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生活在中亚的东干人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Nixrreg 于 2006-6-24, 22:09:19:

回答: 这苏联的东干人东干语著作丰富么 由 HunHunSheng 于 2006-6-24, 15:32:20:

宁夏新闻网 WWW.NXNEWS.NET  2005-11-15 16:00:31

胡振华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现今,在华夏大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其中包括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他们被统称为“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交流和互助,一批批的各族儿女离开了故土,在国外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与居住国人民一起进行了开拓,创造了物质的和精神的财富。其中有的人仍保留着中国国籍、称作“华侨”,有更多的人已取得了居住国国籍、称作“华人”。不论是华人、华侨,他们都与居住国的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都为建设和发展居住国而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他们远在异国他乡,我们生活在祖国的各族人民仍思念着他们,他们也对先辈的故土怀有深厚的感情,思念着故乡的亲人。

  中国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中国少数民族中信仰伊斯兰的有10个民族: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柯尔克孜、撒拉、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保安。这10个民族的成员构成中国的穆斯林,共有1800多万人。历史上,中国穆斯林也有移居国外的,有维吾尔人、哈萨克人、也有回族人,他们虽在居留国已取得居留国国籍,也属于华人。由于他们是穆斯林,所以我把他们称作“华人穆斯林”。在国外的华人穆斯林中,有一支回族的后裔,他们分布在中亚,保留着汉语的西北话,保持着中国中原文化传统。苏联在1924年民族识别、民族划界时,把他们定为“东干”民族成分。我自1989年以来,曾先后五次应邀访问过中亚,在东干族地区进行过一些田野调查。虽然现在已有不少同志写过文章,还有的同志出版了颇有水平的专著,但我想把自己调查中所了解的一些有关东干族的概况也介绍出来,以引起学术界更广泛的重视。中亚的这一支华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个共和国。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主要居住在阿拉木图市、塔拉兹市(过去叫江布尔市)、郊区的东干诺夫卡乡、节尔坎特市(过去叫潘菲洛夫市)一带和马三成乡(营盘)、新渠乡等地,共有4万多人;在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主要居住在比什凯克市、套克玛克市、骚葫芦乡(阿列克桑德洛夫卡)、米粮坊乡、坎布隆乡、额尔德克乡、卡拉松乡及红色米粮滩乡等地,也有4万多人;在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主要居住在塔什干市南郊及安集延市附近,共有不到1万人;生活在中亚的这一支华人穆斯林总人口约为10万人。

  这一支华人穆斯林是什么时候、什么原因迁移中亚去的呢?据已故的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通讯院士、著名的东干学家穆哈麦德·苏尚洛教授的研究和我们的调查,认为:这一支华人穆斯林是19世纪下半叶中国西北回民起义失败后迁入俄境的回族后裔。当时起义失败的部分回族人是分三批进入俄境的。第一批是 1877年11月由大师傅(译音)带领甘肃籍回族1166人,由新疆乌什县翻过大坂进入俄境,住在卡拉考勒;另一部分陕西籍回族3314人,由白彦虎带领,经喀什噶尔西北的乌恰县图尔呷特隘口进入俄境,住在套克玛克;第二批是1878年初由马大人带领的新疆吐鲁番一带的回族1779人,经喀什噶尔西北乌恰县的斯木卡纳进入俄境,住在奥什;第三批是1879年以后的几年里,由新疆伊犁地区进入俄境的回族4682人,住在阿拉木图、热湖一带。这三批移入俄境的回族共计10941人。从那时起到现在的100多年里,这支华人穆斯林的人口不断增多,几乎增长了9倍。

