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峡水库对重庆的气候影响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揍汉奸 于 2006-08-18, 13:03:10:

中国三峡工程报 22-07-2002

世界最大的人工湖?
权威研究资料表明:三峡水库对库区气温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范围、变动幅度很小。

6月28日,本报在881期头版刊发了新华社新华社重庆分社题为《三峡水库将使重
庆冬暖夏凉》(以下简称《冬暖夏凉》)的文章。文章发表以后,中国三峡总公司有关
专家立即对文章的主要结论提出了质疑。

据查,新华社重庆分社于6月25日播发的《冬暖夏凉》一文,消息来源于《重庆晚报
》。该文称,由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虞孝感研究员主持的“中科院三峡水库形
成监测研究项目”历时5年的研究结论是:“三峡水库蓄水后,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人工
湖将成为‘空调’,使山城气候冬暖夏凉”。该文还称:“据估计,(重庆市)夏天气
温可能会因此下降5摄氏度,冬天气温可能会上升3到4摄氏度”。

中国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郭涛教授读了《冬暖夏凉》一文之后,当即向本报明确指出,
三峡水库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内陆海”;三峡水库对重庆库区的气候会
有一些影响,但影响的范围、幅度并不很大。郭涛同时还出示了相关数据。三峡总公司
科技管理部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史振寰随后也向记者提供了三峡工程生态影响及世
界大坝库容方面的权威研究资料。

据《世界江河与大坝》第925页记载,目前世界上总库容大于300亿立方米的水库
共有35座,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地跨赞比亚与津巴布韦两国的卡里巴水库、俄罗斯的
布拉茨克水库和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它们的库容分别达到1840亿立方米、1693
亿立方米和1480亿立方米。三峡水库的总库容为393亿立方米,列第24位,不
及卡里巴水库库容的四分之一,因此肯定不是世界最大的“人工湖”、“内陆海”。

对重庆的气温影响如何呢?三峡工程对生态与环境影响问题一直为国内外广泛关注。1
992年,由中科院环境评价部与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共同完成的《长江三峡水
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经国家环保局审查通过的权威文件。《报告书》采用多种方
法对三峡水库形成后的气温进行了测算,其基本结论是:“三峡水库建库后对气温有一
定的影响,但影响范围不大,垂直方向不超过400米,两岸水平方向不超过2公里,
大气稳定层结构更接近中性,逆温天气将减少。年平均气温变化很小,不超过0.2摄
氏度;日较差平均缩小1摄氏度左右,年较差缩小0.6至1.0摄氏度。夏季月平均
气温可降低0.9至1.2摄氏度。如考虑到夏季水库在低水位下运行时,水面展宽较
高水位少,月平均气温也可降低0.7至1.0摄氏度。”

7月5日上午,为了求证中科院是否立项了关于三峡水库对库区气候影响方面的新的研
究项目,记者电话采访了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虞孝感先生。

虞孝感先生听到记者的查询后,先是吃惊,后是气愤。虞先生告诉记者,6月24日,
他本人正在南京参加博士生论文答辩会,既没有到过重庆,也没有接受过任何记者的采
访(包括电话采访)。据他所知,中科院并没有“三峡水库形成监测研究”项目,他本
人根本不知道三峡水库形成后的气候效应是多少,也没有从事过此方面的专门研究。

虞孝感先生随后立即向《重庆晚报》和三峡总公司发出书面声明。声明称:《冬暖夏凉
》这篇报道,严重影响到他本人的声誉,不少单位直接来电责问,也严重损害了中科院
科学研究的严肃性、可靠性。虞先生还要求《重庆晚报》采取措施及时予以更正,澄清
事实、以正视听,消除不良影响。

为了查清这一消息的来源,7月6日11时,记者分别与重庆晚报社会部主任黄小平(
音)、《冬暖夏凉》一文作者岳先生取得了联系。岳先生告诉记者,前几天,他与另一
位记者在采访三峡文物考古时,听别人谈起,三峡水库形成后,重庆的气温可能会变得
冬暖夏凉。于是电话采访了有关专家,但专家没说那么细。夏季气温降低5摄氏度、冬
天气温会上升3到4摄氏度也是他本人估计的,并没有原始依据。至于三峡水库是世界
最大“人工湖”、“内陆海”等说法,他表示,由于自己手头资料有限,并未认真查考

《重庆晚报》社会部黄小平主任在向记者核实有关情况后表示,重庆晚报社愿意配合中
国三峡总公司有关部门作好工作,采取适当措施,消除该报道产生的不利影响。

《中国三峡工程报》编辑部认为,作为三峡工程的权威媒体,对这样的稿件没有核实而
盲目转发,也应吸取教训。

(中国三峡工程报 记者 陈宗清)

(2002-07-17)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