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解放军处决的游击队祖母:历史上的双枪老太婆 ZT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4U4luC2 于 2006-4-17, 18:06:55:

中国中央电视台8套黄金档期开始播出的二十集电视剧《双枪老太婆传奇》,使“双枪老太婆”继五、六十年代小说《红岩》之后,再一次成为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盛名之下,使人们对于这个人物究竟纯属虚构,还是确有其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电视剧片尾的歌词写得饶有意味:不说功与过,是非任评说,人不就为一张脸,岁月任蹉跎,台前把幕落,幕后人穿梭,真假都是戏,双枪老太婆。

功过,是非,真假,这些词在作者也许是无心插柳,却歪打正着地指向了“双枪老太婆”之迷。按照电视剧编剧傅晓阳的介绍,该剧之所以塑造“双枪老太婆”这么个人物,是因为“重庆人心中都有很强的双枪老太婆情结,我们尊重这一文化态度。但创作者要出新,肯定不能在原着《红岩》上做文章,只能另辟蹊径。更何况,双枪老太婆只是一个文化概念,我们可以进一步丰富其中的内涵。”

其实,《红岩》中的“双枪老太婆”形象,也是出自作者的虚构。小说作者杨益岩曾介绍过,塑造“双枪老太婆”形象,是为了陪衬江姐。小说中凡是写明牺牲了的,多半有一位或几位烈士作原型,凡是没有写明牺牲的,大都为虚构。“双枪老太婆”在小说中没有牺牲,所以也纯属虚构了。

可是,假如“双枪老太婆”真的仅仅是虚构,真的只是个文化概念,那么当地人的“双枪老太婆”情结又是从哪儿来的呢?那样的情结显然不可能仅仅是文学作品所致,更不可能因为文化概念所致。那样的情结必定有其历史的渊源。

有二部电影不约而同地透露了有关“双枪老太婆”的历史秘密。一部是《拂晓枪声》(2005),一部是《绝密行动》(1993)。这两部电影全都塑造了“双枪老太婆”形象,那二个双枪老太婆的姓名全都叫做:赵洪文国。

为了从历史的真实中寻找这个叫做赵洪文国的双枪老太婆,我们不再继续讨论电视剧《双枪老太婆传奇》和《红岩》中的虚构形象,也不去深入《拂晓枪声》和《绝密行动》中的人物形象,而是翻开1938年延安的中共中央机关报《新华日报》,看一看该报刊登的一篇专题文章。

《新华日报》上的英雄母女

民族的母亲和民族的女儿.新华日报.

在纪念三八节的今天,我们要向全国女同胞介绍一位民族的母亲和一位民族的女儿。告诉你们,英勇的游击队领导人赵侗的母亲,比赵侗自己还要英勇!记者碰见她时,首先吃惊的就是五十八岁的老太太,和年轻人一样的健壮,精神,谈起话来,更是滔滔不绝。她详细地把奋斗的经过告诉出来,令人听得入神。她是辽宁人,当沈阳失陷后,她们一家老幼就决心为反抗日寇的统治而斗争,赵侗和苗可秀等十人,就是在她老人家的计划与帮助下组织起义勇军。她把所有的家产都用来供给这支战斗队伍,过了三年,汉奸告了她们,房子给日寇毁了,把她们逼到北平来继续神圣的武装反抗敌人的工作。这时,虽然穷困的今天不知明天有没有东西吃,但屈服不了这位老英雄。当赵侗问她:“我们还干不干呢”?“干呀”!她坚决勇敢的答复,她老人家真是一位最能干,最不怕艰苦的母亲。在卢沟桥事件之前,当衣服,当全家人的几支做相会时证验品的金戒子,向各救亡团体奔跑活动。在卢沟桥事变之后,终于又组织好第二支战斗队伍,像东北时一样,她亲手把儿女们武装起来!交给赵侗他们,他们又带到乡下,无限的发展成巨大的铁流。不久又被可恶的汉奸,报告给他的主子了,日寇心惊胆怕,立刻派大兵下乡围剿,给了这支队伍已很大的摧残,这时赵?推着一车菜进北平城,向老人家来要人,要枪,嘿,看吧!第三支战斗队伍又在他老人家手下培植起来了,她还告诉记者,北平失陷后汉奸组织大同队,流氓结成土匪,时时在乡下骚扰百姓,使百姓对这种民众武装队伍,又怕又恨,游击队因此也被拖累,得不到民众的一点帮助。使游击队如鱼失水,一样的困苦难过,他们把游击队的母亲请到队里来了,跟着队伍走了四天,向每家人讲东北沦亡后,民众受罪的情形,不做义勇军的人怎样被害,而做义勇军的英雄,却杀日寇,她大声呼喊!我们就是保护你们的义勇军,我们要求你们的合作,与同情,百姓们经这位老婆婆的宣传,都十分感动,他们竟点着头说:是的,我们帮你们就等于帮自己。

