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关于毛泽东早期战略思维的新认识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虎子 于 2006-11-29, 17:08:20:

关于毛泽东早期战略思维的新
认识

【本文原载历史月刊226期,转载2006/11/29台湾
联合报】

李黎明(台湾战略研究学会副执
行长)

毛泽东的游击战略,被举世视为典型的创意。无可置疑的,它被验证在大陆的沦陷、
古巴、越南以及许多第三世界的革命战争。虽然毛的整套战略,也包括了正面攻击
的正规传统战略,然而,它在战略运用上的重要基础与意义,仍在于其早期发展的
游击战略。这个范围,包括1927年开始的国内战争的战略,到1937年爆发的对日战
争的战略。由于中国大陆持续开放,历史资料也逐渐揭露,本文意欲就两个主要问
题,探讨在这个阶段中,对早期毛战略的新认识。

◇ 共军为何能席卷大陆

1949年底,国共内战胜败的总结局,无非说明了军事战略内在必然性的原因。就历
史事实而论,相对於先总统蒋公而言,毛对日战略构想形成的时间,比蒋早了一年
半以上。其实际情形如何?此为第一个问题。此外,毛的「反围剿」战略虽然具有
重大转折的创造性意义,但是它的根源也绝非一般简化的说法,认为是毛个人智慧
所独创。此中来龙去脉值得探究,这是第二个问题。

国共内战的历史时序,自1927年开始,至1949年中共建政,经历22年。这其中,也
包括了8年抗战的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自1949年至目前,不能算是处于作战状态,
但也迄未在法律上完成结束战争的状态,许多历史的问题,仍然无法明了其真相。
其中却有一个迷雾,长期笼罩在先总统蒋介石的心中,至去世之前也无法解开,是
他一生的痛心之处。

在1935年底溃退至延安的各路共军概约3万人,至1945年时兵力已达310万。根据陈
培雄将军的博士论文的陈述,在1947年9月中共发动全面内战,至1949年10月建政,
除了已控制了大陆,更围歼了国军800余万人。中共在初期居于极端的劣势,然而在
抗战胜利后的短短三年内战中,居然席卷整个大陆,这是令世人难于理解之事。 

1996年,孔令晟将军于淡江大学讲授研究所课程,于课堂中曾提及,在他担任总统
府侍卫长时(1969-1972),先总统蒋公对于中共的胜利以及国民政府失败的原因,百
思不得其解,不时慨叹扼腕,并像是自言自语似的征询孔将军的看法。

国民政府在大陆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军事作战的最终失败,无疑是决定
性因素。中共在1935年几乎全数被歼,其战略、战术与军事作战何以导致国民政府
最后惨败的结果?致使蒋介石于20年后尚且耿耿于怀?

显然地,就军事方面而论,中共的战略作为,也就是毛泽东的战略思维,乃为中共
获胜的关键因素。毛泽东的战略思维,与蒋介石的战略思维,能够概略作个比较吗?

◇ 蒋、毛两人对日抗战战略的形成

自30年代初始,日本侵华的企图已然付诸行动。蒋一方面自知对日作战实力差距太
大,不仅绝无胜算,甚至有亡国之虞。另一方面,忙于肃清尤其是在湘赣闽边区日
益扩大的武装暴动,以消除内部动荡。因此,国民政府的军事行动一直是在处理国
共内战的内部问题。到了抗战前夕,中共因西安事变的结果,政府停止剿共,而中
共也已经稳据陕北。此时,蒋、毛双方都面临著同样的战略问题:蒋面对相对极强
势的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毛面对相对优势的国民政府军事压力,以及未来与日本
强敌作战。在此种战略态势之下,究竟应采行什么样子的战略,是他们两位必须尽
早思考出来的历史性决定。双方的战略思维如何酝酿以生成,其过程是一个颇为有
趣的问题。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国民政府即已思考如何应变的问题。到了1934年,
事态愈形急迫。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华北,国民政府了解即使再做30年的备战
整顿,也无法战胜日本强大的现代化军力,因此不能贸然的对日宣战。

然而,国民政府最终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战略呢?蒋在1934年7月,对庐山军官训练团
的两次讲话中指出,「一定有方法、有力量,尤其有一个时间,可以来战胜一切」。
并且提出了四项战术要领:攻势防御、处处设防、固守不退、游击战术。及至1935年
12月,对于华北「自治运动」之后的局势,蒋在中央政治委员会议提出了「退却」
的战略,但这只是针对华北此一地区的局部策略。

