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者:美国可彻底摧毁中国核反击能力, 中国核弹威胁不大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炎阳 于 2006-6-13, 14:34:36:

美学者:美国可彻底摧毁中国核反击能力 中国核弹威胁不大 10年内打不到美本土

  美学者称,来自美国的核攻击将彻底摧毁中国的核反击能力,而且美国甚至根本不需要向中国发起突然袭击,因为中国核力量反应速度太慢了。他还称,中国只有在机动部署
了大量 DF-31A最新型导弹之后,才具备攻击美国本土的能力,但这可能还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美国专家的这种“观点”并没有得到各国专家的认同。资料图:中国的核政策
以遏制核战争为首务,以实施核反击为重任,过去如此,今后还将如此

  两名美国学者今年3月在权威刊物《外交》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半个世纪以来核大国之间“相互确保摧毁”的平衡已经被打破,美国取得了可以一次性摧毁俄罗斯和中国等国
核力量的绝对优势。文章发表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大反响。这两名学者是什么人?

他们又是凭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的?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对这两名学者进行了独家专访。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建核打击模型分三步

  这两名美国学者,一名是今年8月才满36岁的凯尔·莱伯,他曾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现为著名的圣母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另一名是眼下刚满37岁的达利尔·普列斯,他是外交关系委员会成员、兰德公司顾问。

  为什么会想到研究这个题目?莱伯说,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主流媒体都认为,世界核战略格局没发生巨变。但他们注意到:美国正在许多领域寻求绝对优势,那么,美国会不会寻求打破核均势,在核武器领域也寻求同样的绝对优势呢?“凭借学术直觉,我们意识到,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同样的兴趣,相近的年龄,有限的学术圈子,使莱伯和普列斯很快走进了一个战壕。两人第一次见面吃饭时,便开始讨论美国的核优势问题,并且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建立一个数学模型,用相关的数学公式来计算一旦美国对俄罗斯进行核打击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冷战期间,美国国防部一直在做这方面的模型分析,“相互确保摧毁”的结论就是靠这些模型得出来的。之所以把俄罗斯作为假想敌,是因为俄罗斯的战略核武器力量仅次于美国,只要在模拟作战中,美国能一举摧毁俄罗斯的战略核武器库而让俄罗斯无还手之力,美国就获得了全球范围内的核优势。

  普列斯说,建立核打击模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搜集有关俄罗斯远程战略核器(能打到美国本土)的可靠数据,包括数量和位置等。搞到这些数据不难,只要上网就能查到最新数据,如果再付上20美元花半个小时,就能得到有关任何一枚俄罗斯洲际弹道导弹的高清晰卫星照片。有关俄罗斯核武器的数据非常完备和准确,部分是因为在军控谈判过程中美俄交换了大量有关信息,比如双方核弹头的数量和导弹发射井所处的准确位置,这些信息事后又得到了卫星照片和实地勘察的确认。

  第二步,搜集有关美国远程战略核武器的可靠数据。搞到这些数据也不难。但普列斯强调,由于美国的战略核武器库近年来一直在飞速发展,所以一些最新的数据(如打击精确度和系统可靠性等)他们也搞不到,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只有在旧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估计。

  第三步,将数据输入电脑,利用美国国防部提供的数学公式建立电脑数据模型,然后模拟一场核战争,让美国的远程核力量对俄罗斯的远程战略核武器库进行“先发制人”的突然袭击。普列斯强调,冷战期间,美国在内华达州等地进行过成千上万次试验,对核武器系统的可靠性和威力进行测试,因此这些数学公式和电脑模型的可靠性毋庸置疑。为熟悉建立电脑模型的程序,普列斯还专门到麻省理工学院学习了核物理课程。

  经过两年多的准备,电脑模型终于建立。模拟测试结果表明,在美国的打击下,俄罗斯的战略核力量无一生存。普列斯说,在进行模拟测试前,他们已经有一种预感,觉得世界核力量平衡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但我们的确没有想到,结局是这样悬殊。我们也感到很惊讶”。莱伯和普列斯说,为确保模拟试验的准确性,他们考虑到了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几乎所有可能性。鉴于他们搞不到美国核武库的一些最新数据,他们便对其作了最保守的估计,将美国核导弹的实际精确度和可靠度下调10%,得到的结论还是一样:美国照样可以将俄罗斯的战略核力量一举全部摧毁。他们同时又把俄罗斯拥有的洲际弹道导弹的数量和精确度上调5%甚至10%,电脑还是显示出一样的结论。

  模拟推演结束后,两人赶紧联手写了篇文章,题为《美国核优势地位的崛起》,准备拿到《外交》杂志发表。他们知道这个东西一旦发表会在全世界弄出很大的动静,为示慎重,两人把文章提交给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外交关系委员会等权威学术机构,在听取了同行的意见后,对文章中的一些数据进行了修订。普列斯还透露说,他俩还跟美国军方进行过非正式的交流,吸收了军方的一些观点。“所以,今天大家在《外交》杂志上看到的这篇文章已不单纯是我们两人的观点,而是综合了许多美国一流专家学者的意见。”

编辑:龙芯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