这就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在历史上占有的地位,要比岳飞的母亲还光荣灿烂,因为她不但督促子女去为国牺牲,并且还鼓励全国的男女努力杀敌,甚至她自己为民族解放而战斗,啊!这是世界上最雄壮的史诗。不要忘记这里有位民族的女儿,她在九一八事变时才十一岁,就帮助她的母亲,和哥哥赵侗,进行反满抗日的工作,英勇的好象只强壮的小狮子。这次她和两百位同志,在新乡前面一点的辉县和日寇血战,消息传来说她已经化英魂了,但是她却从敌人的包围中冲杀出来,并且立刻来汉安慰她的母亲,记者在这样个悲壮的场面下能和赵女士见面,真是高兴得跳起来。最急着要知道的是她们血战的经过。她开始叙述的时候,兴奋得脸都红了。她和母亲最近住在河南鸡公山,她一方面在东北中学念书,一方面和母亲共同进行组织游击队,到二月里人数已到五千人,得陈调元将军的允许,成为第六抚慰区太行山区的光复军。这次她和几位同志,带着二百队员,像黄河北移动,预备会合赵侗的队伍,但走到辉县就被一千敌人包围,那时是二月十七日晚上六点钟,敌人的小钢炮,和机关枪,把灰土激起满天,对面不能看人,扑在她身旁的大队长张子清受了重伤不能动了,她把枪抢过来,向敌人扫射,天渐渐晚下来,她四面一看,啊哟!四周围的?伴已僵卧在那儿,后面一个人也没有,前面敌人的枪声稀下来,只听见可怕的叫喊声,向她面前逼近,听到这里,记者眼泪已滴下来了,赵理仁女士更多一分钟没有声音,把脸仰放在椅背上,泪珠在她的眼睛里打滚,用清泪和悲戚的心情哀悼我们壮烈牺牲的战士,那时谁也不能哭谁,可是现在回忆起来,特别感觉难过,是的。在生死挣扎的时候,谁能哭谁呢?重要的是不要被敌人捉住,我们英勇的民族女儿立刻跳起来,向斜角里跑去,手里就握着她的性命样宝贵的枪,在朦胧中她和日寇简直混在一起了,迎面一个日寇走来,发现了她举刀就刺,她躲开仍旧向前跑。同时拿着手枪背着手向后打,使追的人不敢上来,而那些穿着皮靴的笨家伙,毕竟跑不过我们的女英雄,这真是最紧张的一幕,后来她发现衣服的两个角被子弹穿了两个洞,记者问怎样有人说你牺牲了呢?她说后来碰见几个同志一起跑,日寇的枪弹在后面扫射,忽然一个开花炮弹落在我的身旁,幸而我机警地向一个深壑里一跳,没有伤着,同志们多以为我完结了,这几位同志最先回到鸡公山,传播这样悲惨的消息,我回到学校里时,他们把追悼会变成了欢迎会,她天真的笑得在沉着英勇的脸上到画出一幅典型女战士的面容。这老小两位女英雄的意见,都是一致的而且正确的,他们说女?和男人一样是人,什么事男人能干,她们也能干,尤其抗战的现在,女同胞的痛苦比男子深,应该更勇敢地站起来,驱逐日寇,报我们的大仇,赵老太太更老实话的告诉记者“咱们女人要不受鬼子侮辱,做鬼子的临时媳妇,只有武装起来!可恨的鬼子要站在我面前,我伸手就好杀他。”

全国的诸位姐妹们!记住她俩的英勇事迹,和豪壮的呼喊吧!中华民族不正在要叫你们做她的母亲做她的女儿吗?

1938年的《新华日报》上所发表的这篇文章,后来被收录在由陶行知和谢冰心编着的《关于赵老太太》一书里。在继续寻找历史上的双枪老太婆之前,再闪回到电影《绝密行动》的双枪老太婆形象,可以得知,此片是根据真人真事拍摄的。此片的梗概如下:

赵洪文国,东北黑龙江人,是抗日英雄,被称为“游击之母”,其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在一场与日军的战斗中,死于日军枪下。赵洪文国悲痛之下,毁家抗日,被国民党总统蒋介石授予“抗日之母”的称号。蒋介石还与赵洪文国结拜为兄妹。此时的赵洪文国是国人皆知,光环笼罩。日本投降后,赵洪文国死心塌地地投靠蒋介石,网罗了大批国民党中下级军官,组织了数千人的游击队,在什邡县红白乡山区盘踞,誓与解放军为敌,后被解放军俘获。周总理曾出面保释,但因查出确系罪大恶极,于1950年4月被人民政府处决。

读完这个梗概,读者可能会感到困惑:一个抗日英雄,一个被《新华日报》热情洋溢地称之为民族母亲的老太太,何以后来“确系罪大恶极,终至被人民政府处决呢”?揣着这样的疑问,我们继续历史的追寻,找出确实存在过的双枪老太婆。

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

也许是受了《拂晓枪声》和《绝密行动》二部电影的启发,民间有人开始在历史的资料中搜索双枪老太婆的踪迹。很快有了结果,网络上公布出了一段被人遗忘的轶事,题为《真正的双枪老太婆:中国游击队祖母被解放军处决》。

赵洪文国(1881──1950),女,满族,夫姓赵,本名洪文国,辽宁省岫岩县哨子河乡红旗沟人,抗日英雄赵侗之母,人称“赵老太”,无党无派。抗日战争时期她屡挫屡战,参与组织创建了辽南“少年铁血军”、河北“国民抗日军”、河南“太行山光复军”以及“晋察冀游击纵队”,被誉为“游击队之母”“民族之母”,民间称之为“双枪老太婆”,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国共内战战争后期,赵洪文国组织“中国国民反共救国军”,成立“晋热辽边区第二绥靖总指挥部”,以“总统府留守”自任,策划“反征粮”暴动,打出“赶走共产党,三年不纳粮”等口号,建立大陆游击区,阻止国民党军队起义,率部分国民党军队和民众组织与中共军队对峙,1950年被捕。时年70岁。

赵老太太,14岁目睹了日本侵犯东三省,23岁亲历日俄战争,因而她自幼对侵略者怀有仇恨心里。于是,在家业兴旺后,1929年开始筹办小学,试图让家乡孩子摘掉文盲的帽子,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气节的人,以实现富国强民的理想,免受外夷欺凌。

1932年春,“九一八”事变后,赵侗由北平回故乡组织抗日义勇军。此时赵老太太虽年近花甲,但爱国激情不减,不仅变卖家产充作抗日经费,还带领全家为义勇军服务,将自己的家成为抗日军的指挥所和交通站。同时恢复战乱解散的赵家堡子小学,在三子赵侗的帮助下,坚持教授国语的教材,抵制日本奴化教育,教育少年儿童热爱祖国,决不去做亡国奴,使赵家堡子小学的师生成为抗日的先锋。不久苗可秀于家乡本溪安排好亲人后,亦来到赵老太太家中,与赵侗共同参加邓铁梅组织抗日武装。