据大陆学者杨天石教授的研究,1936年6月蒋介石和英国人李滋罗斯(Frederic Leith-Ross)
谈话时说:「对日抗战是不能避免的。由于中国的力量尚不足击退日本的进攻,我
将尽量使之拖延。当战争来临时,我将在沿海地区做可能的最强烈的抵抗,然后逐
步向内陆撤退,继续抵抗。最后,我们将在西部某省,可能是四川,维持一个自由
中国,以待英美的参战,共同抵抗侵略者。」从这个内容来看,其实蒋所着眼的乃
是国际间的联盟战略。对于抗日战争本身的军事战略内涵仍然不很明确。

1937年7月,芦沟桥事变发生,在正式对日宣战一个多月之后,蒋就敌人战略政略的
实况和我军抗战获胜的要道,在南京提出了「持久战、消耗战、以守为主、固守不
退、利用民力地物、注重防护的战略原则」。以及后来提出的「以空间换取时间,
积小胜为大胜」的具体的战略。显然,蒋的对日抗战「持久战、消耗战」战略已然
成型,时间是1937年8月18日。

此一战略是如何形成的,我们仍无法真正了解。但是,在这一段期间,国民政府正
召开国防会议。中共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在会中说明了中共关于抗战之战略
及作战原则,指出战略上应是持久的防御战、战役上应是速决战以及运动战,并主
张在敌军后方广泛开展游击战。据中共南京市委纪念建党80周年专题网站的资料显
示: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是在8月9日应邀到南京,11日出席军政部长何应钦召
开的谈话会。周恩来、朱德就战略、战术等问题发表了长篇讲话。经谈判,国共双
方于18日达成改编第八路军的协定。19日,朱德、周恩来飞返陕西。而蒋的战略,
是在18日发表的。这其中有无更深一层的意义,则尚属未知。


宣战四个多月之后,也就是1937年11月19日,蒋在南京国防最高会议中的讲词〈国
府迁渝与抗战前途〉中表示:「自从九一八经过一二八以至于长城战役,中正苦心
焦虑,都不能定出一个妥当的方案来执行抗日之战。但后来终于定下了抗日战争的
根本计画就是决定于24年入川剿匪之时。我们的唯一方针,就是要持久。」

蒋的这篇讲词,应该是说他在1935年确定了抗战战略的构想。然而,经遍查1934至
1937年间有关文献,尤其是在川或有关川务的讲词中,并未发现任何超出前述内容
范围的战略构想。即使前述最后此篇文献,蒋只是说到「持久」,而非正式的「持
久战」用词。一直到了1938年之后,政府对日抗战的战略原则才十分清晰而明确。


1938年2月蒋发表〈抗战必胜的条件与要素〉,提出:「广大的土地和众多的人民两
个条件,就是我们抗战必胜的最大武器。这次抗战,是以广大的土地来和敌人决胜
负;是以众多的人口来和敌人决生死。我们现在与敌人打仗,就要争时间。我们就
是要以长久的时间来固守广大的空间,要以广大的空间来延长抗战的时间,来消耗
敌人的实力,争取最后的胜利。」

另一方面,自1927年秋,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中共退出国民政府改采暴动路线,
国共双方正式展开军事作战行动。当时,武器装备与人员素质极为劣势的中共军队
而言,大部分处于被围剿追击的态势。在第五次被全面围剿溃逃途中,中共于1935年
1月召开「遵义会议」。由毛主导,确立了中共「游击战、避实击虚」的军事方针。
同年12月结束「长征」,在陕北瓦窑堡会议中,毛将遵义会议的精神作了政治策略
上的补充,此即〈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这是中共积两次国内革命战
争的经验,所作的完整分析。

此时,毛认为:「帝国主义还是一个严重的力量,革命力量的不平衡状态是一个严
重的缺点,要打倒敌人必须准备作持久战,这是现时革命形势的又一个特点。」显
然,毛基于其长期弱势作战经验,此时已体悟了有效面对强敌的「持久战」战略,
时间是1935年12月27日。

1936年12月,毛更进一步的总结了中共15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它们符合中
共自己的系统而完整的理论,提出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文内阐释
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别是阐明了弱小军队战胜强大军队的战略,在
这一项重要著作中,毛提及以劣势对抗优势的几项观点,例如:「战略退却、运动
战、持久战、速决战、歼灭战」;「这是国内战争的原则,也可以适用于反帝国主
义战争」。其后,中共的战略方针,即已明确而具体。在1938年的〈抗日游击战争
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即成为指导战争的纲领性文件。