  这一支华人穆斯林虽被定为“东干”(DUNGAN)族,但他们仍喜欢自称作“回回”、“老回回”、“老回”、“中原人”,也自称为“回族”、“回民”。关于“东干”这一族称、最早见于18世纪下半叶。1755-1759年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部后,在新疆实行大规模屯垦,自陕西、甘肃移来了大批回族人,当地操突厥语族语言的维吾尔人称他们为“通干”(TUNGGAN),据一些维吾尔老人们解释说,TUNGGAN这一名称是由TURUP QALGHAN(站下来的,住下来的)演变来的,意指“移来的回族人已在新疆住下来了、站下来了”。19世纪下半叶、陕、甘、新的回族人由于回民起义失败,被迫移进俄境,俄语中没有送气的〔t'〕音,就把TUNGGAN读成DUNGAN。以后,当地的吉尔吉斯人、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也按照俄语的发音,便把这支华人穆斯林也称作“东干”了。

  关于“东干”一词,除了有以上解释外,还有以下几种:
1、“东干”——“东岸”说,认为这支华人穆斯林来自黄河的东岸,由于音变,“东岸”变成“东干”了。
2、“东干”——“东甘”说,认为这支华人穆斯林来自东部甘肃,由于省略脑颍闼党伞岸省绷恕*?BR>3、“东干”——“潼关”说,认为这支华人穆斯林多是陕西潼关一带的人,由于音变,“潼关”变成“东干”了。
4、“东干”——“敦煌”说,认为这支华人穆斯林起义失败后路上曾经过敦煌而移居新疆及中亚,由于音变,“敦煌”变成“东干”了。以上几种解释中,我个人倾向“东干”来自“东甘”说和“东干”来自“TURUP QALGHAN"(站下来的,住下来的)的说法。

  这一支华人穆斯林都是农民起义失败后的逃难者,当他们初移居到中亚地区时,既无土地,又无牲畜,其生活的困难是可想而知的。沙俄政府同意他们住下了,并让他们在一些地方开荒种地,也兼营点畜牧业。20世纪初,中亚各族人民不堪沙皇的残酷统治,掀起了反对沙俄的斗争,这支华人穆斯林也积极地参加了这次中亚各族人民大起义。十月革命后的苏维埃时期里,他们与中亚各族人民一样,既在各方面得到了飞速发展,也经历过困难、曲折的道路。他们在和平建设和伟大的反法西斯的卫国战争中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一支华人穆斯林移居中亚已经100多年,而且又是分散地杂居在中亚各民族中间的某些乡村中,但是他们对祖先的故土——中国,感情依然非常深厚,其中90%以上的人迄今仍讲着汉语的陕西话或甘肃话,他们的子女在中、小学里继续学习着自己的母语。在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广播电台还设有东干语的广播节目,在比什凯克市还印刷发行着东干语文的书籍和一种叫作《回民报》的报纸。

  这一支华人穆斯林现用一种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创制的东干文字,其标准音是以汉语甘肃话为准的,但由于语言中有不少阿拉伯语、波斯语及吉尔吉斯语、哈萨克语[r]音的借词,所以,在其语音系统中多增加了一个颤音[r]音位。东干语有三个声调,在东干文字上不表示出来。东干语与汉语普通话相比,还有不少差别。例如东干语名词中有“数”的语法范畴,名词通常在其后加上附加成分-mu表示“们”,在普通话中“们”只能加在表示人的名词后面,但在东干语中,表示物的名词后也可以加-mu(们)。另外,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那么多的俄语、阿拉伯语、波斯语、吉尔吉斯语、哈萨克语借词,但在东干语中却有许多。

例如:
asmar-asman〓天〓(波斯语)
bimar〓有病的〓(波斯语)
banda-banda〓真主的奴仆〓(波斯语)
dushman〓敌人〓(波斯语)
dosti-dost〓朋友〓(波斯语)
shanba〓星斯六〓(波斯语)
ahir〓结束后、接尾〓(阿拉伯语)
arman〓遗憾〓(阿拉伯语)
wumur-umur〓生活〓(阿拉伯语)
dun-ia-dunya〓世界〓(阿拉伯语)
zhuma-juma〓星期五〓(阿拉伯语)
jawabu-jawab〓回答〓(阿拉伯语)
yatimu-yatim〓孤儿〓(阿拉伯语)
nietie-niyat〓乜贴、心意〓(阿拉伯语)
komuzi-qomuz〓吉尔吉斯族三弦琴〓(吉尔吉斯语)
naren-naren〓肉末面条〓(吉尔吉斯语)
herhezi-qerghez〓吉尔吉斯族〓(吉尔吉斯语)
dungbura-dombera〓哈萨克族二弦琴(哈萨克语)
mashina〓汽车、机器(俄罗斯语)
stantsiya〓车站〓(俄罗斯语)
radio〓广播〓(俄罗斯语)