1933年白君实、刘壮飞等来到赵家,在赵老太太和二儿子赵连俊的帮助下于,组建抗日“别动队”,赵侗、赵伟离开邓部,正式成立“别动队”。翌年苗可秀离开邓部返回赵家,根据抗日形势的需要,共同协商将“别动队”改组,于同年2月成立“少年铁血军”。赵老太太,负责购买保存枪支弹药,安排铁血军的重要军事会议,收集日伪情报等等。很快的队伍发展到基本部队500名,其中大学生占十分之二,师中学生占十分之五,小学生占十分之二,农民占十分之一。因此被当地百姓称为学生军,“用黑铁赤血之精神,采全民革命之手段,收复东北,振兴中国。”

1934年2月,日军得知赵家为少年铁血军中枢,将赵家16间房屋全部焚烧,30年积累的家产毁于一旦,但赵老太太并未屈服,同年3月赴大孤山等地购买印刷机,在自己筹办的赵家堡子小学组织学生印刷抗日宣传品,然后与儿媳王全一等,潜入凤城、岫岩、庄河、孤山等县城,以少年铁血军的名义张贴散发,一时民气大作,日伪甚为惶恐。

1934年8月,日寇再次突袭赵家堡子,将赵老太太一家六口抓进监牢,株连的赵氏家族和乡亲300多人。赵老太太面对日寇的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两个月后,敌人无奈,报请关东军司令部拟秘密执行死刑。临刑前赵老太太在铁血军的配合下机智假释出狱,并解救出株连乡亲。随后找老太太携年迈丈夫及年幼子女潜往北平,在东北救国会的帮助下,筹集军火,联络抗日义士,支援少年铁血军。

1935年12月,铁血军由辽南一隅,渐次发展到辽东、热河各地,队伍发展到11个方面军11000勇士。赵侗以铁血军领导人为班底,成立了中国第一民众抗日自救政府“辽南临时政府”,公选铁血军总司令赵侗兼任政府总裁。概略计算,辽南少年铁血军各路连年大小战役300余次,杀敌在4000余,俘日伪军警2000余名。

1936年5月,为壮大铁血军,增强抗敌力量,赵老太太的帮助赴北平的赵侗争取关内各界爱国团体和人士支援,筹集武器、弹药,由海道运往东北。然而,由于日寇封锁进入东北水陆交通,加之当时全民抗战尚未开始,筹集军火的计划多次受挫。

1937年1月,赵老太太与赵侗和战友得知日寇准备进犯热河,侵占河北,决定在北平组织武装起义,抗击日寇。义举得到杜月笙、史笙赓、沈鸿烈、马占山、张学良诸位先生的热心捐助,以及东北救亡总会的支持。随后从东北调来的优秀军事干部汇聚赵老太太北平寓所,分布到晋察冀各地进行秘密活动,考察地形,调查民枪,联络平西民团,发展群众基础。初步计划起义部队由河北向热河推进,杀回家乡与少年铁血军会师。赵老太太开始了紧张的购买运输军火,招募运送游击队员等等准备工作。

1937年7月20日,赵老太太与赵侗和战友24人在北平临时寓所焚香发誓,而后分两路于深夜出城,在城郊西南白羊城起义,组织建立“华北国民抗日军”。打响了华北民众抗日的第一枪,攻破北平第二模范监狱,解救千余名犯人,在全国首次击落日机一架,激起国内外震动。队伍迅速发展成为拥有基本部队有9个支队,外围6个支队的游击队伍,分别驻防在平郊、灵源、怀涞、热河等地,总共计25000人左右。共军头目朱德和彭德怀亲自写信收编,将国民抗日军收编为第八路集团军晋察冀军区第五支队,赵侗任司令。

1937年9月,赵老太太南下武汉,一面宣传抗战,争取后方各界给予军火支援,一面率领东北青年和两个女儿去河南太行山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筹建抗日光复军,当时太行山百姓响应者上万之众。经过整编后,赵老太太派遣光复军先遣队北上,准备打通敌后通道,与河北国民抗日军和东北少年铁血军联络,形成贯穿南北的敌后游击战线。

“保卫大武汉”非常时期,赵老太太发表《对于目前局势的几点意见》,奔走呼号全民抗战,身体力行收复国土,引起国内外重视。国际着名记者斯诺、爱泼斯坦以及反战同盟成员绿川英子等多次采访赵洪文国,合影留念并多次发表文章,向国际反法西斯阵营宣传赵老太太,专门介绍其抗战事迹。其中爱波斯坦在1991年出版的《人民之战中》再次披露了赵洪文国为游击队购买运输军火和赵侗将军在河北组建抗日游击队的历史。

1938年9月间,赵老太太应邀去广州、香港、南洋各地,从事抗日宣传和募捐活动,受到着名爱国实业家陈嘉庚等南亚华侨的热烈欢迎,为抗日募集巨额经费和大批物资。在香港与宋庆龄、何香凝的妇女界名流组织火炬游行,宣传抗战,激发了海外华侨的抗日爱国热情,其场面壮观感人。

国民政府为表彰赵老太太为创建抗日游击队做出的贡献,尊她为:“游击队之母”。一些报刊撰文说,蒋介石与腰插双枪的赵老太太合影留念,并且结拜为兄妹。蒋夫人宋美龄在三八年妇女节发表文章,称赵老太太为“全国妇女之楷模”“民族的母亲”,把她比作孟母、岳母。宋庆龄、何香凝、宋霭龄、朱光珍、史良等妇女界名流也纷纷题词赞赵老太太为:“女中模范。”“母教救国。”“求中华民族解放大道自由平等地位,赵老太太顽强抗敌的精神做领导先锋。”

冯玉祥将军与赵老太太成为挚友,赞她是“女中豪杰”,“句句英雄话,愧死男儿汉。”爱国人士陶行知先生和着名作家谢冰心女士共同编着了《赵老太太》一书,并写诗赞道:“东洋出妖怪,中国出老太。老太捉妖怪,妖怪都吓坏!说起赵老太,谁个不崇拜?要想中国好,学学赵老太!”着名作家茅盾在赠送赵老太太的条幅上抒发感慨:“是新中国贤母的典型,亦是新中国新女性的良师,耽于享乐的后生对之应当愧死。”着名法学家黄右昌先生在《题赠赵母》中有这样的诗句:“气概黄河三万里,名开青史五千年,闻风可使懦夫立,抗建相期猛着鞭。”国际知名记者和国际评论家宋庆龄的好友金仲华说:“听斯诺先生谈赵老太的故事,北平劫狱西山报信,一个老妇人冲破了敌人重重警戒线,一个中学生正领导游击队,我以为是个神话,见了赵老太南来,游星岛日报,登六层楼台健步如飞,我相信了这个现实,赵老太和赵侗,象征着我们持久抗战中一个游击的新阶段,愿中国的母亲都学赵母,愿中国的男儿都学赵侗。我们祝愿赵母直到抗战的最后胜利。”

