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美的绿卡真那么不值钱,怎么总见中国人拒领的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pudding 于 2006-4-19, 07:35:27:

“太好了!终于轮到我说话了。”这是马楠的第一句话。马楠想说的分别是:她没有责问过克林顿;没有痛斥过美国的人权状况;确实是嫁给了美国人,但并没有去美国留学;她的老公也不是性无能,否则两个孩子从哪儿蹦出来的呢?!

她说,网上流传的那个帖子,她和她老公看到时“都快笑翻了”。

马楠说的帖子,是指《北大反美姑娘马楠的近况》,发在2005年8月13日的“大家论坛”上:

北大中文系的女生马楠在克林顿访问北大时,曾当面痛斥美国人权状况恶劣,有意思的是,两年后本科毕业,她却选择到“人权状况恶劣”的美国去留学,后来还嫁给了一个美国人。

马楠明明知道美国的人权状况恶劣,为什么偏向虎山行?……

该文给出的理由是:

一、马楠绝不是投机分子,而是一个崇高的爱国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国际主义者。马楠之所以选择出嫁美国人,是出于对毫无人权保障的美国人民的深刻同情。马楠以自己的弱小身躯,面对美国的强大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勇敢地站出来为美国人民伸张人权正义。……据说马楠最近已联络美国的各种进步力量,为改善美国的人权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二、马楠是一个艰苦朴素的马列主义者,每月都把自己微薄的工资捐献给贫穷的美国工人兄弟,自己则每天素衣素食,几乎不吃肉。这和资产阶级享乐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三、马楠意志坚强,毅力过人。见过她的人没有不称赞的,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也从不叫累。近来据说她的美国丈夫性功能已近丧失,但她依然深爱着自己的丈夫,这种精神是何等的高尚……

马楠至今清晰记得,1998年6月29日上午,她坐在距离讲台较近的第7排的位置上。当天,克林顿首次来到刚刚结束百年校庆的北大。在北大办公楼礼堂里,面对400多名师生,做即席演讲。演讲完毕,北大7名学子提问,其中包括94级中文系女生马楠。

克林顿:……贵校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之一、胡适教授在50多年前说过:“有些人对我说,为了国家的自由你必须牺牲自己的个人自由。但我回答,为了个人自由而奋斗就是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为了个性而奋斗就是为了国民性而奋斗。我们美国人认为胡适是对的。……

于是马楠举起手。

作家余杰曾在《“勇敢者”的游戏——与克林顿对话的北大学生》中写道:……紧接着,另一位女发言人发言了。这是中文系学生马楠。她反驳克林顿说:“本校前任校长蔡元培曾经说,当伟大的道德精神实际运用时,它们不会相互抵触。而且,我也不认为个人的自由会与集体自由抵触。以中国为例,它的蓬勃发展实际上确是我国人民自由选择与集体努力下的成果。因此,我认为,所谓真正的自由,应该是人民有权自行选择他们想要的生活和发展方式。只有那些真正尊重他人自由的人,才能了解自由的真谛。”余杰认为,马楠说的是“中国政治书本上的教条”。

当年那个“短发的、清秀的”女生马楠,那个“明显背负着条条框框的、爱读书的”女生马楠,现在正坐在自己家的客厅里,等着吹干她的长发,即将与Byron Cole赶赴PARTY。Byron Cole是马楠的先生,美国人,中文名字叫:寇白龙。他们快一岁的女儿在电话旁哑哑学语。马楠一面回顾她并不爱提及的往事,一面交待阿姨照看好两岁多的儿子。

“嗳!原话是这样的么?我有点记不全了。”在北京土生土长的她,上海式的“嗳”一再蹦出,“怎么也改不掉”。

马楠说,后面的话是她说的,但“第一句没这么深奥”。在“好好想想”中,她模糊记起自己引用了蔡元培先生的一句原话:道相融而不相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那年学校庆祝“五一”节,话剧剧场横幅上就写着这句话,马楠颇为羞赧地回忆道。

对还原自己提问时的原话没太大信心的马楠,现在依然认为,克林顿的说法“太偏激了”,“如果太强调个人自由,国家是会乱套的”,“他的观点可能有他的理由,但到现在我还是保留自己的这个看法”。

谈到“自由”,至今让马楠忿忿然的是,在克林顿访问北大前,学校组织学生干部、党团员开会,“难道我们大学生,就没有自己的思想吗?”

