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汉芯造假后续:中纪委的人悄无声息地到上海暗访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xinku 于 2006-5-19, 17:42:59:

汉芯造假后续:中纪委的人悄无声息地到上海暗访(图) 香港文汇报


内地科研腐败问题引起中纪委关注,多位专家向证实,年初的上海交通大学「汉芯」系列芯片造假事件尚未尘埃落定,「五一」前后,中纪委有关人士悄无声息地来到了上海,暗访了数位专家学者,联合上海市科委对科研经费管理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早在今年4月份,林争辉、唐安国与汪品先3位专家学者曾指出国内一些科研学术人员在名利的诱惑面前心态浮躁,某些制度性的严重缺失又为他们打开了方便之门。

  早在今年4月份时,林争辉、唐安国与汪品先3位专家学者曾接受采访时表示,发表了针对科研体制问题的一些看法。中纪委工作人员正是在搜集了他们发表的相关观点之后,展开了此次暗访。来沪的中纪委工作人员目的十分明确,即大致地探访科研经费管理不当造成的学术腐败情况,并对3位专家受访时提出的问题作深入了解。

  他们的目光主要集中在科研经费进入科研人员手中的流程、学术造假有何共性、经费使用有哪些问题、以及科研评奖机制有何缺陷等。林争辉是同济大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所长,他向记者回忆,「那是五一节前夕的一个晚上,中纪委工作人员和上海市科委一位领导一起和我谈话」。

上海交大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涉汉芯造假被革职。

  对高校人才引进政策与院士制度的反思可能也是他们此行的目的之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现象广泛存在。一个学校引入一个院士的成本大约是500万元,而院士过来之后,如果争取到1至2个项目,收获的经费肯定不止500万元,更不用说还增加了学校的无形资产。

  另外,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唐安国教授所列举的对科研经费「化公为私」洗钱的6种常用手法(见附表),也引起了中纪委驻科技部工作人员的重视。院校争取来的科研经费还有可能成为贿款。

  除此以外,中科院院士汪品先是又一位进言的上海专家。汪建议在科研经费管理方面,财权和审批权分离,掌握财权的政府部门直接从科研项目审批中退出。

  为此,3位上海专家建议对体制进行变革,改革评审制度,且大项目必由独立的非政府机构公正审计。「切断政府官员和科研人员的利益联系,那是腐败的温床」。中纪委工作人员曾对上海专家表示,「我们的想法和你一致,也希望反思体制问题。这次先了解一下情况,回去之后再进行梳理。」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