1938年9月下旬,赵侗由北平取道天津,乘船南下到香港与赵老太太会面。翌年1月,蒋介石邀请赵老太太和赵侗到战时首府重庆,一时间重庆市万人空巷,欢迎场面空前热烈。着名剧作家的吴祖光以赵侗和战友苗可秀举义抗日为题材的处女作《凤凰城》,由此而轰动大后方。赵氏一家奋勇抗战的纪录片开始拍摄。

1939年3月,赵老太太亦谢绝了国府赠送的汽车洋房,同时也谢绝了一些社会名流奉劝赵侗将军和战友们留在后方休养生息或出国深造。赵氏母子二人与东北抗战的老战友再次招募选拔东北爱国知识青年,组织晋察冀游击纵队。赵侗被国府任总司令,少将军衔,再度率领干部队伍200人分两批由重庆赴黄河再度北上,计划与河北、辽南抗日军旧部会合,巩固扩大抗日根据地。

1939年9月,国府军政两部的部长何应钦和张治中以及妇女指导委员会的指导长宋美龄联合聘请赵老太太为全国义务兵役宣传指导员。先应川北的南充、达县等十几个县的约请,前往宣传抗日,开始了历时两年,奔波百余市县的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当地群众在赵老太太一家抗战七年的英勇事迹影响下,掀起自愿报名参军抗日的热潮。

1939年12月下旬至1940年1月间,赵侗率部北进途中,于河北新富、灵寿两县交界处的陈庄,突遭偷袭壮烈牺牲,时年仅28岁,国府追授中将军衔。同时牺牲的还有赵老太太的三女儿赵理智,年仅20岁,她曾在抗日战场上死里逃生,被誉为少年巾帼英雄,轰动武汉三镇。

赵老太太在极度悲伤之际,依然奔波四川百余市县,为彻底杜绝强行征兵,抓壮丁等的恶习,向国府争取应征抗日青年的荣誉和待遇,呼吁国府注重优抚抗日军烈属,掀起了自下而上的优抚军烈属爱国运动。又将子女和侥幸生还的战友送往军事院校培训,为重新组织东北和华北抗日旧部继续抗战做准备。

1943年3月,赵老太太与东北同乡国民党中将王达,向国府申请批准挑选部分智勇双全、熟悉游击战术的得力干部,深入湖北武汉一代的敌人心脏,使敌人腹背受敌,牵制业已攻到贵州独山,进而围困四川的日寇主力部队。赵老太太再次将自己的子女送往敌后战场。1945年,8月14日,抗战胜利的前一天,赵老太太的丈夫客死异乡。尔后,赵老太太主动辞去国府军政两部和妇女指导委员会等职务,解甲归田,前往北平。在北平她不顾年迈病弱,四处寻找抗日军烈属,然后上下求助,奔波千里,独自一人冒数九严冬,历时多月,带领抗日军烈属返回东北。回东北后,赵老太太弃武从商,在丹东和沈阳筹办加工厂,试图用自己的力量解决抗日军烈属生活出路。无奈内战骤起,和平建家园希望破灭,赵老太太返北平隐居。

1949年4月,赵老太太由北平再次南下,受蒋介石委托,组织冀热辽边区游击第二路绥靖纵队,四子赵连中任总司令,驻足重庆,以“总统府留守”自任。策划“反征粮”暴动,提出“赶走共产党,三年不纳粮”等口号,建立大陆游击区,抵抗进川的共军,阻止国民党十六兵团起义,围攻占领川西的温江、崇庆、郫县、金堂、新都及川东的秀山等多座县城。1950年2月赵老太太被捕,拒不投降,认为共军“挑灯拨火,诱惑忠良。”有中共要人曾为之说情,免其死罪,但西南军区军法处仍判处死刑,时年已70岁。抗日战争幸存的四子赵连中亦被处决,时年25岁。

当年,陶行知先生和着名作家谢冰心女士共同编着了《赵老太太》一书,并写诗赞道:东洋出妖怪,中国出老太。老太捉妖怪,妖怪都吓坏!说起赵老太,谁个不崇拜?要想中国好,学学赵老太!

读完这段历史,人们最关心的也许就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双枪老太婆与共产党誓不两立?有位网友在跟贴中一语道破:为什么赵洪文国死不投降?谜底就在赵侗之死。(
赵侗之死

有关双枪老太婆的儿子赵侗,综合网上所查得的资料,简述如下:

赵侗(1912─1939),赵洪文国之子。曾用名赵连秀、赵同、赵新生,满族,辽宁省岫岩县哨子河乡三道虎岭人。曾入沈阳第二工科学校,后考入东北大学预科物理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19岁的赵侗与苗可秀、赵伟等在北平参与组织“东北学生军”,1932年春,赵侗、赵伟叔侄由北平归故乡──岫岩县哨子河乡三道虎岭,宣传抗日。年近花甲,饱受战争之苦的母亲赵洪文国,为支援抗日,不仅变卖家产充作抗日经费,还带领全家为义勇军服务,将自己的家做为抗日义勇军的掩护所和交通站。不久,苗可秀回家乡本溪安排好亲人后,亦来到岫岩哨子河三道虎岭,与赵侗、赵伟一同参加邓铁梅领导的义勇军。

1933年与苗可秀、赵伟、白君实等成立别动队,翌年2月改组为“少年铁血军”(当地百姓称为学生军),以凤、岫等县中小学生为主。苗可秀任总司令,赵侗任参谋长,赵伟任总务股主任。鼓舞民众,感召伪军,收编流匪,与日寇展开诛死搏斗。

