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诈似直--读“亦建言”的文章的感觉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逐草天涯 于 2006-09-29, 05:14:41:

我向来反对以动机代替对错和真伪,但是读了几篇“亦建言”的文章,不得不怀疑起他的动机来。为什么呢?因为看了非常眼熟,和以前那位为魏于全院士辩解的“直言了”的文章非常相似。

这两位都是摆出认真讨论的架势,通过旗帜鲜明地支持某方来营造一种内举不避亲的姿态。这两位又都是通过不停地纠缠细节来扰乱大家的视线,转移大家的话题。

对于“直言了”,当时我还不敢确定他是不是位无心的人碰巧认为魏院士有道理而为之辩护的书呆子,可是当川大宣布了“调查组”的结论同时魏院士宣布不再回应以后的置疑后,每天洋洋洒洒大篇文章为魏院士辩解似乎时间用不完的“直言了”先生就适时地消失了,再也不去挑起新话题了,与魏院士配合的若符若节。这时我才醒悟道,原来这就是大诈似直。

“亦建言”先生用貌似耐心公允的文笔责难别人,用貌似确凿的证据指控丘成桐教授,给人的第一感觉似乎他是在讨论“事实”发掘“真相”,可是他对“事实”的精心裁剪却让这位文笔老练的亦先生露出了马脚。亦先生写道:

“但凡是看到New Yorker的报道(丘公开信未质疑评审问题的报道)、Brent教授的回信、AJM的网页、美国数学会的会志和《北京科技报》报道的人们,只要怀着一颗公允的心,就不难得到同样的结论:丘成桐教授未按通常程序通过曹、朱的论文,并对数学界和公众说了谎。”

闵书记丁院长不约而同地号召大家去读充满偏见臆断的《纽约客》文章,看来亦先生不仅读了,也开始让《纽约客》发挥闵丁二人期望发挥的作用了。那么这里就送亦先生同样的四个字吧:大诈似直。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