  在东干语中还保存着许多清代汉语西北土话的一些词汇,例如管商店叫“铺子”、管政府叫“衙门”、管领导人叫“头子”、管妇女叫“婆娘”等。

  这一支华人穆斯林移居中亚时,从中国带去了用阿拉伯文字母拼写自己口语的传统。这种被中国回族称为“小儿锦”(小经)的拼写习惯,在中亚华人穆斯林中一直保持到本世纪的二十年代。1927年,在塔什干学习的一批华人穆斯林大学生以“小儿锦”为基础,创制了包括35个阿拉伯文字母的东干文字方案。 1928年,苏联巴库突厥学会议后,开始了为突厥语族语言制定拉丁化字母的运动。这一支华人穆斯林又根据拉丁字母创制了新的东干文,字母共有31个。在 30年代,曾用这一种东干文编辑出版了学校教科书及文艺著作,还于1932年在吉尔吉斯斯坦首次用这套拉丁字母的东干文字发行了《东火星》报,并于此前,在1931年就出版了诗人雅斯尔·十娃子的诗集《亮明星》。1952年,苏联各少数民族的文字又开始了斯拉夫字母化的改革。1953年,这一支华人穆斯林也进行了文字改革,报纸于1957年改名为《苏联回回报》,后又改为《十月的旗》,现又改为《回民报》。在哈萨克斯坦不久前也发行一种名叫《青苗》的东干报纸。报刊书籍上用的都是这套斯拉夫化的东干文字母,共有38个。这一套文字一直使用到现在。

  这一支华人穆斯林还用自己的母语保存着丰富的民间文学,其中有“曲子”(宴席曲)、“口歌”(谚语)、“口溜儿”(顺口溜)、“倒口话”(绕口令)、“娃们的曲子”(儿歌)、 “古今儿”(故事)、“猜话”(谜语)等形式的民间文学作品,深受人民喜爱。“曲子”中包括叙事曲和五更曲等,多在房中由男子唱。迄今常唱的“曲子”有《孟姜女》、《高大人领兵》、《造反》、《蓝桥担水》、《五更盼到》、《放风筝》、《绣荷包》、《出门人》、《十二月里程》、《十岁的郎》、《贤妻劝夫郎》、《女寡妇上坟》等。在“曲子”中,还有一些是《三国》、《水浒》、《杨家将》的片断,散文、韵文交错,很可能是由“说书”发展起来的。“口歌”的内容很广泛,多为两句组成,也有一句的。例如:天越冷,风越紧;人越有,心越狠。又如:穷在当街没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又如: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又如:闭门挡不住闲话。“口溜儿”近似口歌,但不及口歌有哲理性,多为押韵的大实话。例如:乳牛不乳牛、三年五条牛。又如:千买卖、万买卖;不如地里翻土块。“倒口话”是用来教人练习准确发音的一种语言游戏。例如:扁担绑到板凳上,板凳不叫扁担绑、扁担偏要绑到板凳上。“猜话”多是物谜,由两句组成,也有用三、四句组成的。例如:土里生、土里长;开白花,结铃铛(洋芋)。又如:水里长,水里黄;石头底下脱衣裳(稻米)。“古今儿”中包括传说、故事、寓言、笑话等。广泛流传的有《金马驹》、《卖油的老汉》、《两个打围的》、《老实木匠》、《三八二十四》、《老虎和姑娘》、《陈世美不认乡妻》、《珍宝》、《两个不识字的人》、《三十万老虎下江南》、《豺狼》等。这些故事和其他民间文学形式的作品一样,从语言到内容都与中国汉族人民的民间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的是同源的。