为此,日军烧毁赵家房屋,并将赵洪文国一家六口抓去坐牢。在铁血军的配合下设计出狱后,于1934年7月赵洪文国携儿媳,女儿潜往北平,在继续从事抗日救亡活动,筹集军火,联络抗战义士,支援东北抗日游击队。

未几,苗可秀慷慨就义,赵侗继任总司令,以游击战打击日寇,组织大小战役300余次,予日寇以重创,队伍很快发展到11个方面11000人。1935年12月,赵侗以铁血军领导人为班底,成立了中国第一民众抗日自救政府──辽南临时政府。公选铁血军总司令赵同兼任政府总裁。下设六大行政区,六方面军,将凤城、岫岩、庄河、本溪、辽阳、海城、临江、辑安、扶松、长白、通化、桓仁、柳河、清源等市县,划归为行政管理范围。抗日名将赵伟、王同轩、王凤阁、白君实、阎生堂、曹国士、梁锡福、王越、孙学文、金熙南(朝鲜)、李崇华等为行政区长官,同时兼任各路军总指挥。并于活动在通化、延边一带金日成将军领导的朝鲜革命军取得联系,组建“中朝抗日联军”。并发布“辽南临时政府通令”、“铁血军告东北民众书”。以及针对西安事变的“告全国人民书”,泣血呼吁全国人民,各党各派团结抗战,共同对敌。

1936年春赵伟、刘壮飞等将领相继阵亡,东北抗日斗争日益严峻,铁血军军用物资极度匮乏,处境艰难。赵侗只身赴北平“东北救国会”,筹集武器、弹药,争取关内各界支援,部队暂交白君实指挥。在此期间,赵侗写出《东北义勇军》一书向国人系统全面的介绍东北义勇军的情况,首次提出游击战理论,影响很大,引起举国关注。

1937年,日寇进犯热河,封锁进入东北水陆交通,赵侗所购买的军火陆海偷运均遭日寇拦劫,故土难归。赵侗决定在北平城郊西山起义,组织武装寻机杀回家乡,与白君实指挥的铁血军会师。在母亲赵洪文国的帮助下,筹集军火,训练人员,组建成立华北国民抗日军(亦称为学生军),以北京大专院校学生和东北流亡青年为主体,打响了华北民众抗日的第一枪。攻破北平第二模范监狱,解救包括着名共产党领导人在内的200余名政治犯。在全国首次击落日机一架,激起国内外震动。

当年12月,八路军彭德怀副总司令亲自书信,邀请赵侗率领的国民抗日军共同合作。八路军晋察冀独立团团长杨成武与之联系,聂荣臻亲自迎接,国民抗日军改编为八路军第五支队,赵侗任支队总司令。并率部与日寇展开龙泉关阻击战、二道河伏击战五月大出击、七七大出击、袭击石景山电厂等战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与此同时,赵洪文国在武汉招募东北热血青年,带领子女亲人去河南太行山开辟抗日根据地,筹建抗救国军,响应者上万之众。而后应武汉团体之邀,多次现身说法宣传抗日。并赴香港、南洋,从事抗日宣传和募捐活动。奔走呼号全民抗战,身体力行收复国土。从此,声名远扬,被尊称为“游击队之母”。

1937年秋,“保卫大武汉”时,赵洪文国在救亡刊物《反攻》上发表《对于目前局势的几点意见》,引起国内外重视。日本友人,反战同盟成员绿川英子,在《抗战文艺》上发表特写《赵老太太会见记》,专门介绍其抗战事迹。国际着名记者史沫特来等多次采访赵洪文国,向国际反法西斯阵营宣传赵老太太。着名作家矛盾、谢冰心共同编着了《赵老太太》一书,书的序言由蒋夫人宋美龄撰写:称赵洪文国为“全国妇女之楷模”“民族的母亲”。“游击队之母”的称谓由此传遍全国。

1939年春,蒋介石电涵邀请赵侗到重庆,一时间重庆市万人空巷,欢迎场面空前热烈。赵侗被誉为“抗日英雄”,委任为“华北国民抗日军司令”,授予少将军衔。赵侗在重庆期间,百忙抽暇,写出《抗战七年的经验和教训》(载于《反攻》),再次阐明抗日的决心,阐述对时局的看法和抗日主张,一时蜚声海内外。同时谢绝美国友人邀请他出国深造的建议,由重庆赴黄河再度北上抗日,率部行进途中,于河北新富、灵寿两县交界处的陈庄,遭伏击壮烈牺牲,年仅28岁。随同200抗日将士仅一人生还。同时牺牲的还有其三妹赵理智年仅20岁,她曾在抗日战场上死里逃生,被誉为少年巾帼英雄。这一惨案的始末至今迷雾重重。

不过,至此,赵侗的经历和形象已经相当清晰。让读者云里雾里的,乃是赵侗究竟遭到了谁的伏击?按照以上描述,不像是遭到了日本鬼子的伏击。因为被日本侵略者打死,再惨烈也没什么谜语可言,更谈不上迷雾重重。

在网上的诸多跟贴中,有一篇以“川西军区”为名的贴子,终于披露出赵侗之死的真相。

“七.七”事变后,赵侗母子在我地下党的支持下,组织东北流亡学生和民众,在冀东和热河地区发展抗日武装,聂荣臻司令员亲自接见过赵洪文国和赵侗。《聂荣臻回忆录》一书中记载:“赵侗在国民党部队呆过,懂得点军事。”并给赵侗第五支队的番号,赵侗为支队司令,直接归晋察冀军区领导。 …… 赵侗这个人很狂妄,一直想要脱离游击队,他同国民党的关系拉得很紧。聂荣臻多次做过赵侗的工作,但是赵侗总有二心。他本人后来还带了10来个人逃跑,后来跑到重庆,国民党政府好不容易在敌后找到这样一个一心投靠他们的人物,于是大肆吹嘘他,又是给他下“委任状”,又是给他配电台、密码和各种新式武器,派他回华北来,同共产党争地盘,搞摩擦,破坏我党建立的敌后根据地。1940年初,他回来的时候,走到石家庄以北的一个地方,正好碰上从冀中回晋西北的一二0师部队,就在那里打了一仗,战斗中对方把他连同他带的队伍全部消灭了。显然,赵侗不是抗日殉国,而是反共自取灭亡。

