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继宏对巫译的指责(3)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xinku 于 2006-11-16, 05:42:14:

1。李继宏说:most of 的意思是“大多数”,不是“绝大多数”。OK! 我们算他这回对了!对不起了,巫先生,您多放了一个“绝”字.

2。李说 Confidence 在这里必须当“信任或者亲密的关系”来理解,不知道其根据何来?前文作者刚刚说到“I was privy to the secret griefs of wild, unknown men.”,这里的confidence不当“秘密”来理解还能怎么理解?如果一个人前一句说他掌握了别人的秘密,后一句话说亲密关系不是我自己主动找来的,你不觉得这个人思维短路?可是像这样的颠三倒四就真的出现在继宏的译文里!

3. preoccupation 的直译为“忙碌”,这一点没错。但是巫意译为“心不在焉”也没错!它的意思就是指作者本人假装在忙别的事情,不能集中精力于倾述者所讲的内容,从倾述者的角度看,不就是心不在焉吗?!

4。李说levity==frivolity,这本没错。可是 hostile levity 是怎么变成“心不在焉”的呢?levity是举止轻率的意思,而“心不在焉”是指人注意力不在这里,而在别处。这两者怎么能划等号呢?李不给任何解释,无端认为举止轻率就是“心不在焉”,我不知道他这文科生是怎么当的!

5。李说 horizon 的意思是 range of perception or experience,这完全正确。可是在他的译文中,却把它翻译成了“经验”,即只取了 experience ! 难道他不知道 “range of perception or experience” 的中心词是 range, experience 仅仅起修饰作用吗?而且“range of perception or experience”中的“experience” 也不是指人的“经验丰富”中的经验,而是一个与 perception 同义的“体验”“感知”的意思。李的译文里武断地把horizon翻成了“根据经验”,滑天下之大稽!
quiver 在这里本来就是对一个抽象事物(intimate revelation)的形象化的修饰手法,翻译时完全可以采用中文里任何恰当的修饰语言,根本不需要拘泥于这个词的本意。李继宏对巫没有把 quiver 翻译成“颤动”而加以指责,让人怀疑他是否真懂“文学翻译”?
巫译中把“was quivering on the horizon”翻译为“在地平线上喷薄欲出的时候”,堪称妙译!

6。“每逢……的时候”错了吗?
的确,有些情况下只要“每逢”就够了,但是当句子很长的时候,加上“的时候”有助于读者的理解。比如巫的译文“每逢我根据某种明白无误的迹象看出又有一次倾诉衷情在地平线上喷薄欲出的时候”,如果没有“的时候”,句子变成“每逢我根据某种明白无误的迹象看出又有一次倾诉衷情在地平线上喷薄欲出”,读者怎么“断”这个句子?他怎么知道“每逢”所管辖的范围是到“迹象”为止,到“衷情”为止,还是一直到句末?加上“的时候”,显著降低了读者的阅读负担。李继宏教条性的认为“每逢”和“的时候”不能同时出现,不知道他的语文老师是谁?

7。李说:“隐瞒”是动词,并不能作名词或者形容词用。
我只能说:I 服了 your 语文!“多有隐瞒”竟然在你眼里成了病句,我无话可说!

8.marred 漏译了吗?
巫译:“。。。往往是剽窃性的,而且多有明显的隐瞒”
这还不够说它被“marred”了吗?非要在译文中出现“损害”两字才不算漏译?我越来越怀疑你是否读过翻译理论书籍了。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