马楠说自己的提问,“不属于任务范畴”。虽然不属于任务范畴,但马楠的提问方向显然受了此次会议的影响。

据说,当时400多张学生入场券,分别以三种形式下发:一种是直接进入班级,由学生民主抽签;第二种是流入学生团体;第三种是由各系分配,主要照顾“口才好”、“才思敏捷”的“优秀学生”。作为中文系学习委员的马楠,手里捏着7张分给中文系的入场券,在分给有需要的系友后,马楠也给自己留了一张。

克林顿走后,学校开了场庆祝会。会上,一位校领导走到马楠面前,夸奖她一番后,询问她以后有何打算。马楠说自己是个素食主义者,“吃斋信佛”,结果,校领导的脸“唰”地一下变白了。“可能我令他失望了,他转身走了。”她呵呵笑道。

因为与克林顿的女儿切尔西同为素食主义者,马楠真正想问克林顿的,是素食问题。至于成为素食主义者的原因,是由于初恋男友从北大毕业后,通过托福,远赴美国留学,导致两人分手。曾一度“非卿不嫁”、因英语底子薄而自卑的马楠极为伤心,伤心之余,她寄托于素食和宗教,希望自己能快乐起来、平静下来。

“我一直认为美国有众多精英,拥有大量类似我前任男友那样过五关斩六将,考入了美国高等学府的人才。但我决不会因此而全然接受克林顿的观点,虽然美国强大,但中国也有自己的理想,美国不应该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中国人头上。”当然,马楠采用的绝不是责问式的语气。

对于阅历浅薄的指责,马楠毫不讳言表示接受,但她不愿接受别人在网上指责她是“政治投机者”。大学本科毕业后,她在北大直接读研,并没有“一年后去美国留学”。

克林顿走后,英国BBC记者截住了拿着饭盒正赶往食堂的马楠,“我说对不起,我饿了,我要打饭去了。”伴随“七名北大学子提问克林顿”的一系列报道、大量来信令老师们深受其扰,也让保送研究生的她,再也不愿提及此事。

这只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婚姻

“现在说没关系了”,马楠承认当时自己站起来提问是有私心的,“我知道全球都在盯着克林顿的北大之行。我之所以站起来提问,是希望在美国的前男友能(从电视上)看到我。”

上文提到的马楠的那位北大校友说,为什么我们总关心马楠如何质疑克林顿,而从未想过马楠其实是想让在美国的前男友看到自己一眼呢?

若干年后,两个都已结婚生子的人在电子邮件上聊起此事,前男友说的“我真为你自豪”,依然让现在的马楠眉飞色舞,全然不顾寇白龙在身后的嘟噜:“你又唠叨起他了。”

“那你为我自豪吗?”马楠不死心地追问走开的寇白龙。

去除掉不实的描写,去除掉煽情和反讽,马楠和寇白龙的爱情其实极为简单:

寇白龙是一名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国际金融系的毕业生,家境富裕,不远万里来中国教书,接待他的,正是马楠。当时,马楠一边在北大读硕士一边在美国教育交流协会做兼职老师。

马楠是寇白龙踏上中国后见到的第一个中国女人。婚后,他经常戏谑那个站在机场大厅、高举寻人牌的马楠,像“电视剧里的‘结婚狂’举着牌子高呼:‘谁来娶我’!”

机场接待后,彼此间的好感陡生。

勇于尝试水中分娩的全职太太马楠,现在每天做运动、学画画、学京剧、学日语。“自由应该是心无挂碍,走得再远也走不出自己的心。”马楠还希望自己在学习之余,多出去走走,看看失业工人、看看山区农民的生活。

她想到了15年后,自己的生活阅历丰富了,“我要做一名人大代表,去为老百姓说话,能为老百姓说话真是太痛快了。”

据马楠说,她以这个理由拒绝领取绿卡时,移民官面容惊讶。

马楠希望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别人提到自己的婚姻时说,这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幸福婚姻,至于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这有什么重要的呢!” (南方人物周刊)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