赵侗原来死于八路军一二0师的伏击。查一二0师,乃系贺龙部队。贺龙为师长,关向应为政委。从上述网上贴出的内容可见,八路军伏击赵侗的理由乃是,赵侗很狂妄。至于赵侗如何与共产党争地盘,搞摩擦,似乎并没有列出具体的事实细节,因此只能看作是虚置的。

从1937年应彭德怀之邀成为八路军支队司令,到1940年被贺龙的一二0师伏击歼灭,仅仅三年时间。这段时间里,在赵侗和八路军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不愉快,上述文字语焉不详。但从前面引述的赵侗经历中,却可以略见端倪。那就是,赵侗受到了蒋介石的器重和委任。

赵侗并不是逃到重庆去的,而是由蒋介石邀请去的,就像此前被彭德怀邀请到延安一样。赵侗在重庆受到了万人空巷的欢迎。至于赵侗离开重庆,也不是为了与八路军争地盘,而是“谢绝美国友人邀请他出国深造的建议,由重庆赴黄河再度北上抗日”。然后,“率部行进途中,于河北新富、灵寿两县交界处的陈庄,遭伏击壮烈牺牲。”

可见,贺龙一二0师伏击赵侗的理由很难成立。因为赵侗的全部精力和全部热情,通通投注在抗日上,根本无暇它顾。贺龙的一二0师凭什么打他的伏击?贺龙的一二0师理当像林彪的一一五师那样,去打日本侵略者的伏击才是,怎么就打了抗日英雄的伏击呢?这场伏击虽然成功,却并没有获得像林彪部队的平型关大捷那样的荣誉。又由于伏击得很不理直气壮,从而一直不为人知。只是这场伏击的现场,可以想见,相当惨烈。200抗日将士,竟然仅一人生还。

顺便提一下,那位同时牺牲的年仅20岁的三妹赵理智,正是前文引述的被《新华日报》文章热情赞颂的“民族之女”。这位从11岁就投身抗日的民族之女,从日本侵略者的枪林弹雨中杀出重围,却没能逃脱同胞的伏击。

这场伏击发生的第二年,1941年,国民党在皖南伏击了新四军。皖南事变发生之后,周恩来在重庆街头亲自卖报,报上赫然八个大字: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周恩来是否知道,千古奇冤,在西南还另有一叶。

假设周恩来不知道,那么蒋介石应该知道这桩奇冤。可是,有关此冤,蒋介石又说过什么呢?一个来自加拿大的医生死了,在延安的毛泽东亲自为之撰文,于是有了名垂千古的《纪念白求恩》。然而,一个来自民间的岳飞式抗日英雄,倒在同胞的枪口下,身为一国领袖的蒋介石却一声不吭。蒋介石在重庆向赵侗表示出的热情究竟是真是假?

也许正是由于蒋介石的一声不吭,致使赵侗的冤死成了迷雾重重的悬案,仿佛谁也不知道他是被谁杀死的。相比之下,宋朝的岳飞要比二十世纪的赵侗幸运多了,中国民众至少知道岳飞是如何冤死的。

有关赵侗的冤死,周恩来不会不清楚,只是没法说罢了。也正是那样的心知肚明,赵侗母亲双枪老太婆被捕之后,周恩来特意出面,为之说情。只是赵老太太宁死不屈,不肯低头。当年的杨家父子,均为辽兵所杀,佘太君尚且领着媳妇们组成了杨门女将。而今佘太君式的双枪老太婆,眼见得岳飞般的儿子和被誉为民族之女的女儿,双双冤死于同胞之手,岂肯善罢干休?

毛泽东周恩来介入

在网上同一张名为“川西军区”的贴子里,进一步道出了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在儿子女儿死后如何与共产党为敌的详细经过。在引述这段经过之前,有必要重复一下前面引述的有关赵洪文国的重要细节。“赵洪文国,人称“赵老太”,无党无派。”

无党无派。虽然她的丈夫曾经是国民党的将军,但她本人却并没有明确的政治立场。据此可以顺理成章地推测,赵老太与共产党的反目成仇,确实跟儿子女儿的惨死有关。

在陈述了赵侗之死之后,那篇贴子以“反共常委”为题,继续写道:

重庆这边,赵洪文国又接受蒋介石的派遣以抗日"游击之母"的身份,出国到东南亚华侨中"宣传抗日"、"募捐",为蒋介石弄回大笔捐款,可她从东南亚回来时,知道赵侗已死,就在大后方不停地称她与共产党有"杀子之仇"。赵侗一死,蒋介石觉得利用赵洪文国的价值也变小了,也不再重视这个为他争过光、挣过大钱的"游击之母"了。此后,赵洪文国继续滞留在重庆,身边带着第四子赵连中,仅以"抗战遗属"之身份,领一份抚恤金养家糊口。抗日战争胜利后,赵洪文国返回潘阳,同四子赵连中办了一家被服厂,自任厂长,专为"联勤总部"生产驻东北国民党部队的军服。蒋介石发动内战,当东北吃紧时,赵洪文国又窜回北平,当了"妇女反共同盟会常委"。这时,蒋介石又对赵洪文国重视起来,委任她为"冀、热、辽剿共总司令。"配给军火、金帛令她组织反共游击队。