  这一支华人穆斯林也涌现了一批诗人和作家,除了上面谈过的著名诗人、作家雅斯尔·十娃子以外,还有胡赛音·马凯耶夫、阿尔里·阿尔布都、马哈木德·哈散诺夫、亚库甫·哈瓦佐夫、尤苏尔·老马、亚库甫·马米耶佐夫、阿里娃·田古拜儿、尔萨·白掌柜的、穆哈麦德·依玛佐夫、阿尔里·张、依斯哈尔·十四儿及文学评论家法提麦·玛凯耶娃等。这一支华人穆斯林在名字上既保留了先辈在中国时的姓和乳名,也保存了传统的经名(回回名)。他们受到中亚各族影响,采用父子联名制,本人名字在前、父亲名字在后,妇女结婚后还要把丈夫的名字放在本人名字之前,由于受到俄罗斯族姓名习惯的影响,在父名之后要加上“奥夫”、“耶夫”(男人名之后)或“奥娃”、“耶娃”(女人名之后)等。下面我们举一些男人名和女人名的例子:

  男人名:阿布都拉、阿旦、巴巴儿、巴吉、比俩儿、布娃子、布拉儿、乌买儿、尕四子、岛来提、依拉布子、依里雅子、叶赛、马乃、纳斯儿、努尔玛、拉加普、苏里满乃、萨比特、哈儿、十娃子、尤素普等。女人名:阿依舍、阿米娜、布岱、文姐子、桂花儿、腊比子、吉哈儿、再拜儿、耶米乃、女曼娃、老姐儿、马儿彦、米乃姓、萨莱、妥哈儿、法提麦、海里麦、哈里麻、海哈儿、石榴儿等。

  又如:哈哈子·冬腊儿,前面的哈哈子是本人名,后面的冬腊子是父名。再如:哈哈子·拉黑玛·雅斯洛夫娜,哈哈子是她丈夫的名字,拉黑玛是她本人的名字,雅斯儿是她父亲的名字,因“雅斯儿”后加了“洛夫娜”,便变成了“雅斯洛夫娜”。

  这一支华人穆斯林除了在语言、文学、名字等方面保持了自己的一些特点外,在宗教信仰、饮食习惯和服饰等方面也保存了他们先辈在中国时的一些传统。我在哈萨克斯坦节尔坎特市看过一座大的清真寺、寺周围有灰色的砖墙、寺内除大殿、望月楼、水房子(沐浴室)外,还有一个长满大树的花园。大殿和望月楼都是中国古典式的建筑。农村住户的房屋门窗也有些是中国内地农村中的式样。在饮食上,他们是穆斯林,喜爱清真饭菜、常吃扁食(饺子)、面条、火烧、菜饼,以及各种炒菜、烩菜。在服饰上,妇女们仍有扎腿带子的,节日时多穿腋下开襟的旗袍子。他们初到俄境时,还使用中国天干地支的历法和十二属相。民间还有人懂中医,年老的人喜欢用中草药。由于长期以来,与周围的俄罗斯人、吉尔吉斯人、哈萨克人、乌兹别克人住在一起,交往很多,故在习俗上也受到了其他民族的影响,例如现在男人都穿西装,女人多穿连衣裙,食品中也增加了面包、馕、抓饭等。

  这一支华人穆斯林迁移到中亚后,把中国的农耕技术,种菜、做菜的知识也带到这一地区。如今,在比什凯克市、阿拉木图市的市场上,卖菜的大多都是东干人。有人开玩笑地说:“如果东干人不来卖菜,全市的人就没有菜吃了。”是的,东干人在这一方面的确是影响着当地人民生活的!世界上各地的华人都为当地的发展繁荣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中亚的这一支华人穆斯林也为中亚地区的发展繁荣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研究中亚这一支华人穆斯林的历史及现状,不但对研究回族的历史、民族学有很重要的学术意义,我认为对研究世界华人的历史及现状也是一个补充,也是很有意义的。所以,东干人的语言、文学、历史、民俗诸方面都引起了各国学者的重视。现在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内有一个东干学部,共有11位学者在这里工作。

  中国中央民族大学也于1999年初成立了东干学研究所,正在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