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朝鲜战争的14个争议问题的澄清(2)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xinku 于 2006-2-07, 20:11:52:

7、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的意义何在?

  “二次战役”后,中国军队不战而抵“三八”线,战力疲乏,彭德怀从自己实际出发,要求先休整再过“三八”线,当时国际上纷纷要求中国军队不过线,但毛泽东认为此时停下是示弱的表现。“当初我们叫你美国停,你一步就跨过来了;现在你败了,又想叫我停我就停?”毛泽东岂是肯示弱的人?于是要求彭德怀必须立刻过“三八”,过去了再休整,哪怕过去一步都行。于是已经不停征战了2个多月的志愿军将士又继续发动了排山倒海般的冲击。出乎我们自己意外的是,美军为我“二次战役”的余威所慑,一触即溃。本来1个营的美军需要2个团的我军才能歼灭,但如今被我两个连的队伍一冲就垮,美军又不战而放弃了汉城,一直退到了“三七”线才稳住脚。虽然我们的很多高级将领认为美军是故意后退,引诱我冒进攻击,但没有一个美军高级将领承认他们有诱敌深入的战略。第三次战役在军事上收获不多,但在政治意义上收获重大:近代中国军队唯一的一次攻进了一个外国的首都。

  8、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的意义何在?

  “三次战役”的轻松胜利,使得毛泽东开始高估自己,要求彭德怀继续进攻,此时彭德怀知道中国军队现在真的是“强弩之末”,于是直闯中南海陈情,毛泽东也不愧为英明领袖,立刻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意见,同意了彭德怀的意见。此时彭德怀犯了一个小错误,没估计到美军会很快反攻。没想到美军在更换了统帅后,新任司令李奇微重整了军纪士气,立刻发动了反攻。在“四次战役”中。中国军队取得了“横城反击战”的胜利,但只是战术上的胜利,但在随后的“砥平里围攻战”中没有达到目的。李奇微从“三次战役”后总结出我攻击的时间只能维持7天,又从“砥平里围攻战”看出了我军的攻击能力不强,从此真正认识了中国军队的能力和缺陷。美国还把“砥平里围攻战”看作是朝鲜战争的又一个转折点而大肆纪念。其实中国军队的能力缺陷的暴露是迟早的事情,在“四次战役”中,中国军队的能力已经发挥到了极限,中国士兵尽管依然奋不顾身地战斗,但也只能且战且退。“四次战役”中中国军队犯了点小错,但总的来说是由于综合实力不济,不得不吐出了“三次战役”吞下但不能消化的肥肉,逐步退回到“三八线”。但中国士兵的拼死阻击,也让美军心理十分忌惮,只敢小心渐进,而且不敢轻言胜利。

  9、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意义何在?

  中国军队尽管退回到“三八线”,但受“三次战役”影响,依然轻视美军的战斗力,随着国内19兵团、3兵团的来到和9兵团战斗力的恢复,又发起了“五次战役”,仍然希望像“三次战役”那样一口气推进。但此时的美军已经不再一触即溃了,而是节节抗击、步步后退。中国军队经过2个阶段的反攻,虽然大量歼灭了敌人,但都没达到最初的战略上的目的。在消耗完作战物资后,中国军队又开始了例行的后撤休整。但此刻,彭德怀犯了个不该犯的比较大的错误,就是没有精密地组织后退的行动,而是要各兵团自行组织后撤。结果各部队各行其事,缺乏协调。而已经掌握了中国军队特点的美军乘势发动了“箝入式”的反攻。突破从西边开始,朝鲜人民军一军团首先抵挡不住冲击,开始后退,影响到了19兵团的65军,65军没有完成兵团交给的阻击任务,提前撤出了阵地,连带着63军也开始后退。63军在后撤时由于通讯手段的落后,没有通知到东边的60军,在西边,3兵团司令部电台被炸,失去指挥,12军阵地又被突破,又影响到15军,15军见形势不好,自行决定后撤,但没有通知西边的60军,结果造成60军180师孤军突出。同时,第二阶段担任反击的9兵团27军及配属的12军部队也被截断。被截断的27军先就地挡住了美军的正面进攻,然后机动灵活地重新选择了后撤路线,摆脱了危机。但60军180师由于军师领导的指挥失误,造成了重大损失。最后阵线由63军,15军,20军,??后败,在整个朝鲜战争中国士兵的被俘人员中,80%是“五次战役”被俘的,其中3兵团又占3分之2,其中180师的被俘人员又占3兵团的3分之2。“箝入式”的反攻也不是美军的特长,参与反攻的“特遣队”人数不多,不敢近战夜战,很多地方靠火力封锁,使得很多我军趁夜脱险。彭德怀元帅的用兵特点是,越是在艰难险阻的条件下越能显示出英雄本色;反而在有的形势大好的情况下为敌人所趁。历史上有好几次这样的情况发生了。

  通过“五次战役”,中国认识到靠现有的实力是无法把美国人赶下海的,于是战争的目标转变为保持战前状态。而美国也不希望继续陷在朝鲜,因此谈判有了共同的语言,2年的“停战谈判”拉开了帷幕。

  10、“上甘岭战役”的意义何在?

  “五次战役”后,中国军队认识到了自己能力的局限,认识到在目前的后勤装备下就算发动反攻也不能巩固所得成果,于是放弃了计划中的“第六次战役”,开始一方面在前沿固守,一方面大力改善后勤和装备。苏式武器也是在这时候开始才大量装备部队。从1951年下半年到1952年下半年的一年里,中国军队只是发动过战术反击,没有发动过战役反攻。但美军并没有停下来,而是依靠绝对优势的火力步步紧逼。中朝军队奋勇抗击,朝鲜人民军还打出了“血岭”,“伤心岭”这样的战例,使得美军每进一步都付出惨重的代价。李奇微叹息:按这样的速度至少要20年才能到达鸭绿江。这句话里有2个含义,一是说明了美军损失惨重,得不偿失;另一方面也看出美军还是缓慢地向前推进的,“血岭”,“伤心岭”最后都落入了美军之手。惨重的看不到胜利的损失使得美国的政治家们迫切希望早日从朝鲜脱身,越来越不鼓励前线士兵用鲜血去换来荒无人烟的山头,但美国军人的荣誉感使得前线美军将领还是希望用武力夺取彻底的胜利。于是,当时的美军前线指挥官范弗里特提交了一份大规模进攻的计划,被上级否决。范弗里特不肯死心,经过修改,又提出了一份比较小的计划――用两个营的兵力花5天时间进攻上甘岭。假如计划得逞,再提出下一个计划。但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美国惨败,而中国打出了一个“千岁军”――15军,还打出了一个“上甘岭精神”。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