同时,山西的阎锡山又委任赵连中为第二路缓靖总指挥。赵洪文国还为儿子自刻了一枚中将关防印鉴。阎锡山又给她母子五麻袋的反共宣传品,即成立了宣传队。

1949年,解放军渡过长江,节节胜利。这位"赵总司令"率其儿子赵连中、女婿李元超纠集了三个团的残兵败将,随溃退的蒋介石中央军流窜到四川,沿路到处散发反共传单,涂写反动标语,大量散发她的"赵老太太告四川父老同胞书",鼓吹她"自己参加过辛亥革命"、"几个儿子都是抗日战死的"、"日本投降后,从东北开始打游击反对共产党,一路打到四川来的。"等等,大肆煽动各社会渣滓联合起来抗"暴政"、"灭共党"、"推翻赤色政权"。10月,重庆南岸炮声隆隆,山城的解放已迫在眉睫。当蒋介石逃离重庆时,又委任赵洪文国为"反共游击队第二路绥靖司令"。并给了她两部发报机,望其日后同他联系。赵洪文国接"旨"之后,便在重庆公然以"蒋统府留守"自任。又乘山城混乱之际,打劫了十几家大小银行和重庆兵工厂,抢得大量财物和枪支弹药后便带队向川北流窜,试图依托胡宗南部队。她路经成都途中,重庆伪警察学校总务处长李后麟带的200多名官兵学员,与从重庆逃到成都的宪兵连长郭戈朵带领的30多人勾结起来扩入赵氏母子的队伍,赵氏委郭为五团团长。

同年12月中旬,当赵部行至广汉时,即得知贺龙大军已解放绵阳,前无去路,只好留在广汉。当国民党十六兵团司令董宋衍在广汉会见她时,劝她待机一道起义,赵反驳说"委员长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同时,川军将领邓锡候又派董海鹏前去劝赵氏母子起义,表示会受到既往不咎的宽待,赵连中、李元超表示愿走这条路,然而却遭到其母的斥责和坚决反对。窜至什邡之后不久,赵氏率三个团、一个警卫营窜到什邡驻雀柱店。次日,赵洪文国带领部分官兵,进入什邡南门的中心小学校礼堂,要什邡县长李克刚、财务科长鄢立人前来见她,索取军粮。当李克刚向赵说明:"我们县政府同十六兵团一道已在12月26日宣布起义。"顿时赵很气恼地说:"那不行,我坚决反对。你们不效忠党国,我要效忠党国。"李克刚说:"军粮问题,让我去回报董司令再说。"当董宋衍知道赵的态度后,便对李克刚讲:"要她马上离开什邡,不然就不好讲话了,彼此互不相犯。"下午,十六兵团一二七师二七九团包围了雀柱店,赵早已闻讯,便率部窜至马脚镇(今马井),质问驻军一二七师师长袁国驯,说:"你身为国军少将竟投降共军,还派兵包围我部。"袁师长答:"上面命令,不敢不遵,你老太看怎么办?"赵暴跳如雷地说:"我要走,要与共军对抗到底。"就气冲冲地拖起队伍向云西进发。这时,我军以成都警备司令部的名义给赵洪文国写了一封劝降信,派人送去,赵竟把信撕得粉碎。赵部窜到云西镇后,又同乡长施泽密谈,然后往湔底乡逃窜。时有惯匪刘登科,常活动于四平、民主乡一带,拥有人枪七八十,看到赵部武器精良,当夜,刘登科便倾巢出动,抢劫赵部。殊知,枪没有抢到一条,反而丢了两条人命。刘见赵势力大,就反过来投靠于赵,赵便封刘为第七团团长。赵又命令刘去十六兵团策动那些死硬分子,结果拉来了三七九团一营一连名叫王精林的连长,带领部分人枪前来归顺赵部。赵当即封王为五团三营营长。这样,赵部从成都进入广汉、什邡、绵竹、灌县、彭县、茂县、安县、重庆等七县的局部地区,沿途的国民党溃军散兵游勇、起义部队叛军、惯匪、袍哥头目、一些土匪皆认为赵洪文国是蒋介石的嫡系,是"通天人物",或前来投靠,或拉大旗作虎皮,不管是否见过赵洪文国,一律打着"赵老太太"的旗号。一时,川西地区到处都有"赵老太的队伍"。当时,赵部已增加到七个团的番号,两个突击大队,一个警卫营,在册人数达1441人。赵洪文国觉得"冀、热、辽边区第二绥靖总指挥部"这个番号不伦不类、便更名为"中国国民反共救国军",赵洪文国自任总指挥,赵连中改称"总司令"。
1950年六月底,赵洪文国窜入三河(?华镇)乡,同乡长马举林密谈后,组成突击大队,任命马为大队总司令。赵部又往红白进发,刚到索桥时,十六兵团一二二师三六四团已从金花土地岭下山阻截,赵部立即令刘登科封锁桥头,双方激战一场,刘部被打死二人,见势抵挡不住,便向红白撤退。刘到红白场后,便命当地国民党区分部书记谢毓、保长谢占清办粮备房,迎接赵洪文国进驻。赵洪国进入红白场后,将总部设在天齐宫内,设"总部保卫营"突击总队,以谢占清为队长,陈修其为副队长,总部以下编为八个处、四个大队和一个警卫营,其正副职都由地方土顽中的乡保长、白莲教、红灯教、青帮头子充任。

