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芯一号’造假案”报道的新闻伦理问题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bingo 于 2006-3-01, 17:24:21:

“‘汉芯一号’造假案”报道的新闻伦理问题

Bingo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琳桦等人近来连续就“汉芯一号造假”的传闻进行了调查和报道。这些报道为关心此事的读者提供了不少有用的信息,倘若陈进后来真的被证实进行了欺诈活动,那么这些报道将是非常有益的。

不过,读完昨天发表的《"汉芯一号"造假案系列调查之五:陈进其人》一文,我却感到其中一些不妥。作者杨琳桦和左志坚用了大约1000字的篇幅描述了ENSOC总裁的Robin Liu接受记者采访的细节。尽管Robin Liu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记者说,Robin Liu是主动在即时通讯工具上找到记者的),然而,他拒绝了记者引用他的话。那么,从新闻伦理的角度出发,杨琳桦和左志坚就不应该在报道中引用Robin Liu的话。

让我有点吃惊的是,Robin Liu拒绝被引用的这一要求,我竟然是通过杨琳桦和左志坚的报道知道的。在“Robin Liu”现身这一小节的末尾,有这么一段:

但“robin.cpliu”一再表示,“请删除我们的文字记录,我不希望留下任何文本,我也将否认我说过的所有话。”

这简直等于记者明确地(甚至是挑衅性地)宣布放弃新闻伦理准则。如果杨琳桦和左志坚拒绝了一个人要求保密的请求,那么他们也可能会在第二个人身上破坏这一准则。如果我是那个举报人,那么现在我会感到不安——下一步这种事情会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另外,在此前的报道中,杨琳桦还通过宾馆和航空售票中心调查了陈进的行踪。这里也有问题:记者是否入侵了当事人的私人空间?(宾馆和售票中心能够向别人透露旅客行踪吗?记者是如何得到授权的?)

《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调查的是一桩公众很关心的丑闻。调查是应该被欢迎的,然而即便是调查丑闻,记者也不应因此而偏离既定的新闻伦理准则——记者并无全然地把握去判决这一事件,因此坚守新闻伦理实际上会增加而不是削弱报道的客观性和可信性。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