便可以微调自己的出拳策略。让对手认为你会出布或剪子也有一样的效果;不过,除非你能善加运用“折返”(double-back)策略,不然隐藏出布的念头极有可能会引发对手也同样出布的直觉。
出拳之前的开赛仪式是喊口令(“1—2—3,出拳!”),这样做是为了使比赛双方同步,以达到同时出拳的目的。这样做对于初次见面的比赛选手是大有文章可作的,原因是喊口令的速度通常还没确定下来。口令速度默认是以快者为准。这样给快的一方带来好处,也就是他可以掌控比赛的节奏,使得对手花上更多精力去追上进度,而不是集中精神去出招。

变种

将石头、剪子、布三种元素替换为其它具有反传递性关系的元素进行的游戏。请参见石头、剪子、布变种。
某些儿童游戏规则中,将“石头、剪子、布”作为游戏的第一阶段,其结果并不直接决定游戏者胜负,而是作为下一阶段中玩家所需采取动作的依据。例如:
打手游戏:“石头、剪子、布”的胜者有权击打败者的手掌(或手背),若击中则获得最终的胜利;而第一阶段败者需及时躲避。
黑白配:“石头、剪子、布”的胜者需要试图使自己手指的方向与败者脸转动的方向(上下左右之一)一致,若成功则获得最终的胜利。
“油炸鸡”:游戏者需根据“石头、剪子、布”的胜平负结果,做出对应的“公鸡”、“母鸡”、“小鸡”的动作,做错者即判为失败。

数学及非递移性

石头、剪刀、布具有数学上的非递移性(当A>B,且B>C,则可推知A>C)。一个集合同时具有反身性、反对称性与递移性时,可称作偏序关系,类似于“大”与“小”的关系。理论上,一个集合里较“大”的元素是比较接近最优化选择,可是,在这个集合里并不存在。因为石头、剪刀、布都不具递移关系,如:石头赢剪子,剪子赢布、布赢石头。因为元素a、b、c都可传递到自己身上,所以这个关系可以称作非递移性。

比赛

石头、剪子、布的比赛偶尔在不同地方举行。有些比赛的网站讽刺其他游戏的网站。真正的石头、剪子、布的比赛是一个有趣的心理学较量。石头、剪子、布的策略是随机地选一个,但是人类不能达到真正随机,所以比赛的技术在于利用对手的非随机性。某些有经验的选手能连续达到比赛决赛就能证明技术能影响比赛结果
在日本,じゃんけん 比赛常常出现在电视综艺节目,特别是明星之间的比赛。石头、剪子、布也用来做广告来争取观众参与游戏。

国际“石头、剪刀、布”协会 世界冠军赛
自2002年起国际“石头、剪刀、布”协会制定一系列用于国际比赛的规则,举行年度国际性世界冠军赛还有常年举办很多地区性和全国性的活动。该冠军赛不单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选手,更是争取到广泛的国际媒体关注。国际“石头、剪刀、布”协会的活动以其巨额的现金奖品,精心的舞台布置和各具特色的选手而名扬四海。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