由前述可知,蒋、毛两位对日战争的「持久战、消耗战」战略,毫无疑问绝对正确,
也是为世人所推崇的。然而就已获知的文献中观察,其形成的时间,蒋却比毛迟了
一年半之久。

◇ 毛泽东战略思维的根源

传统战略思想,无不均以「集中优势兵力寻求决定性会战」为战争的唯一目标,因
为只有在此种情形下才能获致战争目标的结局。此种观点,在拿破仑时代发扬至极
致,同时也因此蕴含了军人武德的道德规范,成为战略的不二法则,直到现在依然
为各国野战战略教学的典范。我们至少可以回顾历史,自拿破仑时代至今,历次决
定性战役双方会战兵力均多达数十万至百万以上、一战时期法国的盲目「攻势主义」、
二战时期战役陷入包围战的惨局,这些惨烈的史例,说明了这一种战略观的形式与
外貌。

然而,战胜敌人不一定非得依据外显实力而作正面的对仗,这就是近年美国战略界
所流行的「不对称」(Asymmetric)概念。而最古老的引据,就是旧约圣经大卫王
对巨人哥利亚(Goliath)的战斗。

简单的说,毛的战略思维是相当不同于传统僵化的思考模式。毛泽东战略思想的雏
形,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有关军事战略的大辩论中形成。至于这一段过程,说来话
长,它包含了史达林对中国革命战略方针的错误认知与摇摆不定、李立三的极端民
族主义热情与冲动,以及王明长期以来与毛之间的歧异,此处不作冗述。本文在此,
主要是澄清在毛初期战略形成的根源问题上,几项依据历史资料的不同说法。

毛泽东的战略思维,主要可以归纳为常被引述的几句名言。这些名句如下:

第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所谓「十六字诀」:一般
说法是,毛于1928年1月,总结革命的经验后提出的。1929年4月5日,以红四军前敌
委员会名义,书面向中共中央提出红军游击战争的作战原则。

第二、「你打你的,我打我的」:首次见诸文字是在1947年4月22日,毛给聂荣臻、
萧克、罗瑞卿、朱德以及刘少奇的电报文。

第三、「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一般描述为,1927年12月20日,毛在井冈山
向干部的讲话中提出的。

长期以来,这些均被称为是出自于毛的智慧,少部分文献则笼统的说成是集体智慧
的总结。大陆改革开放至今,历史资料也逐渐公开,在最近几年有较多的研究文献
出笼,显现了更为真切的史实,有助于世人对这些历史事实的了解。

就第一句名言「十六字诀」来说,关于它的思想来源,中共以前所有的著述包括
《军事辞典》及《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等,都没有详实的记载或解释。甚至因此,
有些研究者大胆的从古代历史事件内作太过于主观牵强附会的推论。如果只是归纳
比较战略思维的同一性则可,但是由此推论其影响思想的因果关系则过于武断。


从晚近公开的资料显示,严格的讲,「十六字诀」并非毛的原创,而是由于两种激
励而产生。第一个激励来源,是毛受早期井冈山朱孔阳游击战打法的影响。根据中
共官方资料《毛泽东军事活动大事记》记载:1927年11月下旬,毛对所属干部说,
现在敌强我弱,不能用过去的那套战术,更不能硬拚。从前井冈山有个「山大王」
朱聋子,总结出一条经验,叫做「不要会打仗,只要会打圈儿」。我们改他一句,
「既要会打圈,又要会打仗」。概括来说,就是「赚钱就来,蚀本不干」,这就是
我们的战术。这位「朱聋子」,根据梁峰与彭卫平的说法,就是在1921年12月,驻
湖南的粤军连长朱孔阳,他因不满上司克扣军饷,率部进入井冈山,在群山中与官
军周旋。这个游击战术,就是毛当时的核心观念。

第二个激励来源,是受到江西万安县级干部张世熙「敌来我走、敌走我追、敌住我
打」的说法引发灵感而成型。本来,根据《毛泽东军事活动大事记》的记载,毛于
1928年1月中旬,在听取江西遂川、万安两县县委工作汇报后,根据湘赣边界的作战
经验和万安农军的斗争情形,初步提出了开展游击战的基本原则「敌来我走,敌驻
我扰,敌退我追」十二字诀。这个说法太笼统,好似毛自己想出来的,但实际上另
有细节。
中共《党史博览》2002年第2期,一篇署名晓农的文章指出:毛在1928年1月下旬,
在江西遂川县城五华书院听取万安县委书记张世熙的报告。关于毛问他们是采用了
哪些斗争方式的问题时,张答道:「敌来我走、敌走我追、敌住我打」。毛当时
「暗自一怔顿觉豁然开朗」,几秒之后以夸赞的口吻肯定他们创造出来的战术。毛
当即并提议改为:「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打。」1928年5月22日,朱毛永新
战役大有崭获后,毛提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
诀。1929年4月5日,毛泽东在〈井冈山前委给中央的信〉中,将十六字诀第一次用
文字报告给中央。