随后,街头巷尾贴出了"欢迎游击之母赵老太"、"欢迎反共救国军总司令赵老太"的标语。同时,赵也令其政工处四处张贴"赵老太要坚决反共到底"等标语,并散发油印小报,张贴布告,要群众献粮募款。当十六兵团一二二师三六四团追到红白场时,见赵部已筑起防御工事,便将团部设在柿子坪,并派一连人出击。赵部连长王精林见是起义部队,便下令打,战斗两小时,方才停火。当晚,赵洪文国在总部召见当地头头,说:"我部要走,你们要在晚十点钟前备好行军粮,我部走后,你们要设联络兵,与我部保持联系。"当夜,全街居民每家赶做玉米馍馍五升、炒玉米籽五升。次日,赵部占领了绵竹清平乡,便与相距不远、驻在安县的十六兵团三0二师参谋长贾绍谊勾结起来,从三0二师获得了一些武器弹药和一连人枪的援助,驻守绵竹要隘雪金门,这时赵部的在册人数已达1440人。清剿赵部1951年元月底,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二军独立一师副师长吴少康奉绵阳军分区的命令,率四团一个营共四个营兵力,对集结在什邡、彭县、绵竹三县交界处三家沟、红岩子、红白场一带的赵部合围清剿。清剿中,赵部丢失雪金门,怆惶逃回红白场。另一股在追击中逃至石门洞。还有一股窜到茂县大坝地区。时值春节临近,茂县军分区又派一名"社会贤达"给赵洪文国送信去,劝她悬岩勒马,终被赵洪文国拒绝了。赵部回到红白场后,派匪首唐世珍到白云山召开暴乱策划会,会议由?华乡乡长马举林主持,到会头目共63人,制定了关口暴动方案,由唐世珍(人称唐司令)宴请各路人马,摆席十多桌。酒席上,大肆造谣,说什么:"赵老太从清平出发,与十六兵团三0三师贾绍谊参谋长联系好了,什邡宣静修、马略山,绵竹的赵祝山、谭尊五、钟紫坦以及川西20多个县都已接头响应,先抢绵竹,后占广汉机场,台湾还会派飞机来接应。"等等,并要派专人去红白场总部请赵老太亲临高桥坐镇指挥,要求弟兄伙要不怕牺牲,冲出关口……时有?华一保长卿方棣,也参加了这次密商会议。卿顿时心生顾虑,对解放军节节胜利已有所闻,但又不便显露真迹,遂表面委蛇,暗中却派有同心的陈子文,悄悄到洛水乡给我党驻该乡的工作队队长安贵才送信,将暴乱计划告之。安贵才得讯后向上级作了报告,驻什邡的解放军遂在洛水朱家桥、绵竹广济场一带布阵。正月初七,绵阳军分区又兵分三路向什、绵山区进发,一路正面向关口推进,另两路出绵竹金花乡、清平乡分头围剿,布下天罗地网,严正以待。

正月初八上午八时许,匪徒们果然向关口涌来。这时,赵洪文国派的专使前往高桥途中,由陈茂如带领的叛军600余人已窜下关口的黄坡村,枪声四起,在我军左右夹击下,龟缩回谷内,妄图凭借高景关的险峻与我军顽抗。延至下午,叛军又再次冲击关口,可在我军强大的火力下,已溃不成军,死伤惨重。初九这天,匪军在左右翻山突出,哪知我军早已翻山迁回敌后,匪徒在腹背受击下个个丢盔弃甲,落荒逃遁。高景关被我军攻克后,又直捣红白场。

2月下旬,我六十二军独立一师,在茂县军分区五三五团、起义部队三六四团的配合下,采取四面包围、中心突破、驻地清剿的战术,将匪众围困在红白场,捣毁了指挥中心,各参战部队从四面八方冲杀,很快歼灭了匪兵总部,毙伤匪徒1000余人,俘敌3000人,赵洪文国母子漏网。

2月26日,我军在驻地清剿中,起义部队三六四团一连连长何建基在红白场清查户口时,发现农民余华富家中有个医药袋,内装赵洪文国名片数张,经过仔细搜查,在一没有梯子的楼房上发现了赵洪文国。赵起初胆战心惊。当她发现何是起义部队时,立刻镇静下来,说:咱们是一家人,望放我归山。何建基严词回答:我们现在是人民解放军,谁同你是一家?遂令赵快走,赵躺在地上耍赖,何见赵年纪大,头部受伤,又是小脚,便让战士将赵捆在担架上,抬回团部。我军十六兵团工作团派秘书处副主任徐奕培前住一二二师向师长表示祝贺,赞扬他们立了大功,然后将赵洪文国押回什邡工作团秘书处看管(今艺术中心址)。3月1日,赵连中之妻邓外桃在红岩子落网;中旬,赵连中在灌县金马乡落网,至此,赵洪文国彻底覆灭。

3月初,赵洪文国及其子媳先后送往川西军区军法处受审。据赵连中、周泽云等人的交待材料记载:赵洪文国叛乱期间,杀害人民解放军小分队人员、下乡征粮干部、拥护人民政府而不愿从匪的人共300多人,在红白场一次烧毁民房200多间,粮食三四百石,抢老百姓耕牛104头,猪、羊、鸡鸭不计其数。刘登科,无恶不作,将普姓一家三兄弟全部杀害。赵连中被捕后因罪大恶极,于1950年6月在成都磨盘山刑场执行枪决。赵洪文国被捕后,拒不认罪,各县人民一致要求严惩,经中央军委、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批准,判处赵洪文国死刑,1950年7月4日,在什邡县东门大操坝召开群众公判大会后执行,时年71岁。赵连中之妻邓外桃被捕后,在军法处关押期间生一男孩,经报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免于追究邓外桃罪责,释放,遣回原藉,使其将赵连中之子抚育成人,川西军区政治部奉命派专人把邓外桃母子送回武汉市,交当地政府宣布释放。

双枪老太婆留下的历史情结

至此,有关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的故事,已经相当完整了。难怪重庆人会有那么浓重的双枪老太婆情结。双枪老太婆绝对不是个文化概念,而是个极其生动的历史人物。也难怪《红岩》的作者,会把小说中的双枪老太婆说成是虚构人物。这位作者无法说双枪老太婆是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至于电视剧《双枪老太婆传奇》,当然也只能当作传奇看了。因为电视剧的观众们假如知道了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之后,他们的观感会很不一样的。

从双枪老太婆被枪杀至今,已经五十多年过去了。老太太倒下的那一刻,绝对不会想到,与此同时,一批日本战犯正在被共产党的军队押往她的家乡,不是接受审判,而是接受改造。若干年之后,那批据说是改造好了的日本战犯,高高兴兴地返回了日本故土。
改造战犯固然无可非议。不管怎么说,也是一种以德报怨的大慈大悲。只是,假如能从那样的慈悲里稍稍省出百分之一来,也许就不致于非把赵老太太正法不可了。当然,从毛泽东批准释放老太太那位怀了孕的儿媳一事来看,赵家至少还能有后,没有被赶尽杀绝。双枪老太婆是死于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恩恩怨怨。半个世纪过去之后,这样的恩怨不说烟消云散,至少也已经淡化了不少。赵老太太假如黄泉有知,不知当作何感想。赵氏一族有三十多人为抗日而捐躯。另有四位,最为杰出的四位,却是死在一场同室操戈的历史悲剧里。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