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your homework, first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bingo 于 2006-3-20, 12:58:27:

回答: 不必拿李希光的话当真 由 Enlighten 于 2006-3-20, 12:36:05:

李希光没做过新华社驻外记者,他是对外部的(也就是和熊蕾一个部门)。驻外的属于国际部。

而且他也不算是“最坚定……最可靠……最一致”的一类,否则他也不会在节目里承认那个政府的“invisible hand”。


这里有个李希光的简历:

“我最需要的是时间”
——记2003年学术新人奖获得者李希光
◆新闻中心记者 冷凝

“我最需要的是时间,”一天只睡5个小时的李希光总是嫌时间不够用。

为了延长每天有效的工作时间,他把在机场等飞机和过海关排长队的时间都用来工作,利用这些时间上网收发学生的作业、回答国内外同行的电子邮件、修改稿件、备课。而且,常常是下了飞机就打车直奔教室上课。

“我要把一分钟掰成两分钟来用,”李希光说。

李希光喜欢读《易经》,从各个角度领悟“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的意义。而在生活中,李希光则身体力行地实践清华的校训。“自强不息是很劳累的,我最大的愿望是能有机会睡一上午懒觉,”他说。

他是一位在课堂上不停地追求创新、变化和完美的教师。李希光说,“《易经》是一本关于变化的书,变化是自然界唯一不变的常数。所谓自强不息,就是应该不断地追求变化、带来变化、制造变化和适应变化。“李希光担任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已近5年了。在这5年里,李希光给新闻传播教育界带来了一些变化。他所领导的研究中心已经形成了媒体、学术和政策三边互动的研究构架,被国务院新闻办、外交部等部门视为在媒体和舆论研究方面的新型智库。截至目前,该中心为政府相关部门和领导撰写和提交了200余篇国际舆情分析报告,其中围绕中美关系、911事件、阿富汗战争、中美撞机、布什访华、台湾地区大选、中国加入WTO、伊拉克战争、抗击非典、朝核危机等重大事件的国际舆情分析报告,得到相关政策部门和中央领导的重视。尤其在抗击非典期间,为国务院新闻办和北京市政府做了大量的舆情分析和新闻发布会的评估,得到了高度评价,多数建议被采纳。

李希光个子不高,头很大,额头很宽,稀疏的头发剪得跟平头一样短。“这是用自愿的秃顶掩盖不自愿的秃顶,”他指着头顶笑着说,“这都是最近一年来为参与培训我国新闻发言人作出的贡献。”2003年7月非典危机结束以后,李希光差不多每个周末都在天上飞。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受国务院新闻办委托,主持了中央省部级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为中央和国务院66个部委和全国各省市培训了近500名省部市级新闻发言人。国务院主管部门的领导指出,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是“从培训开始带动起来的”一项新制度。

“我最大的乐趣来自于给学生上课,”李希光说。他把自己置身于教练的位置,把课堂变成了新闻写作和新闻改革的实验室。他开设的《新闻采访写作》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他开设的新生研讨课《走在路上的叙事艺术》深得学生的喜爱。他创建了一座“大篷车新闻学课堂”,把学生带到丝绸之路、楼兰古城、额尔吉纳荒漠、长征路上、太行山和科尔沁草原采访写作实践,在蒙古包和帐篷里上课。

他说,“我的教学理念是,真正有效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概念或理论,还意味着让学生能够有新的观察,采取有效的行动,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认知、思想、行动上有真正的转变。简言之,真正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心、脑、体同时参与。我认为,不应该把学生的大脑当成下载信息的硬盘,而应该把学生的大脑当成智慧的源泉。”

曾经多次来我校访问并旁听过李希光课的斯坦福大学新闻学教授Bill Woo说,“李希光的课程对于我一直是重要的。我在斯坦福大学自己开设的课上,引进了他在教学上的许多见解。李希光手把手培训学生的教学方法超过了我所知道的美国的新闻学课程。我相信,新闻学密切联系实际的教学和新闻道德是培养新一代职业记者的正确工具。”

李希光十分关注传播新技术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但是,他说,“媒体技术是一个舞台,舞台建得再好,如果没有莎士比亚的戏剧,没有好的剧作家,这个舞台没有任何价值。最重要是培养能生产好作品的新闻工作者。”

有人问李希光对新闻教育的热情是哪里来的?他说,“一个只爱自己的人,不关心社会和民族命运的人是不可能当好新闻学教授的。我的热情来自热爱新闻,热爱人生,关注祖国和民族的命运。而我的最大乐趣在于看到我的学生在新闻事业上获得成功。”最近,他的一个在香港《大公报》当记者的学生获得了香港最佳新闻奖,让他兴奋不已。“这说明我的功夫没有白费,”他说。

李希光简历:1959年出生,1982年7月获南京大学英美语言文学学士学位,1988年7月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英语采编专业法学硕士学位,1988年8月-1995年5月任新华社对外部记者,新华社中央新闻采编室副主任、主任记者,1995年6月-12月任美国《华盛顿邮报》访问记者,1996年1月-1998年12月任新华社政治文化编辑室主任、高级记者,1999年1月-6月任哈佛大学新闻政治与公共政策中心研究员,从1999年8月起任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与传播学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