从后一项资料的可信性来看,「十六字诀」源于张世熙的「十二字」,应属可信。

就第二句话「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来说,最早见诸于《毛泽东军事文集》第四卷
的文字记载,那是1947年4月22日,毛给聂荣臻、萧克、罗瑞卿、朱德以及刘少奇的
电报文,指示晋察冀野战军进行正太战役期间部队作战的原则。同年7月,毛泽东指
示华东野战军分兵四路打入敌后而置正面之敌主力于不顾时,再次提到这一原则。


关于这一点,目前并无发现其他文献与之抵触。应该就是毛所首创的用词,殆无疑
义。
至于第三句话「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来说,究竟是谁先提出来的,问题就比
较大。前引中共《党史博览》晓农的那篇文章中,指出1927年12月20日毛在龙市沙
洲上任命张子清为团长。接著说:「我们要抛掉旧军事上的一套,来一个战术上的
转变。赚钱就来,蚀本不干,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就是避实击虚,捕捉战机,
敌人来了,先同他们兜圈子,等他们弱点暴露出来了,就瞄准机会下手。」此一说
法,却有其他更有力的证据所质疑。

中共军科院1997年出版的《中国军事百科全书》记载,1925年朱德「从参观德共领
导的准军事组织的演习等活动中,逐渐领悟到革命要成功,要有人民的军队,还要
有人民的支持的真理。7月被驱逐出境,转赴苏联莫斯科,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
学学习,后又到莫斯科郊外一个秘密军事训练班学习,任队长。在此期间,他注意
研究苏联内战时期的游击战术,结合自己过去作战的经验,提出『部队大有大的打
法,小有小的打法』、『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并设想回国后『必要时拖队
伍上山』。

1926年夏回国,被中共中央派往川军杨森部,6月,在汪精卫叛变前夕表示:如果大
革命失败,就上山打游击。1927年8月1日,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失利后,开始实行
从正规战到游击战的转变。他还指出,今后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农民的游击战争」。

此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86年编《朱德年谱》,也记载朱德「1925年在苏联学
习期间,提出『部队大有大的打法,小有小的打法』,『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的作战思想」。以及,中共电影史学家孟犁野也认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等战术都是朱老总提出来的」。

解放军出版社于2000年出版《红军之父──朱德卷》一书记载,「之后,他(朱德)
来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尽管他提出的战法『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时
拖队伍上山』,当时受到批评,但事实证明了他的论断是正确的」。

由此观之,朱德很早就有运用广大农民遂行游击战的战略思维。这一点,与传统战
争观或者当时中共国际派的观点全然不同,但是却与毛的想法完全一致。那么,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句名言,究竟是谁先提出的?或者是一早一晚,朱
与毛分别都提出了这个观点?由以上的资料来看,朱德于1925年首提当属确证。毛
即使确曾于1927年12月20日说过这句话,也还是要晚了两年多。从另一个角度看,
这句话一字不差出现相同的机率,要比大乐透头彩机率还小非常之多。

因此,毛的三句名言中,除了第二句确为其首创,其他两句应该是借用或受到张世
熙、朱德的影响。不过,重要的是,毛非常同意这三句名言,并一再强调其战略运
用。

◇ 结语

就历史事实的客观观察,以及军事学术的价值中立观点而论,从以上的陈述,本文
可以归结为三点:

第一、 毛泽东早期战略思维的形成,基本上系由于其个人对游击战略意涵的正确认
知,其次是部分适时采纳了旁人的观点,且将之融入具体化实施的地步。它虽然在
某种程度上属于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主要是由于毛的认知与坚持,才显现了其最
后的战略效果。

第二、 毛的战略思维,在本质上是反传统的,反教条式的,它具有战略革命的重要
意涵。

第三、毛之所以能够造就战略的事功,主要是因为身处弱势之下,为先求解决实际
的生存问题,而非单纯的战争冲力所致。因此,它是一种宏观、全面、务实与理性
的战略思维。

毛泽东战略思维最重要的意义,乃在于提供了弱势一方可以成功追求战争目标的典
范。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