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必要争当数学大国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yao 于 2006-09-05, 11:45:32:

由于庞加莱猜想的推动,数学又一次引起了注意。觉得有点像回光返照,数学的辉煌时代可能已经过去了。从牛顿发明微积分以来,数学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到了二十世纪以后,好像理论已经成熟了。

海外华人在数学上很有成绩,原因之一是数学的高低对错是客观的,华人在海外跟别人竞争,在数学上是比较公平的。在其他行业,没有像数学那样的客观标准,竞争的公平性很难保证。但是,这不意味着数学是最有前途的学科,并不意味着数学是华人的最好选择,更不意味着国内应该大兴数学风。

数学从欧几里德算起有两千年,牛顿以后又有数百年积累,集中了人类的智慧。但是数学的方法就是逻辑推理和计算。否则就不是数学了。黎鸣和蒋春暄两人也算用尽了毕生精力,他们的结果不被承认,原因是在数学家看来,黎鸣和蒋春暄搞的东西不是数学。不过,搞数学的确实需要蒋春暄的执著精神。数学需要执著的追求,不在乎耗费一生,不计较成功失败,还需要天才的头脑。这样的人不可强求,也不是钱能买到的。

统计在近二十年红火,并不是因为在理论上有多大的突破,或者在理论上有什么重大课题的推动。统计在实用科学里有应用。我觉得治疗艾兹病,可能要发明新药,统计不可能治病。但是,试验药物灵不灵要用统计的方法说服人(注:也可以用统计弄虚作假)。各行各业用统计的例子很多。数学也一样,很多人也在向应用领域找课题。这一方面说明数学的确非常重要,另一方面,也说明数学在理论上发展的空间没那么大了。当然,数学还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和工具,它的重要性是勿容置疑的。如果有人就喜爱数学,愿意把精力投在数学理论的攻坚上,不打扰他,就是最好的支持。

二十世纪后半段,数学也有些新分支兴起,例如图论,但是生命力好像不那么强。数学还是以经典的代数,几何,分析为主要支柱。在这些经典分枝,剩下的问题都是十分困难的。邱先生鼓励中国学人研究经典问题,是很对的,在这些经典问题上的成绩最能说明一个数学家的实力。但是,研究这些经典问题也可能耗费毕生的精力而一无所获。

所以,有才能的华人,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精力用在那些正在蓬勃发展的学科上呢?事实上理论物理可能也过了辉煌期了。在这些已经没什么发展空间的纯理论学科上争当个大国没什么实际意义。海外数学家愿意把自己的学科传授给中国年轻人,是十分可贵的。陈省身先生办南开数学中心,丘成桐先生办晨光数学中心,他们利用自己的大师地位筹集捐款,兴办科学,当然是利国利民的义举。但是,北大也要求国家投资办北大数学中心是重复建设,浪费资源。作为一个国家,为什么不把资金投在那些有发展前途的实用科学上呢?投在跟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学科上呢?例如计算机,艾滋病,等等。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