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骗性全知视角——评《达芬奇密码》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yige 于 2006-5-24, 07:22:55:

建议那些还没看过电影但是想看电影,或者想读一下这本书的先不要读本文,否则就没有任何悬念了。

欺骗性全知视角

——评《达芬奇密码》

·亦歌·

美国小说家丹·布朗的小说《达芬奇密码》已在美国掀起了一场达芬奇热。小说付梓伊始,短短数月内就售出数百万册。前不久出差,想着在飞机上无事可做,就在波士顿机场也买了本英文版的《达芬奇密码》。一读之下,大失所望,而且失望中还隐隐夹杂些许恼怒。这得归咎于丹·布郎的欺骗性全知视角。

全知视角,是国内近年来从国外文学理论中翻译过来的一个词,其英文是“omnipresent” 和“omniscient”,意思是无所不在和无所不知。叫法虽然新鲜,可我们的老祖宗早已谙熟此道,早先的太史公就是此道高手,拣个众所周知的例子:《三国演义》里曹操和陈宫逃至一友人家中,隐约听见后院里磨刀霍霍的,曹操就以为是要杀他,遂拔剑而入杀了那家人。后来才发现原来是绑了一口猪准备杀了款待他。先不管书中在绑猪时那猪为啥没有“杀猪般叫将起来”,罗贯中在此处所用的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全知视角,他既能听见后院的窃窃私语,又知道曹操的心中所想,后来更是随曹操闯入后院连刃两人。这种视角虽然为小说家所惯用,然而一位优秀的小说家在创作过程中必须遵循一些心照不宣的创作规律,譬如为了尽量不让读者猜到故事的结尾,可以用有限视角,可万万不能打着全知视角的旗号来欺骗读者,因为全知视角必须有一定公正性,能让读者信赖。话虽如此,很多好莱坞大片中往往会露出欺骗性全知这一败笔。譬如说为了迷惑观众,某凶手在独自一人时也装出一付痛哭流涕,要为死者报仇的假象。这一招,虽然可以很有效地迷惑观众,使谜底留到最后,可是高明的观众在结尾时往往会因为发现受骗而恼怒。丹·布朗在《达》中也屡屡出现这一故弄玄虚的欺骗性创作手法。譬如当兰登和索菲逃入巴黎的英国学者逖炳的家时,根据逖炳后来的描述,这一切都早已在他意料之中。他可以说早已在等着两人前去自投罗网。假如说为了蒙蔽兰登和索菲二人,逖炳不得不装出一付无辜的样子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当他和帮凶仆人单独在一起时还故作正经,这就是在故意欺骗读者了。再如修道士西拉斯在得知雷弥就是“大师”安插在逖炳身边的眼线时十分惊喜,这个仆人居然了解逖炳对“圣杯”的所有研究结果,这是多么高明啊!这种欺骗性全知最明显的,要数后来在伦敦的圣殿教堂里那一场戏;雷弥把手枪顶在逖炳后背上,书中的描述是逖炳当时“害怕得全身肌肉都抽紧了” !等到后来,我们才得知被丹耍了!仆人雷弥是逖炳一手培养起来的,他完全知道雷弥是在情势失控之下才不得不露面,也知道雷弥绝不会向他开枪,因此根本无需害怕。可是,丹意识到此处要是让他害怕,那观众就必然会产生疑问了。所以,为了进一步迷惑观众,丹·布朗不惜一再动用这一拙劣的手法,甚至在牛顿墓前的一刻逖炳和“大师”还完全是两个人。读者对大师的身份一直猜不透并不是因为丹·布郎的布局有多少高明,构思有多少巧妙,而是被丹·布郎用貌似全知的欺骗性手法好好耍了一会。这种手法,虽然有时候并不很明显,而且很多读者事后也愿意原谅,可其本质和上面所提到的凶手故意猫哭老鼠是一样的。

《达》书中除了用欺骗的手法耍弄读者外,虎头蛇尾也是其一大缺点。丹·布朗在开头部分布下的玄虚太大,要几十个骑士抬的四大箱里装着的可以立刻改变历史的东西不过是耶稣发妻的几根骨头,就这么点东西,说实话,口说无凭,DNA也根本没有用,想颠覆两千多年的基督教历史,无疑是痴人说梦!梵帝冈根本不必去理会。退一步说,那几根骨头所藏的地方已经是地球上最保险的地方,偷不走也抢不去,根本不必担心。再说索尼艾已经在他的妻子和孙子那儿也留了一手,因此根本无须让他的孙女儿如此费尽周折。说到这儿,不禁想起《庄子·任公子钓鱼》——任公子枯坐在海边钓鱼,一天,两天,一个月,一年过去了,多么枯燥乏味的情节,可是到了最后,浮标动了,绳子下沉了,任公子一拽渔绳,地动山摇,大鱼击水摆尾,掀起波涛如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最后钓上的鱼,制河以东,苍梧以北人都分到了鱼肉!此书则反其道而行之,起头部分波涛汹涌海水震荡,到最后提上渔线一看,原来只是条才八两重的黄花!

要说此书还有点新意,那就是在最后,兰登和耶稣的后人索菲公主将去佛罗伦萨这个文艺复兴之地共度春宵。在此,丹·布郎最喜欢玩弄的意象和象征进一步得到了延伸。昨天去看了由此书改编的电影,应该说电影比书要好。虽然电影作了很多改动,结尾也完全不一样了,为此遭到不少人的指责,却是把我所提出的几个问题都解决了。首先,当兰登和索菲逃入巴黎的英国学者逖炳家时,电影中仆人雷弥悄悄对逖炳说:“是的,这两人已经上电视了!”细心的观众立刻会觉出其中的弦外之音,而不是像书中一样一主一仆合起来耍弄读者。电影中那四大箱东西后来都在地下室出现,而且假如公布的话的确可以引起轩然大波,颠覆历史。索尼艾费尽心机设下如此重重机关也在最后得到了合理解释。原书中无此情节,因此看到后来,尽不知索尼艾何故要如此费尽心机。另外,在电影里,索尼艾不再是她亲外公,教堂那一老一少也不再是她的亲外婆和亲弟弟,这么一改就越加体现出索尼艾要兰登参与进来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护送耶稣所后人到最安全的地方去。这也是非常合理的。在此,倒要为电影叫个好。

前几天有朋友问小说值不值得读。觉得不太好回答。想起小时候去上海过年,和大人坐过几次棚车,那时候车次有限,每逢春节,铁路部门总要发几趟棚车,也就是平时装货用的闷罐子车,里面一个昏暗的灯泡,底下铺着些稻草,载着一车杂七杂八的人,满车厢又是脚臭又是打呼声,哐当哐当一个通宵从杭州坐到上海,那时候,与其一个人傻乎乎地瞪着车顶发呆,倒是可以读读这本书!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